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业信息化背景下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意榕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农业信息化背景下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何沛

来源:《乡村科技》2017年第19期

[摘 要] 农业是立国之本,也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农产品市场信息化程度直接影响到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农产品市场是一个连接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市场完成了农产品交换,同时也就完成了物流与信息流快速有效的传递。农产品市场是有效洞察农产品供求变化的显示器,通过特有的信息反馈,将农产品的供求信息传达给农业生产者。只有实现农产品市场信息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才能有效发挥市场的各种功能。基于此,本文分析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农产品市场信息化的构成要素及存在问题,提出农产品市场信息化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农产品;市场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F30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19-93-2 1 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信息化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学者提出的,后来这个说法被传到了西方社会,西方各国广泛使用信息化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农业信息化指的是把现代信息技术、高新科学广泛应用到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各个领域中。

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步伐较快,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广播技术和计算机开发技术等都已经应用到了农业的各个领域。这些发达国家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与建设方面各具特色,采用不同的发展方式,形成了多种途径的发展路径,为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发展积累了先进有效的经验。

1.1 美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信息技术最为发达的国家,其农业信息化同样一直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美国的农业信息化发展着重发挥基础建设的作用,大部分项目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完成的。主要完成的建设项目是美国国家农业数据库、地质资源数据库、海洋与大气数据库,并且免费对人民大众开放,依靠市场需求,形成了从国家到地区再到州的多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形成了系统化、标准化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同时,每一位农业领域的项目工作者都需要持证上岗,对于各个农业工作岗位的认证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考核标准。在美国,每天都会有信息人员统计农业领域、市场领域的相关数据,通过再分析形成标准数据和市场报告。这些及时更新的数据,既方便了相关部门的管理,又方便了广大用户群。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2 德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德国是一个信息通信技术十分发达的国家,在广播、电话、电视等通信技术在农村地区普及的基础上,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和进步。德国非常重视充实自身农业领域的各种信息人才,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化的宣传普及等,促进了信息化在农业领域的高效应用。

1.3 日本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日本政府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农业技术,大力发展信息网络的基础建设,在每个县至少会设置一个农业网络信息中心,这有助于加快农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分享。同时,还建设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数据信息库,如气象预报数据库、农业生产技术数据库、病虫害防治数据库等。这些不同种类的数据库,通过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进行串联,让他们组成一个全面的系统,通过整合的模式让数据活起来。

2 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产品市场信息化

当下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贸易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为消费者扩大了消费的选择空间。因此,实现农产品消费方式的信息化,是一个有效加速我国农产品生产和经营面向全球的措施。农产品市场信息化恰好就起到了这个作用。

农产品市场信息化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体指的是通过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将农产品在生产过程、品种选择、产品来源、生产资料的选用、物流状况和需求信息等数据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共享,使传统农业市场采用信息模式,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农产品市场的信息资源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农产品信息、农产品供需信息、农产品物流信息、区域差异信息和生产周期信息等。 2.2 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①信息资源获取难,信息服务的提供者较少。信息资源的缺乏,导致电信行业垄断,企业掌握定价权,网络价格较高,使得农民对于网络信息产品望而却步。②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村地区用户增长与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农村通讯方式相对滞后,信息化服务体系落后。③农产品生产者整体素质水平较低。农村地区人员素质偏低,信息化问题认识程度不够,对于市场利用能力较差。对于信息产品使用能力也存在不足,难以自己收集、整理、使用农产品的相关信息资源。④政府信息工程仅浮于表面,很多信息化项目没有按要求完成,建成的项目大多数无人管理,使用者更是少之又少。 3 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发展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1 完善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建立农产品信息数据库

农产品市场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网络设施,完善的农业领域的各项数据信息,有效的数据系统维护等。农产品市场信息化需要建立的数据库主要包括,生产技术数据库、气候环境数据库、资源数据库等。基础建设、信息数据的收集和信息平台的建设与维护,在当下只能依靠政府的能力来驱动,这些工程不是某一个企业或集体能够完成的。解决通讯滞后的问题,需要在保证传统的广播、电视等信息渠道畅通的情况下,增加智能手机、计算机等新生手段的引入,实现农民接收信息的方式多元化。具体宣传方式如下:①基层组织对当地农民进行定期培训,宣传新通讯方式;②扶持试点工程;③通过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带动,在农村普及新通讯方式。实现信息化服务的多元化、社会化、标准化,是推动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发展必要条件。

3.2 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综合素质水平

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生产者综合素质较低,对农业信息化的认知程度不足等。教育理所应当成为了这项技术普及的支撑点,加强对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教育,注入新的思想,提高对信息化的认知程度必不可少。具体方式如下:①基层组织宣传,普及信息化思想;②给予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入信息化普及项目,加快信息化进程与创新;③政府办学,各农村地区推荐代表进行学习,返回后使用新技术,起到示范作用;④各高校对点帮扶等。让教育做好农产品市场信息化推进的润滑剂,让信息化朝着多元化方向不断发展。 3.3 充分利用广大的农业信息化用户群体

农产品市场信息化的普及,同样需要依靠大量的用户群体。信息化发展过程就是这项技术社会化的过程,使其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并且积极响应国家的“一带一路”“互联网+”战略。在推进农产品市场信息化技术的社会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政府应当出台数据信息化建设标准,使得全社会的信息化基础建设达到同一水平;做到市场信息的公开、透明;以数据为核心,不断创新,持续引导社会大众更好地运用信息化成果。 3.4 制定统一有效的农业信息化运行标准

制定一套统一有效的农业信息化运行标准,减少各部门、组织单打独斗的现象,减少资源的浪费。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要想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首先需要政府提高对农产品市场信息化的重视程度。通过一系列政策来有效调动社会各界的资源,使其能够投入到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发挥我国自身的信息技术特点,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信息化发展标准。具体标准可分为操作标准、入职标准、运行标准、建设标准。

操作标准,指的是农产品市场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操作流程标准化;入职标准,针对的是从事农产品市场信息化的工作人员,制定入职考核标准,做到持证上岗;运行标准,指的是农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品市场信息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各项数据的正常运行标准及要求;建设标准,指的是农产品数据的收集及录入,硬件设施建设等规范准则。城乡差距同样是制约农产品市场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城乡在收入、教育、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距较大,导致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生活、思想方式的不同,无法做到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信息化的建设与城市化进程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模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