第34卷第12期 2014年12月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odrna1 of HuBei TV Universi ̄ Vol-3 .No.12 December.2014.1O2~103 浅析真人秀节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马文秀 (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安徽芜湖 24100 3) [内容提要] 从2005年开始,国内电视荧屏中真人秀节目占据较大比重。到2014年,九年时问真人秀节目 由原先火爆荧屏到有所冷淡再到重新引起关注,行走的每一步都在寻求准确定位。它的每一次转型都引起收视热 潮,而转型之中出现的道德困境值得关注,也是真人秀节目发展中电视人需要不断思索的。 [关键词] 明星;真人秀;本土化;版权 [中图分类号] G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427(2014 12.0102.b2 “超级女声”曾引起我国电视史上一场风暴,“超女”很 快便集聚大量社会议题,对它的价值、社会含义、公共意义 研究比比皆是。这场平民选秀节目终在人们的审美疲劳中热 度逐渐消退,不甘寂寞的电视人又把目光投向光环笼罩的明 星身上,明星真人秀节目开始在荧幕上大行其道。(见表1) 所谓真人秀节目,就是指由普通人而非扮演者,在规定 情境中按照制定的游戏规则展现完整的表演过程,展示自我 个性,并被记录或者制作播出的节目。【”“真人秀”是从欧 美引入的电视娱乐节目形态,我国的真人秀节目之路,在不 断求索之后日渐成熟,各种类型的节目在荧屏上遍地开花。 加入“明星”元素的真人秀节目继《舞林大会》、《名声大震》、 《明星大练冰》之后《我是歌手》、《中国星跳跃》、《爸爸去 哪儿》再度兴起。这类节目不同于平民真人秀,明星选手的 加入,在专业或非专业领域进行比拼,明星的竞技比赛更容 易捉住观众的眼睛,全新的审美感受使其在观众心中占据一 席之地。 节目类型 亲子类 表1明星真人秀节目 节目名称 开播时间 爸爸去哪儿2 2014年6月2O 明星类型 搞怪萌娃 恋爱类 歌唱类 旅行类 体验类 一如果爱 我是歌手2 花儿与少年 花样年华2 2014年5月25日 2014年1月3日 2014年4月25日 2014年5月6日 当红明星 著名歌手 当红演员 励志明星 真人秀节目转型趋势 (一)“草根”到“明星”的转变 从近年来的真人秀节目可以看出,真人秀节目一直在不 断寻求转变来适应受众口味的变化,其中选手身份的不同, 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听感觉。平民选秀和明星选秀可谓 、你方唱罢我登场。 乐节日追求专业化,给观众感觉比较“精”。《我是歌手》选 手们 注重唱歌,歌声是对他们最好的诠释,喜欢听歌、爱 好听歌的观众就被紧紧地锁定在节目中。《热血真男 》之 《烈火雄心》是山东卫视2014年热血打造的一档明星军营体 验 入秀节目,节目以6位男艺人24小时真实体验生 活为琏础,展现他们团队生活的全部,让艺人深刻体验 高强度的训练和简朴的生活。专业明星拿非专业项目一试高 下,观众看到的是明星的另一面,增加节目的神秘感。这些 专业领域的比赛有其专业的规则,在专业标准下的明星面对 自己难度较大的非专业性比赛,他们是如何进行训练,又如 何克服心理障碍,这些细节都通过电视呈现存观众面前,可 谓是丰¨人心弦。 明星真人秀借鉴《超级女声≯平民真人秀节 进行舞俞 对决的形式,不同的是站在对决台上的圭角换成了各路明 星,由他们在观众面前展开激烈的竞技。不过明星们比的不 是自己驾轻就熟的专业才能,而往往是自己不熟悉的艺术领 域。这种专业与非专业间的转换,增加节目 身的冲突性、 矛盾性。观众在观看比赛同时为明星最终命运而担心,他们 不仅关注节目本身,更是拉近了与明星的心理距离。 (三)情感与理性的碰撞 在节目花絮中能看到明星们如何进行专业训练,比赛中 评委会对细节方面的问题进行讲解。如《中国星跳跃》有三 位评委,在观看中,即使是外行,也会有所收获。对社会的 引导是显而易见的。专业评委给专业分,明星评委给感情分。 另外,比赛的得分与公益金“绑定”,选手每得一分,浙江 卫视都将捐出1000元。这种与公益的捆绑已不属于首创, 但仍然是刺激选手进取的动力,给观众情感上的震撼。相对 而言,《星跳水立方》严格遵守国际泳联标准的“ 分制” 由7位裁判对明星的每一个动作进行“完成分”和“难度系 数分”的打分要更理性一些。 