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附 页 题目 唐五代词 1、了解什么是词,词与格律诗的异同和唐五代词概况 2、能够通过对温庭筠、韦庄词的鉴赏,初步了解花间词的艺术风格。 3、能通过对冯延巳、李煜词的鉴赏,初步了解南唐词的艺术特色。 教 学 目 标 重点 了解花间词和南唐词的艺术特色 难点 学习鉴赏词的方法,了解花间词和南唐词的特点 教法 诵读 赏析 探究 教具 学材 学法 诵读法 背诵法 探究法 课时 板 书 设 计 时间 分配 2分钟 8分钟 35分钟 教室 4 教 学 环 境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组织教学 检查出勤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温习旧知 记录笔记 教 学 媒 体 一、词 的 简 介 有固定的字数 律化的平仄 长短句 简介 合乐可歌 词最初作为配合歌唱的音乐文学,对它 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音乐。词在唐五代 时期通常称为“曲子”或“曲子词”·· 二、、简介花间词和南唐词的代表词人和特点 唐五代词主要有花间词和南唐词两大词派。 (一) 花间词派是以晚唐词人温庭筠、五代前蜀词人韦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的词派,花间词派,向来是“温韦”并称。 (二) (二)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中主李璟、 教 案 附 页 时间 分配 25分钟 20分钟 25分钟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媒 体 后主李煜父子和中主朝宰相冯延巳)为代表 (三)通过对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和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的学习,用心体会温词和韦词以上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 三、学习下列几首词。 1.《菩萨蛮》 李白 词人以画笔在广漠的平林上抹出牵动愁思的如织暮烟。画面的静景带有动势,暗藏着时间在瞬息之间的冉冉推移。 一个神来之笔的“入”字,把暝色人格化,将之比作一个带来了离愁的闯入者,比“夜幕”这类平凡的景物更能使景色活跃在读者心头。 鸟归人不归,令人触景生情,同时这归鸟又惹起无限愁思。 主题(一)思妇望归说(二)羁愁思归说 2更漏子 温庭筠 此首写离情,上片,起三句写境,次三句写人。 画堂之内,惟有炉香、蜡泪相对,何等凄寂。 下片,承夜长来,单写梧桐夜雨,一气直下,语浅情深。 本词上片风格浓丽,意象绵密,正是温词的普遍特点,下片转为疏淡,六句只写梧桐夜雨。浓淡相间,摇曳有致。 3菩萨蛮 韦庄 韦庄(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虽出身于世家大族,但至唐末五代之际,其家族早已衰落。 1)韦庄那疏朗的词风使《花间集》在一片浓香腻粉之中,也时有缕缕清风吹过,故被后人称之为“花间别调”。 (2)韦庄词创作的主要成就及其对词史的重要贡献,还表现在个性化的显现和抒情性的加强。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描写江南美丽如画的风物人情,用以反衬“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的忧时伤乱之痛、思乡怀归之情。“ 教 案 附 页 时间 分配 20分钟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媒 体 多媒体 在写足了江南游乐之景后,词的结尾反跌出 “还乡须断肠”的沉痛悲哀。词人以乐景写哀引导分析 情,更觉沉郁深挚。 艺术特色 感悟讨论 1. 词作情意婉转,哀伤之至。 2. 语言简洁自然,概括力极强, 全首一气直 下,没有一句隐晦难懂的话。 3. 结构出奇制胜,突出主题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风光的秀丽怡人,赞美了江 南美女的姣好可爱。然而这一系列描写,都是 无可奈何强作的自我安慰之语,用以反衬自己 的思乡哀愁。 温词----意象绵密,富艳精工 “密而隐” 韦庄----疏朗秀美,明白晓畅 “显而朗” 4.鹊踏枝 冯延巳(903—960),一名延嗣,字正中,广 陵(今江苏扬州)人。南唐著名词人,深得李璟 信任,并曾两度为相。其词集名为《阳春录》,介绍作者 有的题作《阳春集》。 引导赏析 一)空间境界比较阔大,常以大境写柔情。 (二)善于用“层深”手法,把苦闷相思表现 讨论鉴赏 得一层深似一层。 (三)在情景的配置上,善于用逆向配置法, 即客观景物的情感指向与主观情感的性质正好 相反。 谁道闲情抛弃久虽然仅只七个字,然而却写得 千回百转,表现了在感情方面欲抛不得的一种 盘旋郁结的挣扎的痛苦。 “抛弃”正是对“闲情”有意寻求摆脱所做的 挣扎,而且冯氏还在后面用了一个“久”字, 更加强了这种挣扎努力的感觉。冯氏在此一句 词的开端先用了“谁道”两个字。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此一份惆怅之情之对花难遣,故唯有“日日” 饮酒而已。 下句之“镜里朱颜瘦”,则正是“日日病酒” 之生活的必然的结果。 “不辞”二字所表现的, 就正是一种虽殉身而无悔的情意。 艺术特色 冯词所写的乃是心中一种常存永在的惆怅哀 愁,是一种独自担荷着的孤寂之感。 教 案 附 页 时间 分配 20分钟 25分钟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词中顿挫沉郁的笔法,惝恍幽咽的情致,正是冯词特有的风格。 4李煜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这三句描写五更天词人从梦中醒来, 这几句可以让人想见他处境的黯淡凄凉。 “五更寒”三字,语意双关,一是自然界的寒冷,一是心情上的凄凉寂寞。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这两句是追述梦境,在梦中竟不知自己已客居异地(即做了俘虏)。“一晌 [shǎng]贪欢” 《浪淘沙》上片用的是倒叙手法: 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比喻象征的笔法。 以春天逝去比喻国破家亡、无可奈何花落去般地无法扼止、再难追及。 梦境和现实,过去和现在,欢乐和悲哀,概括起来就是“天上人间”。 总结: 李煜用悲哀的词来写他的凄凉身世,深厚的悲哀,遂抬高了词的意味。他的词不但集唐五代的大成,还替后代的词人开一个新的意境。 强调李璟和李煜词的共同特点:他们父子都以文雅的词风来表现深广的忧患意识,为词体注入个人和家国之感,拓展了词的艺术境界,开拓了词的抒情深度;朴素的语言和杰出的白描功夫,形成了他们“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苏轼《荷花媚》)的艺术特点。 教师活动 介绍作者 分析作品 总结 学生活动 自读分析 教 学 媒 体 多媒体 三课堂作业 1.背诵 2唐五代词练习题 单元授课教案说明尾卡
项目归纳总结教材问题计划问题 唐五代词 1.了解什么是词,词与格律诗的异同和唐五代词概况 2、能够通过对温庭筠、韦庄词的鉴赏,初步了解花间词的艺术风格。 3、能通过对冯延巳、李煜词的鉴赏,初步了解南唐词的艺术特色。 实 验问题 学生反映 了解花间词和南唐词的艺术特色,提高了鉴赏词的水平 课后回忆及改进意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