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Q Q:丝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学术论坛 信息资源网络化对科技与社会的影响 郭艾敏 (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 洛阳4 71 003) 摘要:信息资源一络化对科技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深。本文介绍了信息资j乐一络化的概念和内涵,着重阐述了信息资源一络化对科 技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 一络化 资泺 中圈分类号:s1 2 6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全球信息资 源网络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信息革命全面 实现了各种信息表达形式的数字化,信息 文章编号:1 674—098X(201o)osge)一0238-Ol 其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信息资 络化为特征的新的经济范式。从微观上看, 源网络化的独特之处,是它转变为以信息 新的电子商务模式不仅导致商品流通方 科技为基础的技术范式,使成熟工业经济 式、市场运作方式的变革,还催生了网络 经济也成为新的经济活动的主题…。由互联 所潜藏的生产力得以彻底发挥。 网引发的数字革命,已经且将继续对人类 2.2产品设计不断迈上新台阶 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改变人 一方面,信息资源网络化为技术人员 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以及思维方式。信息 提供了充分的信息保障。借助信息资源的 资源网络化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网络化传递,技术人员既可获取足够的外 [2】,本文仅就信息资源网络化对现代科技与 部需求信息及企业管理层的决策信息,又 社会发展的影响作较全面的分析。 可很方便地借助网络从数值得参考的设计 信息。另一方面,信息资源网络化促进了设 1信息资源网络化及相关概念的内涵 计的不断创新。设计人员通过互联网络进 要准确定义信息资源网络化,首先必 行技术交流,甚至共同设计,从而大大开阔 须明确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网络这两个概 技术人员的视野,促进其产品设计的不断 念…。目前人们对信息资源这一概念基本上 创新,提高其所设计产品的竞争力。 可归纳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理 2.3生产运作模式更加充满活力 解认为: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 2.3.1柔性生产。柔性生产泛指采用 的总称。既包含信息本身,也包括与信息相 FMS(柔性制造系统)或CIMS(计算机集成制 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各种资源。 造系统)进行制造的模式。它融合微电子技 狭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人通过一系 术、信息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和最新的计算 列的认知和创造过程之后以符号形式储存 机控制技术,将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建立 在一定载体(包括人的大脑)上可供利用的 在高度集成和高度自动控制之下,大大增 全部信息。本文以狭义的概念作为信息资 强企业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提高企业多 源的定义。信息资源网络是指能提供网络 品种、小批量(或变批量)生产的自动化程 访问和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数字化虚拟网 度,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和员工劳动生产率, 络。信息资源网络随信息内容的不同而不 改善产品质量,满足当今日趋主体化、个性 同,种类繁多。信息资源网络化即运用网络 化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趋势。 技术和网络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将各类信 2.3.2智能制造(IMS)。智能制造是在 息资源转化为计算机可接受的数字形式并 制造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以一种高度柔性 有计划、有组织地上网,通过网络巨大的辐 和高度集成的方式,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类 射力和扩张性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共享 专家的智能活动,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 信息资源。 决策。旨在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 分脑力劳动。智能制造具有决策自动化的 2信息资源网络化对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影 优势,它能很好地与未来制造生产的知识 响 密集型特征相吻合。 在当代,信息化、网络化成为当代先进 2.3.3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精 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信息资源网络化也已 益生产的最终目标是要以质量最优和成本 成为集信息(或知识)生产、处理、传播、开发 最低的产品,对市场需求作出最迅速的反 与利用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基础设施, 广 应,其基本原则是消灭一切浪费。精益生产 泛而深入地扩散、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的重要支柱是准时制作业(JIT)、成组技术 和环节,并对科技与社会变革产生了重要 (GT)、弹性作业人数和尊重人性。 的推动作用【4_ 。主要包括: 2.3.4敏捷制造(AM)。敏捷制造(Agile 2.1创造了新的生产力.并促进了信息产 Manufacturing)是美国在其“21世纪制造企 业的崛起和产业结构的演进 业战略”中提出的。敏捷制造是一种运行结 首先,信息资源网络化使技术从主要 构。从根本上说,敏捷制造是建立在信息资 以廉价的能源投入为基础的技术,转移到 源网络化基础之上的一种生产制造方式。 主要以廉价的信息投入为基础的技术,使 2.4催生了新的经济范式和新的经济组织 生产工具产生了革命性的飞跃。其次,信息 形式 资源网络化普遍提升了劳动者的信息意识 从宏观上看,正是以信息资源网络化 和信息能力,对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激发 为物质基础,形成了以信息化、全球化、网 238 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型、扁平化、学习型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促进了企业组织转型、业务流程重组和外 部关系重整,赋予了现代企业崭新的内涵 和形式。 2.4.1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正由“金字塔 型”转向“网络型”。这种结构将能更加有效 地实现知识的交流和才能的发挥。网络结 构里的劳动不再是可分的,而是由知识员 工共同承担。他们既可被看作是独立的贡 献者,又可被看成是团体的一员。网络结构 中的决策将尽可能由低层做出,依靠丰富 的信息和技术手段足以使智慧型员工完全 不必再等上层管理人员的指示就可做出自 己的判断。 2.4.2企业外部合作结构向新型的。战 略联盟”演变。信息资源网络化不仅使企业 内部结构发生上述变化,也对企业间的合 作竞争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总之,信息资源网络化不仅有力地推 动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科技的发展,还为 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研究 空间和应用前景。信息资源网络化大大降 低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成本,大大增加了人 们获取知识的机会,由此产生的结果是:知 识商品化的能力大大提高了,知识应用于 制造业、服务业的速度大大加快了,正是这 一切使全球经济的增长方式产生了一个根 本变革。同时信息资源网络化使得知识的 生产、存储、获取和使用方式发生了一次质 的革命,为大规模生产、存储、选择和共享 知识奠定了基础,使人类知识活动达到高 速度、大范围和高效率。因此信息资源网络 化也使当代科技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历史性 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胡泳,范海燕译.【美】尼葛罗庞帝.数字 化生存【M】.海13:海南出版社,1997. [2】夏铸九译_【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 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1. 【3】魏钢,代金平.论哲学网络观【J】.科学技 术与辩证法,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