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3期 总第251期 黑龙江高教研究 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No.3,2015 Serial No.25l 调查问卷在大学英语教学分析中的应用 秦一竹,刘长鑫 (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摘要:调查问卷法是英语语言学研究以及英语教育学研究中经常被采用的一种资料收集手段。文章从调查问卷的概述 入手,分别从问卷设计的逻辑性原则、明确性原则、非导向性原则等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调查问卷在大学英语教学分析中的 应用。揭示了如何更准确详细地调查出学生对于英语教学现状的真实态度,促进学习模式优化。 关键词:调查问卷;逻辑性;明确性;非导向性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15)03—0161—02 一、调查问卷概述 经常被采用的一种调研手段。此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所 研究的问题是哈尔滨医科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发展。本 调查问卷(questionnaire)是研究者以提问题的形式,向 研究选取的被调查对象是哈尔滨医科大学2013级大一的部 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一种问题单。这 分学生。主要调查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态度以及对英 种收集资料的手段已广泛应用于社会调查、英语语言学研究 语教学发展的预期与建议。在本问卷的设计过程中,研究者 和教育心理学研究等领域。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一般由标 遵循了以下三个设计原则。 题(title)、导语(directions)、正文(questions)和结束语(clos. ing greetings)等四个部分组成。标题是对于调查主题的概 括,是对问卷目的和内容最简洁的反映。导语,又称前言或 问卷说明,一般包括对被调查者的称谓、自我介绍、调查的目 一(一)逻辑性原则 调查问卷在总体设计上应该做到结构合理、逻辑性强。 是对于问卷问题的排列,研究者遵循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 和心理特征进行设计。问题排列的基本原则如下:先易后 问题,后深度性问题;先事实问题,后意见问题。二是对于相 同内容的多个问题,研究者将相同内容的问题归到同一板块 上,加强了整个调查试卷的条理性、逻辑性。三是对于问题 例1.近一个月,英语El语训练的次数为: A.0次B.1—5次C.5—10次D.10次以上 的、意义、选择方法以及填写要求等说明。正文是调查问卷 难;先次要后主要;先封闭式问题,后开放式问题;先概括性 的主要部分,也就是问题部分。结束语一般是一段短语,用 来简短地对被调查者的合作表示感谢。结束语要简短明了, 有的问卷也可以省略。 用调查问卷法收集资料经济、高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 选项的编排,研究者也依据思维模式进行了逻辑顺序。 收集到大量的资料,而且被调查对象有充分考虑的时间,不 受他人干扰,即使对于一些不便当面询问的敏感性问题,被 调查对象可以自由发表意见,这样大大地保证了结果的可靠 性。而调查问卷的缺点也正是在于研究者与被调查对象并 非面对面交流,被调查对象可能因为问题冗长拖沓、含糊不 清或设计不理想等种种原因放弃回答或做出虚假错误的回 答。正文也就是问题的设计是调查问卷法研究中最为关键 例2.你认为口语训练对英语学习帮助大吗? A.没有帮助B.帮助较小 C.一般 D.帮助较大 例3.你最希望通过口语训练获得什么? A.纠正发音B.扩大单词量C.提高语言交流能力 D.扩展知识面 的一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问卷的回收率、有效率以及研 以上三个例子都是关于口语训练的。问题设置彼此之 究结果的科学性。一份完美的调查问卷既要将问题准确传 间紧密相关,使学生感到问题集中,有章法。反之,如果问题 达给被调查对象,又要使其乐于回答、给出真实答案。这就 排列混乱发散,问卷就会给学生一种随意、不严谨的感觉,使 需要研究者严把问题设计关了。 二、调查问卷在大学英语教学分析中的应用 调查问卷法是英语语言学研究以及英语教育学研究中 收稿日期:2015—01—27 本文根据黑龙江高教研究匿名审稿专家意见进行了修改。 学生答卷态度随意,影响调查效果。而且这样排列方便学生 集中回忆口语训练的相关信息,也保证了答案的完整性和准 确性。三个例子选项的编排也讲究顺序排列,由少到多,由 小到大,恰恰体现了设计的逻辑性这一点。 作者简介:秦一竹,哈尔滨医科大学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法研究;刘长鑫,哈尔滨医科大学经济师,硕士,主要从事数据统计研究。 162 (二)明确性原则 调查问卷在大学英语教学分析中的应用 应,导致偏向性回答。 例7.一些人选择晨读这种方式练习口语,其他人则在 A.去B.不去 调查问卷的措辞要遵循明确性原则。研究者对于问题 及答案的设置规范具体、意义明确。研究者保证了所要提问 课前、课后或睡前练习,你去晨读吗? 