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苏教版

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苏教版

来源:意榕旅游网
绍兴一中期末测试试题卷高二语文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粘稠(nián) 饱蘸(zhàn) 逶迤(wēiyí) 槲(hú)寄生 .....B.怂恿(sǒngyǒng) 挨打(āi) 强颜(qiǎng) 矜持(jīn) .....C.稽首(qǐ) 菲薄(fěi) 攒射(cuán) 龟裂(guī) ....D.修葺(qì) 妊娠(shēn) 铁臼(jiù) 浩淼(miǎo)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屠戮 喋血 崇山峻岭 B.飓风 墙垣 娇揉造作 C.枕籍 蛊惑 因地制宜 D.疱疹 寥落 闲情逸志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考生在考试时遇到一时拿不准的题目,不要紧张,要冷静思考,仔细 ,认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那青青的嫩竹,或一两株临窗,或三五丛傍水,为生活平添许多情趣。郁郁葱葱的万竿碧竹,更透出一派清韵,让人难以 。

③如果生命中只有鲜花和奖杯,而没有挫折和痛苦,那么这种人生 显得太单薄了。 A.琢磨 忘怀 未免 B.琢磨 释怀 不免 C.捉摸 释怀 不免 D.捉摸 忘怀 未免 4.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确是百里挑一,极其缺乏。 ....

B.如果日本已经深刻认识到其过去的滔天罪行,那么它就不会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一意孤行,不会在教科书编写上篡改历史,不会对毒气弹、慰安妇事件闪烁其词。 ....C.他这人说话总是敲边鼓,抓不住中心。 ...D.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5.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上次“一弹多头”空中拦截试验失败的教训,美国决定暂缓多极导弹的研制。 ②他穿着单薄的衣服坐在门口看书,看得如此投入, 刮起了大风气温转低也不理会。 ③今年我省高等院校录取8.5万人,可使全省高考录取率 与去年持平。 ④姜还是老的辣,这个人那么难缠, 叫你给说服了。 A.基于 以至 大致 到底 B.鉴于 以致 大概 毕竟 C.鉴于 以至 大致 到底 D.基于 以致 大概 毕竟 6.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电视的普及,在给现代人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艺术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人们在印刷

媒介时代所形成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

B.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

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C.科学的发展逼得反科学的人不得不戴上伪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

D.用“爱国”来感召年轻人投身工科没有说服力,这并不是说年轻人缺少爱国情怀,或

者爱国已经成为一种大而无当,而是将“投身工科”与“爱国”扯在一起存在致命的逻辑缺陷。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以供养无主 主:主持,承担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当:担任,担当 ..B.大母过余曰 过:责备 若望仆不相师 望:埋怨,怨恨 ..C.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就:趋,走上 审矣,何足怪乎 审:审问 ..D.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重:慎重 . 亦颇识去就之分 分:分量 .8.下列加点虚词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B.南冥者,天池也 是日也,天朗气清 ..

C.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D.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9.下列各项中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行吟泽畔 ②是以见放 ③遂去,不复与言 ④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⑤奚以知其然也 ⑥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⑦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⑧若望仆不相师

A.①③/②④/⑤⑥⑧/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⑤/②④/③⑦/⑥⑧ D.①⑤/②④/③⑥/⑦⑧ 10.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用四字短语分别概括成都茶文化的特点(4分) ....

成都是泡在茶缸里的城市。早在公元前59年,资中人王褒的《僮约》里就记载了在西蜀人家里烹茶的情景:“舍中有客,提壹行酤。烹茶尽具,已而盖藏。”成都的茶馆,民国时期就有400多家,时至今日,已发展到3000多家,从豪华时尚的高档茶楼到街边老树下的露天小茶馆一应俱全,消费少至两三元多到数百元,一年四季生意兴隆。茶倌掺茶有许多绝活,他们可以把装满开水、有一米长壶嘴的大铜壶玩得风车斗转,表演的花样有“蛟龙探海”“飞天仙女”“童子拜观音”……普通花茶和绿茶一般都是用盖碗茶具来喝。茶盖谓天,茶船谓地,茶杯喻人,茶水冲上,盖子一盖,意思就是天地人和,您说多有讲究。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1—14题。 (11分)

