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类智慧的发展与阅读息息相关,阅读能开拓小学生的视野,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成长。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是小学阅读中的初期阶段,由于受到词汇量的影响,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往往会遇到阻碍,所以加强学生的认字、识字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连贯的完成阅读。另外,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籍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再通过教师精心总结的阅读方法,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调动学生对小学语文阅读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本文主要总结了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时的几点经验,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阅读习惯和方法,从而达到新课标对语文阅读学习的要求。 关键词:语文阅读;习惯;引导
新课标对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阅读量不得少于5万字,这就说明阅读对小学低年级语文的学习非常重要。而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十分关键,让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因此,掌握语文阅读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读懂文章,达到阅读的目的。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 1.识字能力是阅读的基础
作为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初级阶段,没有词汇量,不能识字,就看不懂文章的内容,给阅读的过程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使阅读能力的培养更加困难。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学生只有认识更多的字,才能做好阅读训练,使阅读的过程更加顺利。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识字对阅读的重要性,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和保障。另外,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教师要不断帮助学生复习学习过的字,以便学生对字产生记忆,并且将字放到语言环境中让学生体会和理解,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起到基本的保障。
2.拼读能力是阅读的重点
阅读中的拼读能力指的是文章中字、词、句、段的拼读连贯性。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将学会的字、词放到句子中,需要一个反应的过程,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反应能力比较差,降低了阅读的效率。因此,如果说识字能力是阅读的基础,拼读则说明了学生阅读的语言连贯能力。教师在训练学生的拼读能力时,要注重语言的连贯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加快学生对文字的反应,提高阅读效率。 3.书籍的选择是阅读的方向
低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到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应该多选择一些故事性较强的书籍,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比如可以选择童话故事、民间故事、寓言故事等书籍作为学生的阅读素材,使学生更加容易进入到阅读的故事中去。还可以将图文、卡通漫画等书籍融入到阅读的素材中,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从而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几点经验
1.由浅入深提高阅读水平
对低年级学生提出语文阅读要求是培养他们形成阅读习惯的第一步。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阅读时,还只能依靠拼音读懂一段话,所以在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他们年龄段的书籍,让学生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通过一段话的阅读简单概括段意,在读懂段落意义的基础上,再到理解段落所表达的情感,同时形成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由浅入深,逐步的帮助学生建立阅读的基本能力。
2.创造语文阅读的氛围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文阅读氛围,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动力。教师可以根据阅读的内容创设使学生易于融入的环境中,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材料的内涵。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配合动画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西游记》动画片,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生动的认识,然后再结合书籍中的描述,丰富阅读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还加深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设立“读书角”,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阅读素材。
3.精心选择语文阅读书籍
阅读书籍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里和思想。教师在培养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时,特别要注意阅读书籍的选择,应多选择难度适中、形式多样,并且趣味性较强的书籍,来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选择的书籍可以是启迪心灵的书籍,可以是充满幻想的书籍,可以是卡通图画的书籍。通过这些书籍的阅读,将学生的希望和理解以及他们的精神追求反映出来。另外,教师还可以配合书籍内容,组织演讲比赛,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会阅读,还能将阅读的内容通过语言进行分享,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4.传授语文阅读的方法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偏小,尚且没有掌握语文阅读的方法,他们能够安静的把一本书看完就已经非常好了,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并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引到学生掌握一
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例如,当学生读完一本书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回想一下书中讲了哪些故事,你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哪个,帮助学生巩固书中的内容;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动起笔来,将自己在阅读中认为描述美好的句子划下来,并写出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阅读内容的含义,形成良好的阅读方法。 5.做好阅读的督促工作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离不开教师的督促。新课标明确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完成不少于5万字的阅读量。然而,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很难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因此,教师要做好学生阅读的督促工作,尽可能保证每位学生按照要求达到阅读目标,对于达标困难的学生,应采取适当地办法,鼓励同学互相帮助,共同完成阅读任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教师通过运用阅读内容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为学生营造阅读的氛围,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快乐,感受阅读带来的喜悦,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并帮助他们掌握阅读方法,树立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周丽华.“思维”、“阅读”两相和——谈低年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2期
[2]刘梅.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几个原则[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6期 [3]鞠勤.浅谈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1年04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