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2自考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原理》真题练习试卷C卷 含答案

2022自考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原理》真题练习试卷C卷 含答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22自考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原理》真题练习试卷C卷 含答案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 考号:______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直接决定托幼机构教育质量好坏的是( )

A.幼儿园园长 B.幼儿教师 C.幼教设施 D.幼儿家长

2、实践中,有的教育者认为识字、唱歌、数数等是最重要的,至于和同伴的交往能力、身体发展等,都是无关紧要,可以忽视的。这主要违背了( )

A.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 B.教育影响协调一致的原则 C.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 D.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

3、把课程设计过程概括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结果这样四个步骤的研究专家是( )

A.博比特 B.泰勒 C.布卢姆 D.布鲁纳

4、幼儿班级生活管理要以什么为出发点?( )

A.幼儿园层次的提高 B.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 1 页 共 11 页

C.幼儿的发展 D.幼儿家长的要求

5、“超前教育”、“神童教育”等,无视儿童发展的规律,鼓吹( )

A.学前教育万能论 B.教育无能论 C.遗传决定论

D.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论

6、强调特殊儿童适应正常儿童的学习与生活、与主流同化的做法属于( )

A.生物学模式 B.医学模式 C.心理学模式 D.社会学模式

7、要成为一名专业化的教师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即( )

A.专业知识、自身修养和稳定的职业观 B.专业知识、自身修养和正确的儿童观 C.合格学历、自身修养和正确的苦乐观 D.合格学历、自身修养和正确的权利观

8、幼儿班级生活的特点除了具有生活节律性、保教渗透性、活动多样性、内外互动性外,还具有( )

A.制度的规范性 B.班级的组织性 C.年龄的统一性 D.活动的集体性

9、具有结构简单、色彩鲜艳、富有感官刺激等特点的幼儿园物质环境较适合于( )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学前班

10、从活动形式来看,家园(所)之窗、家园(所)专栏属于家庭与托幼机构合作中的( )

A.宣传工作

第 2 页 共 11 页

B.托幼机构组织的活动 C.教师的日常工作 D.征集意见工作

11、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人际关系 B.巩固尊师爱幼的师生交往关系 C.形成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在良好的师幼关系状态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12、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这种幼儿园课程组织方式叫( )

A.幼儿园的项目活动 B.幼儿园单元主题活动 C.幼儿园的计划活动 D.幼儿园生成课程教学

13、幼儿班级生活的安排是( )

A.以一日生活为基础 B.以教学活动为基础 C.以游戏活动为基础 D.以室内活动为基础

14、保证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科学性的关键是( )

A.正确合理的评价标准 B.先进的评价理念 C.规范的评价模式 D.合适的效率标准

15、由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和任务,通过言语或直观,尽力使幼儿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的方法,这属于教学活动的( )

A.直接指导的方法 B.间接指导的方法 C.支架教学 D.合作教学

16、师幼互动过程中,强调教师与儿童之间不同观点、意见、见解的相遇、相映和碰撞。这

第 3 页 共 11 页

主要体现了优质师幼关系的( )

A.互动性 B.民主性 C.激励性 D.互主体性

17、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是观察和模仿,因而幼儿教师应为幼儿树立良好榜样。这是哪种理论主张的幼儿教师观?( )

A.成熟主义 B.行为主义 C.精神分析 D.建构主义

18、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人际关系 B.巩固尊师与爱幼的师生交往关系 C.形成完全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便于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教学活动

19、实践中,有的教师认为既然教育要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性,那么就应该让幼儿自由的发展,不能进行任何干预,否则就限制了幼儿的自由。这主要违背了我国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中的( )

A.学习与发展的幼儿主体观

B.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基础的教育途径观 C.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观

D.教育促进和参与发展的教育作用观

20、幼儿对班级活动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和倾向性。这是哪一幼儿班级生活的年龄特点?( )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混合班

21、通过教育使人们对生活的意义的理解,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理解的提升,

第 4 页 共 11 页

对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的作用,即对于人类生活质量全面提高的贡献。这主要是指学前教育的( )

A.个人经济效益 B.社会经济效益 C.个人精神效益 D.社会精神效益

22、在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育价值问题,指出课程的各门学科应对社会生存提供效用,并对课程学科作出分类安排的是教育家( )

A.斯宾塞 B.杜威 C.吉鲁 D.胡塞尔

23、幼儿教师情感生活的核心、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是( )

A.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爱 B.对工作所在幼儿园的热爱 C.对幼儿家长的尊重和热爱 D.对幼儿真诚的热爱

24、环境内容应随季节、节日、教学任务、幼儿兴趣爱好等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这是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中的( )

A.动态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适合性原则 D.效用性原则

25、微软雅黑强调学生的平等参与,加强学生参与的过程,主张要促进学生参与就近学校的文化、课程、社区活动,并减少排斥。这主要体现了现代学前教育发展趋势中的( )

A.重视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育

B.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强调课程的文化适宜性 C.关注特殊儿童“回归主流”,实施全纳式教育 D.托幼机构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

26、幼儿的说谎、欺骗、霸道、破坏行为及对抗行为等属于( )

第 5 页 共 11 页

A.生理方面的行为问题 B.品行方面的行为问题 C.心智发展方面的行为问题

D.个性发展方面的问题

27、幼儿主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方式是( )

A.游玩 B.交际 C.活动 D.玩耍

28、从历史上看,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的( )

A.唐代 B.南宋 C.元代 D.商朝

29、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

A.园本教研

B.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C.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D.在职培训

30、有的教师认为,教育只能是跟随幼儿的发展,教师就像园丁一样。这主要违背了(A.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 B.教育影响协调一致的原则 C.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 D.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

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幼儿园教育环境: 2、托幼机构教育: 3、教育生态学:

第 6 页 共 11 页

4、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 5、因人施教: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简述行为情境理论。

2、请解释幼儿园环境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3、如何理解托幼机构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4、幼儿的学习活动有什么特点?