与平民选秀节目相比,明星真人秀节目优势明显:首先, 明星号召力强,无需经过漫长的海选、造势就有眼球效应, 巨大的粉丝群出于对偶像的关心,很容易转化为稳定的收视 人群;再则,明星具有话题效应,其舞台上的一举一动,出 位或是落寞,常常引发多家媒体的主动报道,客观上为节目 的火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后,明星参加选秀,省下 了海选、后续包装等环节的资源消耗,同时也去除了平民选 秀节目“万一选不出众望所归的新秀”的隐忧,因为能够厚 积薄发的新人毕竟是可遇不可求的。[21 (二)专业与非专业的较量 两档同类型的节目,侧重的角度不同,无论是注重情感 叙事风格,还是理性于对节目比赛的要求,最终检验的标准 还是在观众那里。要想时刻抓住受众的眼球,定期的节目测 评是必需的,一味重视收视率而忽略节目本身的社会价值固 然不好,经不起市场检验的节目也同样难以立足。两者如何 进行平衡,是电视人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二、转型中的道德困境 (一)炒作之嫌 众多明星秀节目的开办,必然在资源的开发上存存着竞 争;明星本着为自身做宣传积攒人气的商业目的频繁亮相, 非专业领域,但需要专业表演,增加新鲜感。现在的娱 [收稿日期]2014.08—15 第12期 马文秀:浅析真人秀节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O3 同样会带来节目雷同的传播效果,降低受众的新鲜感。另外, 明星场场变更,不具备可延续的生命力,也难以形成类似平 民选秀那样声势浩大而又稳定的收视群。【0】 从观众到节目制作人对明星参加电视节目,都存在先入 为主质疑其作秀成分。明星借助电视节目增加知名度,电视 节目借助明星提高收视率,两者互为利益共同体。电视节目 在节目叙事上借助明星的故事,煽情化演绎博得观众眼泪。 《我是歌手》中某明星与前夫的情感纠葛被放大,电视台不 遗余力去推波助澜,观众很难买账,反而陷入炒作泥潭中。 而节目之外,各种娱乐花边新闻不断,如:某明星因服装而 意外走光、泳装美女照、女星素颜、整容不能参赛等等,作 事,而且还要担当相应的风险,对于不够成熟的市场,谁也 无法完全肯定地承担由创新带来的未知后果。【 】但在国内真 人秀发展轨迹上,尚有值得借鉴我们的地方。 (一)本土化改造 《超级女声》在借鉴国外同类节目长处的同时进行了创 新,采用海选、层层淘汰、观众短信等方式,增加了节目的 互动性,强化了节目的民主性。中国版《我是歌手》的版权 来自韩国原版《我是歌手》,相比韩国版的节目,中国版比 较温情,新老明星是有互动的,而韩国版的是互相爆对方弱 点。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在接受的基础上创新,在节 为观众我们难以分辨出谁炒作谁。 目形态、内容和理念上进行本土化改造。过度依赖节目版权 (二)版权之争 购买,不仅需要支付高额的版权费,还了自身的创新。 真人秀节目是购买版权最多的节目形态之一。如《星跳 对节目进行本土化模式的发展,虽不是长久之计,但不失为 水立方》的版权是江苏卫视从德国Banijay International模式 一个应急之策。自主创新能力是必须要不断实现的。 公司购买的,该节目原名为“High Diving(高台跳水)”。2012 (二)受众需求为本 年,荷兰模式公司EyeWorks推出同类型名人跳水节目《名 明星或是平民,选手身份并非真人秀节目的生死牌。因 人四溅》(Celebrity Splash),结果导致德国公司将荷兰公司 为“真人秀”是一种节目形态而非内容,存在着再创造的空 起诉到国际法庭。在此期问,浙江卫视将荷兰的版权引进到 间,“明星真人秀”就是传统“真人秀”节目的一种变异。[51 了中国。 受众的需求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在瞬息万变的传播市场 《中国星跳跃》和《明星水立方》两档同时被引进到中 上,如何紧紧抓住受众眼球,是电视制作人需要不停去探索 国,在开播之初就发生“谁是中国唯一正版拥有者”的口水 的,受众需求的转变是电视制作的盲点,只有回归到以受众 战和面临收视率、明星资源、场地资源的争夺。我国大多的 需求为本才能抓住受众。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如果不重视节 娱乐节目都是借鉴外国模式进行本土改造,这种模仿抄袭也 目的推陈出新,节目就会在市场竞争中缺乏核心竞争力而处 曾出现麻烦。《舞林大会》《与星共舞》,从而引起 于弱势地位。 大众对版权问题的讨论。之后的电视节目不再简单模仿,而 (三)巨大的市场空间 是引进正版节目模式,从而对海外节目版权需求增加,导致 为了满足大众收视心理和提高收视率而制作的明星真 版权费也直线上升。