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课程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来源:意榕旅游网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search 2017年第6期 教学·信息

主学习。

2.创设问题情境

在某种程度上,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可以理解成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所授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进行教学,从而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借助情境的引导,不断深入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学习,实现自主学习。比如,教师在讲解“克与千克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来举例说明,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来理解克与千克的实际用途,引导学生得出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借助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知克与千克的含义。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合,设置问题难度适中。

3.传授学习方法

根据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其自我约束能力较弱,自主学习的意识相对薄弱。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必不可少的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给学生。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学过的知识为出发点,挖掘新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与运用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架构,理清知识的脉络。比如,教师在讲解“认识图形”的知识时,要求学生掌握图形的分类,可以进行如下的引导: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哪些图形?它们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呢?围绕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提问,并去解答问题,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4.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数学无处不在,体会

学习数学的乐趣,并实现学以致用,调动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式学习。因此,教师要对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设置引起足够的重视,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学生在学习了元、角、分及小数知识后,可以模拟生活中商品买卖的场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元、角、分的概念,强化换算部分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学习了厘米与米等相关知识后,引导学生测量身边的物体长度,如文具盒、课本教室的长与宽。通过解决实际的问题,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的推广,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独立地进行思考、构建知识体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要求数学教师将更多精力关注于学生的思维转换、学习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田金婵.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J].才智,2013,16:95.

[2]邱岳.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1:219-220.

[3]王君平.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J].学周刊,2015,05:48.

[4]丁银霞.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实践——以“运算律”教学为例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2):106-109.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河北正中实验中学 河北 石家庄 050800)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目标重视物理学科的知识体系,通过具体的实践认识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在体验并运用科学研究教学方法参与教学的基础上,充分的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养成了良好的科学态度,从而提升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及创新能力,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了贯彻并落实新课改的具体要求,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推动高中物理教学实现创新与思考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本文将着重分析新课程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结合高中物理教学目标分析采取合理教学方法的现实意义,为保证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成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物理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89-02伴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提出,新课改要求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为广大高中生培养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逻辑性思维。高中物理教学中,老师们需要使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来参与教学,在短时期内提高他们的解题技巧,帮助他们通过正确的讲解来提升自己的物理成绩,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高中物理是学生们必修的课程之一,同样也是理科生们必考的重点科目,其占据的比值相对较高。创新并思考高中物理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也是推动高中物理教学效率提升的关键。新课程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们正确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能够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提升物理学科的成绩,从而增强自己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强化物理课堂教学成果。

一、先学后教,加深学生们的理解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面对不同的学生所讲解同样的内容,其方式是固定统一的,但是却做不到面面俱到。由于学生们之间的个体性差异,物理老师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且充分的认识到学生之间的个体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物理学科本身具有自身的特点,由于每一个学生具备着不同的物理知识基础,老师们还需要充分关注他们知识获取的来源和日常的生活经验,由此判断他们自身的心理倾向及认知规律,从而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之后拟定合理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们正确培养自己的学习意识和习惯,在不断提升自学能力基础上,做足课前预习、认真课中听讲及努力课后复习。

例如,在讲解《粒子的波动性》一节内容时,为了保证让学生们充分理解并掌握基础知识,可以提前让他们做好预习准备,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来了解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及粒子动量关系。在进行实际的课堂讲解时,老师可以利用电子衍射实验帮助学生们更加明确波粒二象性,从而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使他们具备严

谨的思维能力。

二、设计选用,注重以学生为主的课堂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对理科性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其本身的语言较为简洁,但是实际内容却比较抽象,因此在理解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不断地创新与思考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方法,老师应该积极改进教学思路,拟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策略来帮助高中生们进行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从而强化学生的亲身体验,在短时间内实现成绩的提升,对提升国家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具有积极作用。物理老师在设计选用物理教材的时候,应该对教材知识充分了解,然后在尊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明确教材的实际内涵,从而明确探究性活动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以此勾勒出清晰的规律,建立在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的活动线索上,把教材的实际内容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从而帮助学生们更加形象化的理解物理知识,给课堂教学提供充足的教材准备。另外,物理老师应该关注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转变,采用开放性思维推动互动式教学的开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讲解《氢原子光谱》一节内容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作用,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自己对白炽灯的观察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对发出的连续光线、发出的色光等更形象的理解连续光谱,其中明线光谱的亮线并不连续,可以让学生们加以对比,从而获取发射光谱的相关知识。

三、创设情境,强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生活和学习中,处于特定的环境就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因此好的环境能够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坏的环境则会对人产生不利影响。为了获取更优质的物理教学成果,老师应该为广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积极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们可以更加真切的体会到物理课堂的情境模拟效果,通过实践动手操作来明确抽象的物理概念。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增强学生们的成功

· ·89

朱家菡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教学·信息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search 2017年第6期

