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08安徽省环境状况公报》对外公布。公报显示,去年我省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较上年削减了4.01%和2.8%,实现连续两年双下降,并首次较大幅度超额完成年度污染减排任务。全省49.5%的地表水属于I类—III类可以饮用,地表水整体水质由中度污染好转为轻度污染。15个省辖市的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15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达良以上。不过,公报也显示,省会合肥的空气质量和声环境两项指标均有所下降。
○水环境
49.5%地表水比较干净
2008年,我省地表水整体水质由中度污染好转为轻度污染。 234个地表水(河流、湖泊、水库)监测断面中,水质为I类—III类(优、良好)的占49.5%,IV类—V类(轻、中度污染)的占30.8%,劣V类(重度污染)的占19.7%。与2007年相比,I类—III类水质的比例上升了3.9%,劣V类的比例下降了4.2%。
其中,淮河干流安徽段整体水质状况良好,在11个监测断面中,年均水质为III类的占63.6%,IV类的占36.4%,无V类和劣V类断面,24条主要支流中济河、奎河、惠济河污染最重。
巢湖湖区整体水质为中度污染,营养状态为中度富营养。其中,东半湖轻度污染、轻度富营养;西半湖重度污染、中度富营养,主要环湖河流的污染指标为石油类、氨氮。长江干流安徽段整体水质保持优,Ⅱ类水质占95%,新安江流域水质为优。
此外,去年全省水库水质保持优,仅黄山太平湖水质下降为III类。
17个省辖市和4个县级市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8.6%,较2007年提高1.2%。合肥、淮北、滁州、六安、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黄山、宁国、明光12市水源地水质满足要求;亳州、宿州、阜阳、淮南、蚌埠、巢湖、宣城、界首、桐城9市水源地水质有不同程度超标。
此外,在对6个城市地下水的监测中,合肥、阜阳、蚌埠、铜陵4市深层地下水水质均为较差,主要超标为总大肠菌群、氨氮、氟化物。
○大气环境
合肥蓝天又少了42天
2008年,全省17个省辖市中有15个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铜陵和合肥空气质量为三级。与2007年相比,全省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下降9.1%,合肥市由于城
市建设,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超标,空气质量达到优及良好天数的百分比由2007年的82.2%下降到70.5%,而蓝天也比2007年少了42天,空气质量进一步下降。
此外,池州、铜陵、蚌埠、黄山酸雨污染较重。
○声环境
合阜巢比较吵闹
2008年,全省区域噪声状况为“较好”的有芜湖、铜陵、黄山、阜阳、六安、亳州、
池州、宣城,“轻度污染”的有合肥、蚌埠、淮南、马鞍山、淮北、安庆、滁州、宿州、巢湖。与2007年相比,合肥、安庆区域声环境质量下降。
在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中,安庆、宿州为轻度污染,合肥、阜阳、巢湖为中度污染。合肥声环境的两项指标均有所下降。
○生态环境
出现三个优等生态城
2008年我省整体生态环境综合状况等级为良,黄山、池州、宣城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优;安庆、六安、芜湖、铜陵、巢湖、滁州、马鞍山、淮南、合肥、蚌埠、淮北、宿州12市为良;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一般的有阜阳、亳州。
此外,在我省开展重点辐射源和辐射环境质量监测以来,全省的辐射环境质量都保持在正常范围。(穰敏、简雅洁)
“数”说环保(2008)
16.87亿吨——全省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排放总量,比2007年减少4.01%
15749.39亿标立方米——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比2007年减少2.80%
147个——全省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项目数,超额完成年度减排目标的60.4%
91家——被全省各级环保部门挂牌督办企业数,当年环保部门检查企业24440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