戏剧与戏曲

“戏”字在几千年前的商周鼎文中就出现了,意思是指一种祭祀性仪式。秦汉时期,娱乐性表演又称“百戏”,包括乐舞、杂技、魔术、马戏等。后来,娱乐性的玩耍时叫“游戏”。所以“戏”原本有仪式、百戏、游戏的含义。

戏剧是人物扮演故事的表演艺术。表演是手段,故事才是核心。有了“故事”,戏剧便区别于广泛意义上的“戏”与“百戏”。故事内涵在戏剧中的存在和被强调,意味着文学性成分的增强,于是,便有了剧本。尽管戏剧是一种剧场中的表演艺术,没有剧本也可以有戏剧,但是,文学的参与使思想内涵深化了。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性的戏剧艺术。它把中国传统的诗、歌、舞、乐、技的手段

在舞台上综合运用起来,表演故事,有别于西方的话剧、歌剧、舞剧。

前些年,流行“世界三大戏剧体系”的说法:一是苏俄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一是德国的布莱希特体系。一是中国的梅兰芬体系(或称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简单地说,所谓斯坦尼体系,指的是幕景化的、模拟现实场景的、创造生活幻觉的话剧表演体系;所谓布莱希特体系,指的是将舞台视为流动空间的、无场景无场次的、使演员与观众产生意识交流(即所谓演员与角色的“间离效果”),并带有某种哲理意味儿的戏剧体系。斯坦尼和布莱希特30年代在苏联都观看过梅兰芳的演出,不约而同地大为赞叹,都认为梅兰芳的表演可以印证他们各自的理论。后来,就有人称中国戏曲为“梅兰芳表演体系”。

实际上,斯坦尼体系和布莱希特体系与梅兰芳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产物,三者并列,在理论上,逻辑上都不严密。如果要讲体系的话,那么中国戏曲是“神形兼备”(即写意)的戏剧表演体系。在世界戏剧史上,东西方古典戏剧(或传统戏剧)可以进行比较,但不宜将西方现代戏剧与中国传统戏剧加以类比。

中国戏曲有古老的传统,通常以公元12世纪左右的杂剧和南戏为戏曲成熟的标志,从那时起,戏曲的艺术传统一脉相承,从未间断,到现在已有800余年历史。目前中国戏曲有300多个剧种,剧目数以万计,戏曲工作者数十万人。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如此庞大的艺术队伍、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相比。

11.下列判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在戏剧中,表演是手段,故事才是核心,所以没有剧本就没有戏剧。 B.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与话剧、歌剧、舞剧不同,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戏剧。 C.西方戏剧的代表是斯坦尼和布莱希特体系,而中国戏剧的代表是梅兰芳体系。 D.虽然“戏”字出现很早,但中国戏曲的成熟至今还不到1000年。

12.根据《红楼梦》等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从表演体系来说与其最为接近的一项是(2分)

A.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B.布莱希特体系 C.梅兰芳体系 D.写意体系 13.填空(4分)

戏曲与百戏相比,增加了 和 ,保留了 和 。 14.作者是否赞同“世界三大戏剧体系”的说法,为什么?(3分)

答: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10分)

冢中琵琶 林清玄

最近读到魏晋时代艺术家阮咸的传记,阮咸是魏晋南北朝最重要的七位诗人作家之一,这七人在当时号称为“竹林七贤”,但是他没有其他六贤有名,因为他的文学创作一点也没有保留下来,我们几乎无法从文字上去追探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

阮咸死的时候,以一件琵琶乐器殉葬,这使他成为中国音乐史上少数可以追思的伟大音乐家之一。伴随阮咸长眠于地下的琵琶,经过从西晋到唐朝的五百年埋藏,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有人在古墓里挖掘到一件铜制的正圆形乐器,经过弘文馆学士元行冲的考证,才证明

它是阮咸的遗物。

这一件冢中琵琶因为五百年的沉埋,已经不堪使用,元行冲叫技巧高明的乐匠依其样式仿制了一具木制乐器,称为“月琴”,音调雄亮清雅,留传至今,不但成为宫廷中的乐器,也成为后来民间最常使用的乐器。

