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协动态的计划,以后还将搜集明中期以后新出的经传道书,使中国古代道家之书更为完备,这应当说是系统化的完备体现。20世纪时,这两部明藏本,曾有几次影印。同时还编印有其他的道经丛书。如《藏外道书》等,都有・定的价值。但这些总集奉,都为影印。从古籍整理来说,影印能保持早期书籍的原貌,特别是一些宋元善本及后世的孤本等。但从学术研究和传统文化传播、普及的角度来说,仅限于影印,作用是不够的,我”j今天应当从现代科学意义出发,对古籍作规范化的整理。现在这部《中华道藏》,按已制订颁发的规则与体例,对全书统一加以标点,虽然难度较大,但更便于广大读者阅读,有助于理解原意。同时在j二作进行巾,还根据其他本子加以校勘,改错补缺,这也是影印本所不及的。古籍整理学者早巳指出,即使宋兀刻本,也并非一无错失,现在出版的较好古籍著作,就并不限于所谓宋元善本,而是参校其他有价值的本子加以校勘、=现在这部《中华道藏》本也是如此,如书中四卷率《道德真经注》,又题《老子道德经章句》,这次就据敦煌s・447等四个抄本及民国时期《四部丛刊》本相校。义如分类,南朝刘宋时陆修静的《三洞经书}j录》已提f}I三洞分类法,后《道藏》拿书分类大多即依据传统的三洞四辅十二类来分,《正统道藏》即是如此。由于道家之书内容较广,完全按此分类,难免使人有混杂之感。清修《四库全书总日提要》对此即有“牵强”的批评(见卷147子部道家类《道藏目录详注》)。现在这部《中华道藏》,一方两既照顾传统的分类,仍保留三洞四辅的名目,另一方面则根据各书的内容,荤新分类编次,并在书前目录、书后索引中标出。全书以上的这些系统化、规范化做法,确符合求实创新的原则,为当今古籍整理提供一个范例,也为道家文化的进一步深人研究提供完备信实的佳本。道教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里程碑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长汤一介各位领导、道长、学者:大家好!首先,我祝贺《中华道藏》的编纂出版!《中华道藏》在明《道藏》的基础l二,对道教经书进行标点、校注,重新排版、录入,并补入r一些原藏未收和最新考古发现的重要道书,在原藏的基础上有一个新的发展,是一套拿新的道教经书总集。《中华道藏》的编纂出版,是道教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里程碑!以前,法国的著名道教学者施舟人先生曾经跟我谈起他要著一本书,书名就叫《中国文化基因库》。这本书主要从文化学的角度,全面审视中网的文化传统。他认为,《道藏》或者说道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因库,我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因为《道藏》既是道教经书的总集,但其中也包含r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因此,说它是中固文化的重要基因库,是有一定道理的.《中华道藏》的编纂、出版,方便了广大读者和研究者阅读使用《道藏》,为道教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将来如果出版《中华道藏》的电子光盘版,能够全面检索《道藏》,那么将对道教文化的研究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为此,我也提一个建议,就是《中华道藏》在续编时,如果可能的话,应将所能收集的道教经文都收进去。如历史上关于老子《道德经》的注释奉不下『=千余种,有些《道德经》的注本很好,以前《道藏》没收,可以考虑在新修《道藏》时收录进去。还有庄子《南华经》的各种注释,也是如此。在将来修《中华续遭藏》时,如能把历史上各种《道德经》、《南华经》的注疏本,以及其它重要的道教经书都收进去,这对我们研究中国文化会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中华续道藏》的出版。《中华道藏》的编纂出版,是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道教界、学术界、出版界和政府主管部门各个方面都为此付出_:r努力,对大家的辛勤工作我表示钦佩!埘谢大家!匦亟匦匦亟堕囤万方数据 道教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里程碑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汤一介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中国道教CHINA TAOISM2003(6)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dj20030600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