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原则

来源:意榕旅游网


信息技术教学原则的九点思考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彭绍东

信息技术教学原则是指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和提高教学效果,反映信息技术教学

规律而制定的指导信息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关于信息技术教学原则的探讨,有人喜欢借用教学的一般原则,并稍加解释。笔

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学原则有其特殊性——个性,是共性要求与个性要求的统一。信

息技术教学原则的“个性要求”主要有:技术性,强调信息技术与工具的运用,强调

教学手段和内容的高科技含量。素质性,强调对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整合性,强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度,强调数字化学习方式的优化。发展性,强调信息技术

教学的基本要求必须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而不断调整,强调所有信息技术教学活动都

必须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技术教学原则体系的提出,还要注意各原则的相适性、完备性和原则本身的

独立性、简练性、针对性等。据此,信息技术教学原则体系可以表述为如下九条:

任务驱动与问题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该原则强调,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既要注

重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布置,也要注重学习的主动性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学习

结果,也要重视学习过程。既要追求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要追求学生创新意识等心

理素质的培养。既要运用接受性学习,也要加强理解性学习。努力使学习的外在驱动

力与内在驱动力共同发挥作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 该原则强调,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避免信息技术与学

科课程两张皮的现象,使信息技术渗透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结构、

课程实施方法、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要把教学改革建立在信息技术平台上,同时信

息技术教学要主动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虚拟教学与现实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该原则强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利用多媒

体与网络学习环境进行虚拟教学,拓展教学时空,要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作用,节省

教育成本。同时,也要重视教师面授、学生间的直接讨论与综合实践等现实的教学,

加强直接交流与即时反馈。要避免虚拟学习中的情感冷漠与情景变异,也要避免传统

教学中的“少”、“慢”、“差”、“费”。

开放学习与统一规量相结合的原则 该原则强调,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施模式与

评价管理中,既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自由创造、自愿参与、自我评价,也要重视

教师的具体指导与教育管理部门对教学绩效考评的统一要求。

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该原则强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既要重视

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学习,也要重视具体操作、工具运用技能的学习。

既要重视知识体系的建构,也要重视能力体系的形成。既要重视书本知识、间接经验

的掌握,也要重视实践创造与直接经验的积累。

以优化学习、培养信息素质为根本宗旨的原则 该原则强调,要牢记信息技术教

学的本质与根本目的,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为中心,努力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

质。要避免将信息技术装“门面”、盲目追求“高”、“精”、“尖”与滥用。

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 该原则强调,要充分发挥实物直观、模象直观与

语言直观的综合作用,要加强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利用多媒体网络

教学的直观形象性,可以化解教学难点,减少教学坡度,提高记忆效果,但应注意避

免使教学表层化、肤浅化。适当加大学习难度,特别是抽象思维的难度,对于高年级

学生、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说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知识、情感、技能多目标统一的原则 该原则强调,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设计与

选择中,要处理好知识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的关系,使多种目标统一到信息素

质培养这一根本目标之中。同时,在信息技术教学实施中,要注意每一教学活动的多

功能性和各教学环节组合的科学性,使知、情、技多种目标都能有效地实现。

效益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 该原则强调,信息技术教学要重视成本效益分析。

既要考虑教学效益、社会效益,也要考虑教学的人力成本、物资设备消耗与经费投入。

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中国教育报》2003年2月13日第3版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