到了唐德宗时代,著名学者杜估鉴于“月琴”原是阮咸所创制,为了怀念他的遗风逸响,将月琴定名为“阮咸”,自此以后,凡是中国琵琶乐器全得了“阮咸”的别名,阮咸于是得以与中国音乐史同垂不朽。

阮咸与琵琶的故事是宜于联想的,经过时空一再的洗炼,我们虽无幸重聆阮咸的丝竹之音,但我们可以感受到一颗伟大的艺术心灵的不朽。艺术心灵的伟大纵使在地下数百年,纵使他手中的乐器弦败质朽,却仍然能在时空中放光,精灿夺目。阮咸死时以琵琶殉葬,做为惟一的知已,这种艺术之情使他恒常令人怀念。

千古以来,被认为是中国音乐最高境界的名曲《广陵散》便是阮咸的创作,随着阮咸的逝世,《广陵散》成为中国音乐上的绝响,我们如今眼望广大的土地,倾听历史的足音,在夏夜星空的月下,仿佛看见阮咸在竹林下弹月琴自娱,或者与嵇康的古琴(嵇康是古琴的高手,古琴状似古筝)相应和,在琴声响过,筝声戛然而止的时候,他们纵酒狂歌,大谈圣人的明教与老庄的自然,然后长叹一声“礼岂为我辈设耶!”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

阮咸的音乐天分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他很年轻的时候就被称为音乐的“神解”,任何音乐到他的耳中马上分辨出高低清浊,丝毫不爽;因此他不但弹奏月琴时能使人如饮醇酒,沉醉不已,他还是个音乐的批评家,对音乐的鉴赏力当世无有其匹。没想到他的音乐批评,竟得罪了主掌全国音乐行政的大官苟勋,他向晋武帝进谗言,革去了阮咸的官职。

阮咸丢官的时候,官位是“散骑侍郎”,这个职衔我们不用考证来解释,而用美感来联想,就仿佛看见一位卓然不群的流浪琴师,骑着驴子到处弹琴高歌的样子。

事实上,阮咸对当世的礼法非常轻蔑。他曾在母丧期间,身穿孝服,骑着驴子去追求自己私恋已久的胡婢,引得众人大哗,这在当时是不可思议的事,如今想起来却特别具有一种凄美的气氛。

我一直认为像阮咸这样的人,他是可以做到忘情的境界,但是他不能忘情音乐,以琵琶殉葬却是不可解的谜,难道这位“神解”能料到千年之后,人们能从冢中的琵琶怀想起千年之前,曾在他手中传扬的《广陵散》吗?阮咸给我们的启示还不只此,他和当时的艺术家给我们一个视野广大的胸怀,也就是“以大地为栋宇,屋室为禅衣”的胸怀,因为这种胸怀,他们方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发出艺术的光辉。

我最喜欢“竹林七贤”的一则故事是:有一天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刘伶在竹林里喝酒,王戎最后才到。阮籍说:“这个俗气的东西,又来败坏我们的乐趣!”王戎回答说:“你们的乐趣,岂是可以败坏的吗?”这则故事正道出了“竹林七贤”艺术生命的真正所在,你看阮咸留在坟墓中的琵琶,它虽朽了,却永远不会败坏;因为那一把琵琶,曾经属于一个伟

(节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有删改)

15.“阮咸与琵琶的故事是宜于联想的”,作者联想到哪些内容?(3分)

大的艺术心灵,注定了它在人心里永不败坏的玄想——如此说来,琵琶恐怕也是有心的吧!

