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1000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 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内容不同,分为 ___________ 和 ______ .
2 、销售利润率指标属于 ________ 相对指标,成本利润率属于 ________ 相对指标• 3 、人均粮食生产量属于 ________ 指标,人均粮食消费量属于 ________ 指标。 4 、比较相对指标的数值常用 ________ 表示。 5 、平均指标反映了总体分布的 ________ 水平。
6 、总量指标是最基本的统计指标,可以派生出 ___________ 指标和 ______ 指标。
7 、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称为 __________ 平均数 ,众位数和中数称为 _________ 平均数。
8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是 _______ 与计划数之比•
9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 ________ 和 _______ 两大因素的影响。 10 、属于同一总体中不同数量对比的相对指标有 ___________ 和 ______ o 11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标志总量和
。
二、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1000分)。 1 、平均指标 2 、离散系数 3 、标准差 4 、极差 5 、算术平均数 6 、平均差 7 、中位数 8 、标志变异指标 9 、众数 10 、相对指标 11
、结构相对指标
三、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1分,共100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 项屮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前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
)
A、权数不等
B、权数相等
C、变量值相同
变量值不同
2 、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 )
A 、标准差系数
B 、平均差 C 、全距
D
、均方差
3 、已知某公司下属企业数、工人数、每个企业某月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 要计算该公司月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其权数是 ( )
D、
A、计划产值
B、实际产值
C、工人数
D、
企业数
4 、 一个由许多部分组成的总体,各部分所占比重之比是
()
C、强度相对指标
D、比较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例相对指标
相对指标
5 、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
A、同一总体不同部分对比
比
C、 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值之和与总体单位总数对比 D、 不同总体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
6 、某厂1996年完成产值2000万元,1997年计划增长10% ,实际完成2310万元,超 额完成计划( ) A、 5.5% B、5% 7、算术平均数与众数的相对大小是(
)
B、总体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
A、算术平均数大于众数
C、115.5% D、 15.5% )
B、算术平均数小于众数
)
C、算术平均数等于众数 D、无法比较
8、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 B
、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
D
C 、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9
度为()
A、13%
B、2%
、标志值数量的多少
、某企业的总产值计划比去年提高11% ,执行结果提高13% ,,则总产值计划完成提高程
C、2. 25%
)
D、2. 29%
10、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A、结构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11、我国人口中,男女人口的性别比为
B、比较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106: 100,这是()。 B、 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A、比例相对指标 D、平
均指标
12、 我国的经济单位总数指标属于
()
B、比例相对指标
A、结构相对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
D、总体标
志总量
13、比较两个不同水平数列总体标志的变异程度,必须利用( A、标准差 B、离散系数 距
14、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相比(
A、都具有平均意义
C、平均差 D、全
)
B、都可用复名数表示
)
C、都是两个有联系的总体对比 D、都具有正逆指标 15、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
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 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
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 D、两个总体的离散系数应相等
16、 2005年某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 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 A
、总量指标
B 、变异指标
C 、平均指标 D 、相对指标
17、 甲、乙两数列的平均数分别为 100和14.5 ,它们的标准差为12.8和3.7,则(
)
)
A、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乙数列 B、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甲数列
C、 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 D、 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无法比较
、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
指标
19 、比较不同水平的总体的标志变动度,需要计算(
A、平均差
距
20
)
18
C、质量指标 D、相对
C、标准差系数
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大于 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 )表示的。
、相对数形式 C 、平均数形式
D 、百分比形式
100
%
D、全
、计算结构相对指标
时, 、小于100%
21
、总量指标是用(
、绝对数形式
四、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 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前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 均无分)。
1、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
A、国有制企业职工占总数的比重
长的百分比
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
E、人均GDP
2 、位置平均数包括(
)
C、众数
)
B、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
D、中间投入占总产出的比重
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 、下列指标屮强度相对指标是(
A、人口密度 C、人口自然增长率 、标准差(
)
D、屮位数E、调和平均数
B、平均每人占有粮食产量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E、人均GDP
A、表明总体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C、反映总体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程度
E、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
、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1.43%
A、 C、
245元 )
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
某地区粮食总产量 4000万吨