5、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资料的搜集方法有哪些?

四、论述题(共2小题,第1题12分,第2题13分,共25分)

1、试论述因人施教的意义。

第 7 页 共 11 页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建立优质的师幼关系。

五、应用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

1、小孩子能懂什么?启发式教学根本行不通,还是要让他们反复背诵,比如,让幼儿读经、背诵古诗,他们现在理解不了,只要记住就可以了,长大后自然就理解了。所以,教育幼儿就是教师讲,幼儿听与记。

作为幼儿教师,根本没有必要花那么多精力去设计活动计划,现在不是有很多幼儿园教材吗?只要买一本,按照教材上课就行了。让幼儿教师去设计课程,根本行不通!

作为教师,就是要有威严,你说的话,小朋友能听,即使你说的不对,你让他上西,他决不上东,这就是威严。所以,不能对小朋友太客气了,否则他们就不怕你了,你就没有威严了。

我们经常能够听到小朋友说:“这是老师说的”,“这是老师让做的”等等。所以,教师就是权威,特别是在知识方面,小孩子能知道什么?根本没有必要花那么多时间去查阅资料,以前学的那些知识就足以应付了。所以,学习知识,只是学生的事情,作为教师,没有必要再去学习了。

以上这些是一些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认识与理解,请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分析以上这些语言中体现的对幼儿教师的角色的认识,是否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并结合实际,谈谈信息时代对幼儿教师的角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与挑战?

第 8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B 2、A 3、B 4、C 5、A 6、D 7、B 8、B 9、A 10、A 11、D 12、B 13、A 14、A 15、A 16、C 17、B 18、D 19、D 20、C 21、D 22、A 23、D 24、A 25、C 26、B 27、C 28、A 29、B 30、D

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幼儿园教育环境:幼儿园教育环境指在以幼儿为中心事物的特定教育机构——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部条件。

2、托幼机构教育:托幼机构教育是由托幼机构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目的,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有计划实施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措施。 3、教育生态学:教育生态学就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

4、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是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学龄前期的教学与发展”和乌索娃的“学前教学论”等理论的影响下,以乌索娃、查包洛塞兹为代表的前苏联学前教育研究者经过多年努力探索而形成的颇具特色的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它是影响较大的国外幼儿园课程流派与课程方案之一。

第 9 页 共 11 页

5、因人施教:因人施教就是充分考虑和尊重每个受教育者的“类型差异”、“水平差异”以及学习风格、兴趣、需要、能力、速度、性别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途径、手段、策略、材料以及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多选择性,为每个受教育者提供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最适合的教育。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答:

第一,在相同的情境中,不同个体所必需的行为模式具有相似性。也就是说,物质环境的规划与设计方式会暗示人们出当下合适的行为,在每一个行为情境中,都有一些属于这个情境的行为模式;在不同的环境中,所出现的行为也会有所不同。

第二、行为情境之间具有相互依赖性。每一种行为情境,无论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均存在于一个更大的环境中,且相互依存、交互影响。 2、答:

幼儿园环境指幼儿园内部,包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1、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影响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如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教学器材、活动材料、环境布置、空间布局及绿化等有形的东西,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最基本保障。

2、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是指幼儿交往、活动所需要的软质环境,即幼儿生活与其中的幼儿园的心理氛围。它因园长的管理方式、人际关系、大众心理、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幼儿与物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是一种重要的潜在课程。

3、答:托幼机构教育是整个幼教中最能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要求,具有导向作用。同时,托幼机构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幼儿教育水平,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幼儿教育。托幼机构不仅担负着教育幼儿的责任,还担负着指导家长,与家庭、社区交流、合作等重任。托幼机构教育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辐射作用,即向各种形式的幼儿教育发挥指导、示范作用并带动非机构幼儿教育的发展;二是促进各种幼儿教育形式相互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4、答:(1)活动性、(2)直观性、(3)兴趣性、(4)主动性、(5)广泛性、(6)游戏性、(7)模仿性。

5、答: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资料的搜集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观察法。 (2)访谈法。 (3)问卷法。

(4)查阅材料法。

四、论述题(共2小题,第1题12分,第2题13分,共25分)

1、答:因人施教具有以下意义。

(1)享受适当的教育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2)因人施教是儿童全面发展的桥梁。

(3)因人施教是实现幼儿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2、 答:

(1)关爱幼儿;

(2)与幼儿经常性的平等交谈; (3)参与幼儿的活动;

(4)与幼儿建立个人关系;

(5)积极回应幼儿的社会性行为)。

(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可以酌情加1-5分)

第 10 页 共 11 页

五、应用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

1、答:

这些语言中体现的对幼儿教师角色的认识,已经远远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信息时代对幼儿教师的角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与挑战: (1)由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学习的引导者;

(2)由课程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材的研究者;

(3)由师幼关系的控制者转变为师幼关系的协调者与合作者; (4)由知识的权威转变为知识的终身学习者; 如能结合要点进行解释,可以酌情加1-5分。

第 11 页 共 1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