16.文章开头写阮咸在文学上的影响不及其他六贤,你觉得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一段讲述“竹林七贤”的故事,又有何作用?(4分)

17.综观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眼中阮咸的特点。(3分)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8-22题(11分)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8.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或凭几学书 或:或者 B. 今已亭亭如盖矣 盖:伞 C. 余扃牖而居 扃:关闭

D. 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殆:大概,表示揣测的语气 19.对下列句子中三个“其”字指代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其后六年 ②其后二年 ③其制稍异于前 ...A. ①吾妻归宁 ②吾妻死 ③南阁

B. ①吾妻归宁 ②吾妻死 ③整治后的南阁子 C. ①吾妻来归 ②室坏 ③南阁子 D. ①吾妻来归 ②吾妻死 ③整治后的南阁

20.对“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所作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一句是个主谓句,其主语“枇杷树”承前而省,“植”是谓语,“手”是名词作状语。

B. “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如同一个特写镜头,写出作者睹物思人、以枇杷树寄托对亡妻的缅怀和眷恋之情。

C.由枇杷树想到妻子,“手植”是契机,表现丧偶之痛,思念之深。

D.枇杷树在这里有象征意义,“亭亭如盖”象征了自己对亡妻排遣不开的浓浓恋情。 21.后两节是补写的文字,写到有关亡妻的几件事:“凭几学书”、“归宁述语”和“手植琵琶”,对这种写作安排,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正文已忆及祖母和母亲,这里忆及妻子,以补先前写作之缺。 B.这几件事均与“项脊轩”有关,又可表怀念亡妻之意。

C.本文主题在“念旧”,由物及人,由祖母、母亲忆及妻子,这补记顺理成章。 D.三个细节平实真切,尤其是最后一个细节意味深长,融入了作者绵绵不尽之思。

22.把“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23.根据课文原文,在下列横线处填写合适的语句(6分)

① ,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陈情表》) ②青山隔送行, ,淡烟暮霭相遮蔽。(《长亭送别》) ③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记念刘和珍君》) ④人固有一死, , ,用之所趋异也。

(《报任安书》)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 当飞机替我们化解了千山万水的障碍,机毁人亡的事情却时有发生;当核电站为我们带来光明,核泄漏却成为骇人听闻的话题;当科学越来越发达的时候,有人却在憧憬先祖原始的生活。

请针对上述现象及所反映的问题,以“科学与原始”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D(A饱蘸zhàn B挨打ái C龟裂jūn) .2.A( B矫揉造作 C枕藉 D闲情逸致)

3.A 4.C 5.C

6.A(B“生物入侵”“就是”“物种”,主谓搭配不当。 C应去掉“伪”字。 D项宾语残缺,“大而无当”后缺少宾语中心词“的口号”等;)

7.A(B过:看望 C审:明白,清楚 D分:界限,区别)

8.C(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 A连词,表递进 / 连词,表转折 B助词,表判断 / 句中语气助词,舒缓语气 D连词,因而 / 介词,因为) 9.A(省略句 / 被动句 / 宾语前置句 / 判断句)

10.(1)历史悠久(2)茶馆众多(3)档次多样(4)茶技高超(5)茶具讲究(五个要点,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四点即得满分,语意相近即可;非四字短语不得分)

11.D(A.由文章第二段知“没有剧本就没有戏剧”没依据;B.“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戏剧”原文无依据;C.“世界三大戏剧体系”是“前些年”才“流行”的说法,梅兰芳所代表的是中国戏曲表演体系。)

12.A (关键读懂“世界三大戏剧体系”的界定) 13.故事、歌曲(歌、诗歌) ,乐舞、技艺(杂技)

14.不同意。因为中国戏曲是“形神兼备”(写意)的戏剧表演体系。东西方古典戏剧(或传统戏剧)可以进行比较,但不宜将西方现代戏剧与中国传统戏剧加以类比。

15.(1)感受到一颗伟大的艺术心灵的不朽;(2)仿佛看见阮咸弹琴自娱,自由不拘的生活。(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3分)

16.开头:先抑后扬,自然引出下文对阮咸音乐成就的记叙,反衬其音乐上的影响之大。(2分)

最后一段:点明文章主旨(1分),道出了“竹林七贤”艺术生命的真正所在:艺术的生命是永恒的,精神的力量是永恒的(1分)

17.阮咸极具音乐天赋,他醉心艺术(1分);他不惧权贵,藐视礼法(1分);他崇尚自由,狂放不羁(1分)

18.(2分) A(有时) 19. (2分)D 20. (2分)D(无象征意义) 21. (2分)A 22. (3分)译文:项脊轩共四次遭受火灾,能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缘故吧 23.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②疏林不作美,

③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④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