与喜悦,强化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并且能够积极的将物理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相连接。情境教学经过不断地实践证明,有助于推动教学成果的获取。在创设情境教学中,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老师,通过创造有价值的情境教学模式,为学生们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情境教学也离不开学生的参与,要求学生们也应该具备创造性思维,通过灵活的思维转变,实现情境化模拟的教学价值,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水平。

例如,讲解到《激光》这一节内容时,老师们完全可以利用教学道具来帮助学生们正确理解理论知识,让学生们明确激光的基本概念,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们展示多种多样的激光产品,然后运用情境模拟对这些激光产品加以利用,从而更加详细的了解激光知识。

四、结语

在物理教学中,新课程下教学方法的使用为广大高中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手段,创造了更多的实践机会,特别是参与物理实验和研究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习题中,实

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有效的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对高中物理教育做出了显著贡献。国家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升离不开新课程提出的具体要求,在帮助学生们牢固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促进他们的学习能力有效提升,为他们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申颖.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才智,2013,32:124.

[2]王淑萍.浅谈新课程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2,30:114-115.

[3]杜晟乾.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J].求知导刊,2015,21:28.

[4]皇甫海涛.基于新课程理念下分析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J].才智,2016,23:83.

[5]陈岳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分组实验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20:92-93+66.

浅谈高中化学师生互动创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 132000)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文化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高中化学作为整个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在实际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并没有达到目标期待值。为此,很多高中教师在传统单向授课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来创建高效课堂,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化学师生互动创建高效课堂的意义进行相关浅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 师生互动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90-01一、前言

高中化学是一门很重要的理科课程,它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一门在高考中学生要参考的科目,它对于学生在高考中能否取得最终的胜利,具有一定程度的决定意义。与此同时,学好高中化学也可以帮助学生在以后的理科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与学生对此都格外重视。为了创建高校课堂,提升高中生在化学课堂上的学习质量,很多高校教师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授课。

二、高中化学师生互动创建高校课堂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1.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高中时期,时间对于高中生是极其有限而珍贵的。学生们为了在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因此必须刻苦学习,每天沉浸在书海题海之中,学不完的知识,做不完的习题,这些造成了学生的大量学习负担。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将所不解的内容及时提出来,从而直接得到教师的有效指导,避免课下通过大量习题去摸索,最后仍无法体会其本质。这样,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在学习中和反应的特点时,如果在课堂上不能够对所学内容有更为详细的理解,而是通过课后在各种书本教材的化学方程式中去研究,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并且容易产生错误理解。

2.使教师的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

在传统的单向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大量的理论灌输去讲述知识内容,虽然授课的内容比较充实,但是很难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最后造成教师疲劳授课,学生却百思不得其解[1]。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了双向沟通,学生能将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反馈出来,从而教师才能意识到应该侧重哪些知识去讲解,应该运用何种方式去帮助学生加以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授甲烷、乙炔等气体的相关特点时,由于教师对知识足够熟悉,因此在教学中就会只能意识到重点,而意识不到难点,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就能在学生的反馈中明确了教学的侧重点。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克服阻碍的关键,高中化学的课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难点知识,如果学生对化学学科缺乏兴趣,就很难将难点重点突破。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化解化学课的枯燥的文字理论讲解,活跃课堂氛围,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能够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中更能意识到自我存在感,提高了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2],教师通过故事进行课· ·90

程引入,同时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学生就会对产生好奇心,提

高学习兴趣。

三、高中化学师生互动创建高校课堂所需注意的问题1.师生之间要进行有效互动

在实际的高中化学互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高中教师仅仅为了通过这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去达到学校对教师教学形式丰富方面的要求,或者是由于他们还没有真正掌握到师生互动教学方式的精髓,而只能在教学过程中流于形式。教师虽然在表面形式上给学生提问的机会,给学生创造反馈教学内容的机会,但实际上,问题中已经带有回绝的意味或者在回答问题时,索性运用一些套路性的语言,去敷衍学生。为此,教师应该明确师生互动方式的教学目标,能够认识到这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是为了比传统教学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3]。

2.师生之间要灵活采取多种授课方式

教师若想提高师生互动教学的灵活度,首先,要掌握足够丰富的知识背景,对所讲内容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能够熟练驾驭,这是教师可以灵活选择多种师生互动方式的前提;其次,教师要熟练掌握各种师生互动式教学的特点,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在教学上做到游刃有余。最后,教师要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灌入整个教学当中,在互动的过程中,随时发现学生对相关互动方式的态度反馈效果,做到灵活处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对促进高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使教师的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助于其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但是,在实际的互动教学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阻碍因素,限制了互动教学的积极作用的发挥。为此,师生之间要真正掌握到互动教学的精髓,进行有效互动,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刘亚玲. 如何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 第十一卷[C].:,2016:1.

[2]段栋苗. 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探索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潘高子. 构建高效课堂的中学化学特级教师教学机智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4.

罗永娟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