B、反映总体单位的-•般水平 D、反映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
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
某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113%
、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 )
E、劳动生产率
A、各组频率或频数 B >各组标志值的大小
A、衡量平均数的代表性 、总体容量大小 C、各组组距的大小 D、各组组数的多少 C、 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节奏性
、标志变异指标可以( )
D、 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 B
、
、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 8
A、工资总额
B、商业网点密度
E、研究社会现象的稳定性
8
C、进出口总额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E 、GDP
9 、在相对指标中,属于不同总体数值对比的指标有
A、结构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10
()o
B、比较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指标 E、计划相对指标
、在下列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E、各组组距相等
)
D、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五、判断题(本大题共19小题,每小题 1分,共1OOOO分)。 1 、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的比重无关。(
)
(
) (
)
2 、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占总次数 3 、众数是总体中岀现最多的那个次数。
4 、2005年与2004年相比,甲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是乙企业的一倍,这是比较相对指 标。(
)
1: 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
) (
)
)
5 、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
6 、能计算总量指标的总体必须是有限总体。
7 、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彖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 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8 、对两个性质相同的变量数列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 )
都可以采用标准差指标。(
9 、利用变异指标比较两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时,标准差越小,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 大;标准差系数越小,则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
11、 标准差系数小,说明平均数代表性好。 12、 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 13、 平均指标总能反映总体一般水平。 14、 极差可以说明总体变异程度。 15、 根据分组资料计算算术平均数,
(
( )
按加权算数平
(
)
则平均指标的
(
( )
)
)
(
)
10、 甲地农产品总平均数高于乙地则甲地农产品组平均数也高于乙地。
1: 3,这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 ( )
当各组单位数出现的次数均相等时,
均数计算的结果与按简单算数平均数计算的结果相同。 代表性越小。( 17 ( )
)
16、 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 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越大,
、同一总体的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对比得到的相对指标是比较相对指标。
18、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 )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10000分)。 1 、相对指标和总量指标的主要区别和联系有哪些? 2 、常用平均指标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
( )
19、 屮位数与众数都是位置平均数,因此用这两个指标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缺乏代表性。
3 、什么是权数,有哪些形式?
4 、常用变异指标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 5 、平均指标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七、计算题3(本大题共19小题,本题型小题分不一致!详见每题给定分数,共 1 、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 准差为3.0
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日产呈(件)① -62 63-65 66-68 55件,标
10000 分)。
工人数(人) 20 20 30 30 日产量(件) 60-62 63- 65 66-68 69-71 曲一 71 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并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11 分)
2 、某企业1999年某月份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有关资料如下:
按工人劳动生产率缠C件『人) 50-60 60-70 70-80 80-90 90肛
生产班组 3 5 8 2 2 实际产量(件) 8250 6500 5250 2550 4750 试计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5分)
70分,标准差为
3 、甲、乙两班同时对《统计学原理》课程进行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 9.0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
按成鑽分爼 甸以下 60-70 70-80 80-90 学生人数(人) 2 6 25 12 5 按成绩分姐 60以下 60- 70' 70- 80 80- 90 90- 100 90-100 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4 、某地区商业局下属 20个零售商店,某月按零售计划完成百分比资料分组如下: 按计划芫成百分比分组(%) 90- 100 100- 110 110-120 (11分)
商店个数 4 10 6 20 本月实际零售额(万元) 200 1000 800 2000 合计 计算该局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5 分) 5 、某企业甲、乙两个生产车间, 甲车间平均每个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为 11件;乙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资料如下:
65件,标准差为
日加工零戕U件) 鋭以下 60-70 70-80 80-90 90-100 工人数f人) 5 9 12 14 10 日加工零件数(件) 60以下 60- 70 70-80 80-90 90-100 计算乙车间工人加工零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并比较甲、乙两车间哪个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 性?(11分) 6
、某企业1999年某月份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有关资料如下: 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镰C件/人) 生产班组 生产工人数 50-60 3 150 60-70 5 100 70-80 8 70 80-90 2 30 90以h 2 50 试计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5 分)
7、有甲、乙两个品种的粮食作物,经播种实验后得知甲品种的平均产量为 准差为162.7斤;乙品种实验的资料如F:
田产量(斤丿由) 播种面积(亩) 宙产量(斤倫) 900 1.1 900 950 0.9 950 10CO 0.8 1000 1050 1.2 1050 11CO 1.0 1100 计算乙品种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并比较甲、
乙两品种哪个的平均产量更有代表性?
