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初探

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初探

来源:意榕旅游网


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初探

微课作为一种学习资源用于辅助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任务完成度、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微课应用课堂实际也发现一些问题,本文就两年的微课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五大问题进行阐述,结合课堂实例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标签: 信息技术、微课、问题、策略

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内容短小,教学目标明确,集中说明问题的一个小课程。在两年的微课应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中,本人觉得,巧用微课辅助课堂教学,可以减少教师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更好地开展分层教学、个性化学习,大大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任务完成度、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就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微课教学设计及使用中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谈谈本人在课堂教学实际中的优化策略。

一、不同课型如何开展微课教学?

信息技术课程有四种课型:理论课、技能课、实践课、作品创作课。这些课型都适合开展微课教学吗?本人认为,不同的课型微课要用不同的呈现方式。理论课,更注重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互动与讲解,如果利用微课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学生亦可了解知识点,但少了师生互动交流、探究过程,学习氛围、学习效果反而不如传统授课好,若将知识点讲解微课视频做为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使用,学习效果将大大加强。另一方面,技能课、实践课,利用微课进行操作指导,比起教师面授示范,更吸引学生,而且学生可以边跟着视频指导边操作,任务成功率大大提高,学生的成功体验感也能大大增强。

二、如何养成学生使用微课解决问题的习惯

微课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生们的配合。在微课教学开展之初,教师将微课视频发送到学生电脑上,可学生还是习惯于遇到问题举手问老师,老师依旧忙碌于学生操作问题解决之中,微课成了摆设,如何引导同学遇到问题找微课帮助、合理使用微课帮助?针对这种现象,我首先向同学们讲解了微课的使用流程,微视频的存放位置。每次进行任务布置时,同时告诉他们,当遇到操作上的困难时,应该如何使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当学生遇到问题仍是找老师帮忙时,我没有直接帮助解决,而是引导他们打开微课视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遇到问题学会先找帮助视频主动解决问题,自主学习能力大大增强。

三、微课教学一定能提高教学效率吗?

微课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微课教学就一定能提高教学效

率吗?

在《创建补间动画》教学活动中,教师展示探究活动:请同学们试着将圆形变成方形。预设探究时间为三分钟,可三分钟时间过去了,只有一小部分同学完成探究活动,大部分同学还在跟着微视频画圆,巡视中发现,学生接收到教师的探究任务,马上打开微视频,先看一遍完整的视频操作过程,然后再动手跟着视频一步步操作,所以三分钟时间不能完成简单探究任务,完成探究任务的同学没有使用视频帮助。对于这种学生跳一跳可以实现的简单任务,要使用微课帮助吗?微课帮助就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吗?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可使用的帮助方式是多样的,并非所有的任务都适合微课帮助,有些简单的任务,使用文字+图片帮助,学生就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效率更高。对于较为复杂的任务,微课确能很好地帮助同学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判断任务难度,选择合适的帮助方式,并非所有的任务都要使用微课帮助。

四、复杂任务如何精准寻找帮助

在《创建遮罩动画》活动教学中“制作探照灯效果动画”这一任务,这一任务包含三个知识点:1、文字图层的制作,2、制作圆的移动动画,3、遮罩效果设置 。其中文字图层的制作和圆的移动动画,在前面的课时中已经反复练习,大部分学生不需要帮助可以独立完成,遮罩效果设置才是本课新任务,这部分内容需要帮助的同学较多,可每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都要将视频从头看到尾,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无形中浪费了时间,如果只展示遮罩效果设置,一是影响视频的完整性,二是存在部分学生前期知识掌握不牢,不能完成任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在微课视频制作时添加了章节点,可以选段播放,学生遇到相应的问题只需选择相应的章节点就可以解决,不需要从头看到尾。在进行任务布置时,引导同学对任务进行分析,这个任务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三个,同学们在哪个知识点操作遇到困难,可以找相应的章节点帮助,不需要将视频从头看到尾。

对于课程中综合性的任务,进行任务细化,并添加微课视频章节点,细化任务,分段解决问题,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五、使用微课引起的思维惰性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养成了遇到问题自主寻找帮助习惯,微课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任务完成度、课堂参与度大大提高,课堂效率高效,但同时发现:学生好像过于依赖微课帮助,主动思考变少了,知识迁移学习能力下降了,作品分析能力变弱,遇到复杂任务时,不进行任务分析,习惯跟着视频操作,看似完成任务,实则只是机械模仿,并未真正掌握方法。如何解决学生的思维惰性问题呢?

在《创建遮罩动画》教学活动中,在完成第一个“制作探照灯效果动画”探究任务后,布置进阶任务:“彩色板文字制作”,这个任务是对遮罩动画制作知识点

的巩固和强化,制作方法与“探照灯动画”有共通之处,任务可细化为:1、彩色填充层动画制作,2、文字层制作,3、遮罩动画设置。学生接收到任务,立马打开微课,跟着视频一步步操作起来,作品提交评价后,教师在进行评价总结时问:在这个动画中,遮罩层是什么?被遮罩层是什么?效果与“探照灯效果”动画有何不同?学生都答不上来;教师再问:你们没有分析遮罩层与被遮罩层,如何设置动画?学生答:微课视频教我们的啊……完成第一个制作后,遮罩动画的制作方法学生已经基本掌握,第二個任务是知识的巩固与变式,只要对作品效果进行分析,进行知识迁移,部分学生可以完成动画制作,可在微课帮助下,学生不用思考了,微课起到帮助作用了吗?如果没有微课帮助,部分知识迁移能力较弱的学生完成任务还是有困难的,如何解决?

我用了两个方法:第一、延时满足,不在第一时间给予视频,让学生先进行作品分析,探讨解决途径,然后再发布视频,学有余力者在作品分析后已经动手操作,遇到问题才会去找帮助,学困者也已经经过一轮思考,对于问题比较明确。第二,视频暂停按钮设置,对于提升型任务,将任务进行分析后,在每一个问题节点暂停,抛出问题,学生若能解决即可跳过,不能解决者,按继续键寻找帮助,引导学生思考,同时亦能帮助学有困难者。方法调整后,后面的课时中,学生完成任务的效率更高了,部分学生可以完成更进一步的进阶任务。

微课运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以来,有收获,有困惑。运用微课教学,让教师从传统的角色定位中走出来,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开发者;微课,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微课,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高效。但做为一种新的学习辅助资源,在辅助课堂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种种问题,如何合理的使用微课,仍值得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究与思考。

参考文献

(1) 朱彩兰、李艺 信息技术课程四种课型的界定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01期

(2) 孟蕾 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3) 刘万辉 微课教学设计

(4) 吴慧、石岩 我国微课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