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定位:植物展览馆
项目位置:重庆,重庆位于北半球副热带内陆地区,春早气温不稳定,夏长酷热多伏旱,秋凉绵绵阴雨天,冬暖少雪云雾多。
提出问题
1. 是否能够在不砍伐大面积树木的基础上建造建筑?
2. 城市中生活的人们缺少什么,建设植物展览馆有何意义?
3. 展馆如何设计能够更加凸显环保这一主题?
思考问题
1. 我们生活中大量的氧气都是靠树木即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来的,树木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新鲜的空气,清新的自然,这些正是城市中生活的人们所缺少的。
2. 分析问题
1. 植物展览馆的展示品以植物为主,展馆的设计以环保为主,植物融入在自然中,在保护植物的基础上建馆更能凸显这一主题。
2. 占地面积越大,需要砍伐的树木则越多,改变空间的形态,在有限空间里做到扩大无限空间。
3. 把仿生设计应用在建筑空间中也能够凸显展览馆的环保设计理念。
解决问题
1.“树洞”,高大的树木不进行砍伐,按照其生长方式在建筑上掏出经过计算的“树洞”,把树木安插在其中,既不影响树木的生长,同时在建筑的内部空间中也成为了特色景观节点。
2.“蛋形”,重庆气温不稳定,夏季酷暑,秋季多雨,蛋形的出现打破四四方方的传统建筑,且因顶面为圆弧形,不会造成多雨积水,经过雨水的冲刷还有自动洁净的功能。
3.“藤蔓”,在建筑中出现仿生藤蔓,制造一个半开敞的空间,建筑外面的植物可以延展进来,在仿生藤蔓的建筑周边种植藤蔓植物,使两者联系融合,首先是应和了展馆的环保理念,其次,对于建筑的内部空间来说,也是一个较为特色的区域。
设计说明:
展览馆共有两层,三个平台,平台为长方形。一层正面有玻璃外围,作为一个半开敞空间,可作为植物展览区域。植物展览馆大致分为这几个区域,热带雨林区,容纳了亚马逊流域,西非洲,马来西亚等地的热带雨林植物。温带植物区,容纳了加利福尼亚、南非、地中海等地区的温带植物。室外园林区,栽植有寒温带的各种植物。游客服务中心,配置有画廊、餐厅、商店等旅游服务设施。连接体,连接了热带雨林区和温带植物区,设置有卫生间、餐厅、展览设施等。在二层的外围四周由玻璃包裹,形成一个“玻璃房子”,既可以看到室外的景观,又可以近距离接触室内的植物,且在半开敞空间外面的植物可以有一个延伸,使得室外植物与室内植物做到最大程度的结合,而在二层“树洞”周围的空间就
显得奇特而有趣。空间左边的“藤蔓”上面的玻璃平台可作为一个休闲区域,藤蔓中间的镂空使得人们上下的视线不受阻碍,可最为特色区域。
元素:
1. 蛋形元素
2. 藤蔓元素
环保理念:
1. 树洞
2. 仿生
3. 亲近自然,科技与自然结合
1。热带雨林区,容纳了亚马逊流于,西非洲,马来西亚等地的热带雨林植物。
2。温带植物区,容纳了加利福尼亚、南非、地中海等地区的温带植物
3。室外园林区,栽植有寒温带的各种植物
4。游客服务中心,配置有画廊、餐厅、商店等旅游服务设施
5。湖面
6。大停车场
7。拥有2300个坐席的露天剧场
8。连接体:连接了热带雨林区和温带植物区,设置有卫生间、餐厅、展览设施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