8 、某企业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 单位成本1元/件〉 9奔产量(件> 甲 25 1S00 乙 28 1020 丙 32 980 合计 85 3500 试分别计算企业该产品
98年、99年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10 分)
9 、1999年某月甲、乙两市场某商品价格、销售量和销售额资料如下:
商品品种 价格畑件) 甲市场销售量(件) 甲 105 700 乙 120 900 丙 137 1100 合计 — 2700 试分别计算该商品在两个市场上的平均价格。
(10 分)
10 、已知某局20个企业的有关统计资料如下:
998斤,标
(11 分)
按计划禿成百分比分爼(%) 90以下 90__100 100--110 llOSilt 企个) 4 5 4 7 20 实际产值(万元) 68 57 126 184 435 合计 (5 分)
试计算产值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11
、某企业各月工人数、月产量资料如下表所示:
1 550 2 540 3 548 300 4 550 351 5 555 360 6 560 360 7 550 340 时间(月) 工人数(A) 220 200 产量(千件/ 人) 试计算该企业人均月产量。
(5 分)
12 、某公司50个企业生产同种产品,某月对产品质量进行调查,得资料如下: 合格 70--80 80——90 90——100 企业数(个) 10 25 15 50 实际产星(件) 34 000 70 000 36 000 140 000 合计
计算该产品的平均合格率。 (5 分)
13 、某自行车公司下属20个企业,1999年甲种车的单位成本分组资料如下: 甲种车单位成本(元丿企叩数(个) 各鲍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咒) 辆) 5 3 40 45 15 200-220 220-290 240-260 12 合计 20 试计算该公司1999年甲种自行车的平均单位成本。 14 、已知某局20个企业的有关统计资料如下:
(5分)
按计划完成百分比分组(%) 90以下 90--100 100— 110 企业数(个) 4 5 4 7 20 计划产佰C万元) 80 60 120 160 420 合计 试计算该局未完成计划企业的百分比。 (5 分)
15 、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车间1 计划完成百分比 实际产星(件) 单位产品成本1元/件) 第一车间 90* 198 15 第二车间 105* 315 10 第三车间 110% 220 8 合计 733 — 根据以上资料计算:
(1) 一季度三个车间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2) 一季度三个车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10 分) 16
、1999年某月甲、乙两市场某商品价格、销售量和销售额资料如下:
商品种 价格f元J件) 甲市场销售额(元) 105 73 500 120 108 000 137 150 700 合计 — 332 200 试分别计算该商品在两个市场上的平均价格。 (10 分)
17
、400名雇员的日工资资料如下:
日工资分组况)庭员人数GU
55以下 100 55-65 140 65T5 60 75-85
40 85 以上
60
试根据上述资料求雇员的平均日工资及日工资的标准差。 (10 分)
18、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日产量: 工人数(人) 日产量(件) (件)10-20 18 10-20 2D-30 39 20-30 30-40 31 30-40 4)-50 12 40-50 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并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11 分) 19
、某局15个企业99年某产品的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组工按单位产品成本分組(元M牛) 企业数(个) 10- 12 12- 14 14-18 2 7 6 15 各爼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 22 40 38 100 合计 试计算该产品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5
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