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英汉双关语应用比较与研究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19总第年4502月(期下)Total.450

TheScienceEducationArticleCollects

February2019(C)

英汉双关语应用比较与研究

仝海侠

(宿迁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宿迁

223800)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j.cnki.kjwhc.2019.02.075

双关语是在英汉语言中较受欢迎的一种艺术表现现代修辞学之父陈望道所著《现代修辞格典学》中这样形式,在英汉两种语言的修辞格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定义汉语双关:“双关是用了一个语词同时关顾着两种不同

本文通过对英汉双关语定义与应用进行比较阐述,并对二事物的修辞方式。”[2]91

简而化之:一句话能够说出两种不同

者的差异进行分析,从而对英汉双关语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的意思。所以之后很多学者将汉语双关的研究对象局限于理解,为语言学习者更好地学习和把握英汉两种语言产生一个词语,认为双关只出现在语词的层面。而陈望道先生在有效影响。论述双关分类时,有这样的补充:“双关辞不必只是一个词,

关键词

双关语

修辞格

应用

比较

而常常是几个句。”[2]98这些学者已把双关发生的语言载体

AComparativeStudyofPunsinEnglishandChinese//的层面从一个语词中扩展出来,向更小的语言单位———语TongHaixia

素以及更大的语言单位———短语、句子、句群延伸。从定义AbstractPunisapopularformofartisticexpressioninboth中,可以清晰地了解汉语双关所具有的独特之处,语篇双关EnglishandChinese,andplaysanimportantroleinbothEnglish仅是文字文章的重要特征,而多义曲折表达才是语篇双关andChineserhetoric.Thispapercomparesthedefinitionandap-生成的直接诱因,以汉语的音、义要素为条件,结合特定语plicationofEnglishandChinesepuns,andanalyzesthediffer-境,催化生出两层或多层意思,达到言此而意彼。

encesbetweenthem,soastohaveadeeperunderstandingand3应用

understandingofEnglishandChinesepuns,whichwillhavean3.1英语双关effectiveimpactonlanguagelearnerstolearnandmasterEnglish3.1.1广告

andChinesebetter.

广告语中也会运用双关来招徕顾客,使广告语简单而Keywordspun;rhetoric;application;comparison

又富有深意,如:AskforMore!这是摩尔香烟(More)的广告词,more是更多,看到这句话能激发出人们对摩尔烟的无1引言

限渴望。比较作为认识、研究事物的基本方法,已成为语言学研3.1.2演讲

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作为最为常见的修辞格之一,双关语Thesoldiersknewtheywouldhanginoneline,无论在汉语还是在英语中都被广泛使用。本文简要列举了ifnotsotheywouldhangonebyone.

在这两种语言中双关语的应用,在对比中厘清异同,进而加战士们知道他们要团结在一起,不团结就意味着灭亡。深对其背后中西文化异同的认知,便于更好地赏析与运用。

这句话是富兰克林关于团结的一句名言,hang一词有2英汉双关的定义

多种意思,本句中分别是“团结”和“吊死,绞死”的意思。2.1英语双关

3.1.3交往

英语双关pun来自拉丁语,朗文英语双解词典给出如MrBrown:Waiter,willtheapplepiebelong?下定义:PunmeansawordwithdifferentmeaningsisWaiter:Round,sir.

usedindifferentsituations,soastomakeanin-布朗先生:服务生,苹果馅饼还要等很久吗?(苹果馅饼terestingresult;orseveraldifferentwordswith是长的吗)

similarpronunciationsareusedtohavegoodre-侍者:圆的,先生。

sults。[1]832

意即一词多义的恰当使用可以产生有趣的效果,

Long的基本意思是“长的”,布朗先生所问的是在表示若干相近词语的联用同样具有深刻的语言意义。从中可以“时间久”,而侍者的理解中它的形状是“长形的”,所以回答看出,词语(word)谐音及多义性是双关的必要因素。“是圆的”,令人捧腹。2.2汉语双关

3.2汉语双关的定义

基金项目:宿迁学院科研项目(2012KY38)。作者简介:仝海侠(1974—),女,江苏宿迁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77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外语翻译3.2.1广告

商家也经常在广告语中巧妙地运用语义双关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更有效地推销自己的产品,让这种非常规的语言形成对消费者的心理冲击。如:

如果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生活中离不开那口子!