通过购买外国版权而制作的电视节目凸 人秀节目,具有强烈的娱乐性、广泛的大众性和浓厚的商业 显出我们节目创新能力的不足,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电视节 色彩等特征,其背后的市场价值更大。 目需要创新,只有自身具有创新性,才更有核心竞争力。 《舞林大会》使全民兴起了一场“体育舞蹈”的热潮; (三)文化缺失 《中国星跳跃》、《星跳水立方》体现对体育项目——跳水的 电视真人秀节目属于大众文化范畴,其强烈的娱乐性能 关注,对于那些中国体育受众所钟爱的体育项目中的明星级 满足大众收视心理。大众文化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 运动员,更是传媒倾力追逐的资源,即使是在没有任何大型 部分,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异化,容易陷入低俗化与过度娱 赛事的时间里,仅仅依靠大牌体育明星,传媒就可以制造各 乐化的泥沼。明星真人秀节目过度看重明星身份,明星之间 种各样的看点和“事件”。【6】《爸爸去哪儿》的热播更是带 的绯闻成为炒作重点。盲目追求收视率而忽略节目应有的价 动多档亲自节目兴起。明星+体育的组合对于电视节目的商 值引导作用,其中文化缺失需要我们反思。 业发展而言,无疑是如虎添翼。如此广阔的市场,电视媒体 事实上,我们的电视娱乐节目虽有很高的收视率,但在 人需要不断挖掘电视节目的潜力,吸引更多受众。电视节目 寓教于乐方面严重缺失。以电视真人秀为代表的大众文化不 制作也需要更精良,模式要更新颖,才能在巨大的市场上占 应追求受众的愉悦而舍弃文化的使命感一一注重主流价值 据有利地位。 观和正确审美取向。我们的电视文化不能走向尼尔・波兹曼 所说的“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如同《娱乐至死》 【参考文献] 一书中所说,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 …1谢耘耕,陈虹.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和创新【M】.上海:复 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 旦大学出版社,2007. f2黄自强.创造明星真人秀节目的新模式m.中国广播电视学 21乐至死的物种”。 刊,2007. 三、明星真人秀的启示 [31李亦宁.“明星真人秀”:热播背后的困境——基于《舞林大会》 的个案分析[J1.新闻界,2007,(8). 国内的真人秀节目面对着生存周期过短的问题,如何解 f4方啬.明星真人秀的兴起与面临的挑战 .安徽文学,2007.4] 决,需要结合电视台的人力财力情况等综合方面的因素考 f5李楠楠.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m.东南传播,2006j李健.论明星体育机制中的传媒叙事策略【J】.当代传播,2007.9, 虑,绝非单纯的提倡创新,因为创新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 (5).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uper girls age a reality show MAWlen.xiu [Abstractl from the beginning of 2005,the domestic television reality show,occupies a large proportion in the.By 20 1 4,nine years realiyt show rfom hot screen to be indifferent to the renewed interest,walking every step in the search for accurate positioning.Each time the transformation of it caused a ratings boom,and ethical dilemmas i‘n rtansition appear worthy of attention,also the realiyt show TV people ne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htinking. IKey words】stra;realiyt;localization;copy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