的问题清楚明了,使得每一位学生对问题都有一致的理解, 避免了语义模糊、含混笼统以及歧义的产生。 例4.你在英语课上回答问题的频率怎么样? A.从不B.极少 C.偶尔D.经常 例7加上了一个情况说明,这样的修改避免了问题的导 向性,让学生们放心:即使回答没有也是合理的,并不意味着 你是一个不热爱学习的人。增加情况说明是避免诱导性问 题最有效的方法。这些说明让被调查者放心,在研究者心中 在例4这个问题中,x寸于以下几点是不明确的。第一, 题干中的“回答问题”是指举手主动回答,还是被动提问,或 么界定,这些都属于表述不明确。如果改成这样会不会好很 多? 少? 每个答案都是合理的,任何答案都不会被解释为有损被调查 此外,研究者还应注意几个常见诱导性提问方式,例如, 者两者都包括。第二,选项中的“极少”、“偶尔”和“经常”怎 者的形象。 使用特殊疑问句、引用权威言论、陈述大多数人的态度等。 与否,关键又是问题设计的质量。研究者正是遵循了逻辑 性、明确性、非导向性等三个原则,设计出一套相对完美的调 例5.过去一周,英语课上你主动回答问题的次数是多 调查的成功与否,关键是调查问卷的质量;调查问卷的成功 A.0次B.1—2次C.3—4次D.5次以上 修改后的例5,题干部分清楚明了,具有理解唯一性。研 查问卷。通过对问卷的纵向分析,研究者对哈尔滨医科大学 究者还把选项部分“极少”、“偶尔”和“经常”这些不确切的 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评估,揭示了学生对于英语教学现状 词汇进行了量化,避免了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保证了明确性 的真实看法和态度,发现了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中的问题, 原则。类似的概念模糊的词语还包括“大概”、“可能”、“也 对今后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策略及措施提供了客观科学的 许”、“一些”、“有时”等,以及一些形容词,像“美丽”、“普 指导,促进学习模式优化,提高教学效果。 通”、“一般”等。对于这些词语,各人理解往往不同,标准不 统一,调查结果失真,调查也就失去意义了。在调查问卷中, 研究者应尽量避免使用同类词汇。 (三)非导向性原则 参考文献: [1]曹慧.谈医学英语中学习兴趣与动机的培养[J].科技 信息,2007(2). 问题的设计应该遵循非导向性原则,保持客观的、中立 的提问方式和语言表述,避免问题带有某种倾向性或诱导 性。导向性具体体现在隐含某种提示、假设、期望的结果或 者某种思维定式的导向。 [2]熊明丽.外语实证研究问卷设计误区举隅[J].山东外语 教学,2009(1). [3][美]弗洛德・J・福勒.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研究[M】.蒋 选民,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4]李志,潘丽霞.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导论[M].重庆:重庆 大学出版社,2012. 例6.你去晨读吗? A.去B.不去 [5]唐慧君.调查问卷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应用[J].才智, 2012(22). 这样表述的问题往往使学生误以为研究者希望得到肯 定答案,这种诱导性问题必然在学生心理上的产生顺向反 The Application of Questionnaire in the Analysi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QIN Yi—zhu.LIU Chang—xin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rbin 1 5008 1,China) Abstract: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is a frequently used means of gathering data in the research of English linguistics and Eng— lish teaching.Starting from the outline of questionnaire,this paper has explained the application of questionnaire in the analysis of col— lege English teaching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questionnaire,including logicality,clarity,and non orientation,and revealed that how to investigate students’real attitude fo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accurately and promote the optimiza— tion of learning mode. Key words:questionnaire;logicality;clarity;non orientation [责任编辑:郝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