看了之后,对文中的“联想”电脑、“口子”酒肯定印象深刻,不仅容易记住这些广告词,而且还很欣赏汉语词汇的巧妙运用,既契合了语意,又能够以表面含义双关出品牌的名字,令人拍案叫绝。3.2.2文学

《红楼梦》中曹雪芹把谐音双关运用得出神入化,书中若干人名和地名都用谐音来预示人物命运和故事发展。贾府的元、迎、探、惜春四位千金,暗喻“原应叹息”,引发读者对四姐妹的凄惨结局感到震惊的悲悯,最终元春酆了,迎春误嫁“中山狼”,探春远嫁,惜春出家,真是令人扼腕叹息。香菱本名英莲,引申“应怜”,甄家小厮霍启,实则“祸起”之意。而贾政、贾敬则音谐“假正经”,封建道学的象征人物;甄士隐,双关“真是隐”,暗示原本该归隐。

再如诗歌《子夜歌》中:

始欲知郎起,两心切加一。理丝人蚕机,所悟非成匹。“匹”字字面可解释为布匹,实际想表达为“匹合”“匹配”“匹遇”,希望能够和心上人相亲相爱、成双成对。3.2.3民俗文化

汉语双关,在我国民俗文化中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历史渊源,一直以来,祈福纳祥、避险远祸的思想根深蒂固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很早以前,我们的先人就运用文字的音、义及其之间的联系来喻示更深远的含义,或表达祝福贺祥,或暗示避凶险,这种避凶险趋吉利的心理对双关语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

在我国,民俗主要分为节日习俗、婚丧风俗及日常习俗等内容。春节一直是我国最大最主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利用谐音近义来祈福求安。一些地方人家会把“福”字倒着贴,意为福到了;也有些地方人家会贴有蝙蝠、鹿和寿桃的剪纸画,寓意“福、禄、寿”。北方人喜欢吃饺子,表示“弯弯顺”;而在南方潮汕地区,金桔则有“万事大吉”“吉祥富贵”之意,是为节日馈赠亲友佳品。在我国的婚礼风俗中,新娘入门前要跨过带着火苗的火盆,寓意日子会红红火火,人们习惯在婚床上放置百合、核桃、红枣、花生、银杏、桂圆等东西,表达对新人“百年好合”“早生贵子”“幸福圆满”等殷殷祝福。在日常习俗中,馈赠礼物时忌讳送钟、伞,因为“钟”“伞”谐音“终”“散”;夫妻不能分着吃梨子,意为分离。民间有“前不种槡,后不置柳”,“槡”与“丧”音同,门前置丧晦气走霉运,所以被忌惮,柳树不生籽,“籽”音谐“子”,表示身后没有子嗣,更是被大家所忌讳。

4英汉双关语差异分析

4.1语言载体数量不同

178

英语双关中的语言载体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甚至是多个词汇(words),英语双关能够激发两种甚至多种不同意义,即借助一种以上形式来传递两种及以上意义,可谓“一语双关”,或“一语多关”,或“多语多关”。相对而言,汉语双关仅是用一个语言载体来传达两层或多层意思,即“一语双关”或“一语多关”,而这一个语言载体包罗万象:语素、单个字、一个词语、一句话、单个段落,甚至整篇文章。一个词语如上面文中的“联想”“口子”等,用一个词语就能达到双关效果。4.2应用方式不同

英语双关,通常是以英语词汇固有的多音性和多义性为前提条件的,如上面文中的“more、hang、long”等,这是因为西方人性格较直接、思想非常开放、思维方式属于直线型的,因此在双关的使用上西方人也非常注重面与面直接沟通。而汉语双关语,“更多依赖对于语境的理解,这是和中国

人思想内敛、性格含蓄、思维方式都是螺旋形的有关”[3]306

应用在双关语修辞格上,汉语双关,通常是在词语本身原有的意思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引申出来的,如《红楼梦》一书中若干人名和地名谐音双关的运用。4.3修辞效果不同

英语双关的定义论及了英语双关大多借助英语语言的统一和多义特点而形成的,生成的目的是为了幽默风趣,逗乐搞笑。汉语双关的定义涉及什么是双关,以及双关是怎样实现的,对于双关的目的提及很少。在应用中,汉语中的双关则主要是依靠语言载体的谐音及恰当的引申,追求的是声东击西、言此顾彼、说表意里”目的。因此,幽默与娱乐效果只是汉语双关的次要效果,主要效果是用来激发听众了解说话者的隐含意义。可见,汉英双关在最初出现的时候就是身负不同的使命,有着不同的目的的。

5小结

双关语属于修辞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构成的一个独特现象,这与现实学习、生活、生产、交流等方式息息相关,因此汉语和英语双关虽有许多共同点,但从发展应用历史来看,两者经历迥异,汉语双关在文化体系中享有很高的地位,而英语双关则一直颇受争议。本文通过对二者进行简要列举对比,很容易辨析出二者的异同,而且通过对英汉双关语差异性分析,更加深了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赏析认知。这些不成熟的认识也算对语言学习的初探,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随着以后研究的深入,双关语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必将更加丰满完善,必将被更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TheOxfordEnglishDictionary[M].TheClarendonPress,

1989.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吴莉.浅析英汉双关修辞差异[J].安徽文学,2008.

编辑李前锋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