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敬老院财务管理分析与思考
[摘要] 为保证农村敬老院工作正常有序进行,需进一步加强农村敬老院财务管理工作。本文根据对丰润区敬老院的调查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农村;敬老院;财务管理
一、农村敬老院现状
全区共有敬老院11所,集中供养五保对象855人,分散供养五保对象284人,现有管理人员33人,服务人员119人,现有床位1 432张,已入住855张,入住率达60%。由于敬老院规模不等,符合条件的五保对象分布不均,使得部分敬老院已人满为患。
二、存在的问题
1.收支现金额度大。为便于管理,全区敬老院在建行单独建立了基本账户,但是由于大部分敬老院所在地距离开户银行较远,交通不方便,导致一次性支取现金额度及库存现金额度较大。敬老院的财务开支几乎全部用现金支付;另外因为从自由市场上个人手中购买的食品价格比商场便宜,但不能获取正式税票,导致出现使用白条的现象。
2.共性费用支出标准不统一。每个敬老院其性质、业务完全相同,但费用标准不同。如:院内老人伙食标准及零用钱、工作人员值班费、夜班费、锅炉工工资、炊事员工资、院民的劳务费、老人过生日、工作人员用餐等费用敬老院执行标准不统一,不便于统一管理。
3.缺乏经营成本核算意识。全区敬老院老人全部纳入城镇低保,生活费用为城镇低保标准。为提高老人生活水平,部分敬老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搞起了养殖、种植等经营活动,管理也井井有条,基本属于自产自用的状况,但因缺乏成本核算意识,对经营成果未予以记录,只记生产经营投入,不记生产经营收益。
4.财务工作有待规范,财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部分财务人员素质较低,对财务收支业务不能严格把关,失去对支出票据的稽核和督导作用,导致会计核算不准确,会计科目使用不当、原始凭证不规范、财务手续不健全。
5.工作人员社会保障缴费不统一。每个敬老院为工作人员缴纳保险费用不同。有的敬老院一直未缴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有的敬老院由单位负担了个人应负担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部分;而且缴费所属时间也不同,有一次性缴一年的,有一次性缴半年的,还有一次性缴一个季度的,等等。
6.资产管理不明晰。敬老院有原址改建的,有迁址新建的,资产划分不清,致使形成的固定资产管理职责不明确。
三、财务管理采取的措施及成效
为了规范敬老院财务管理行为,确保农村敬老院工作正常运转,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制定了《丰润区农村敬老院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1.明确财务管理的主要责任。建立敬老院财务制度,明确责任。 敬老院财务原则上实行院长负责制,财务管理作为区级二级预算单位,业务主管部门为区民政局。财会人员依法履行责任,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要求从事财务工作。
2.实行预算管理。要求编制和执行预算,农村敬老院应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科学编制预算,不得编制赤字预算。财政部门对敬老院预算安排实行本级预算安排与专项补助相结合的管理办法。按敬老院实际供养人数拨付供养资金,并及时按预算拨付管理经费。
3.确定敬老院收入内容。具体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拨入专款、其他收入(即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敬老院的各项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4.确定敬老院支出内容。具体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专款支出、其他支出(即上述规定范围之外的其他各项支出)。
对敬老院生产经营活动收支进行核算,分类别记录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做到收入与支出相配比。
5.确定资产及负债管理要求。敬老院应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应当对往来款项及时清理、结账,对资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核查,保证账实相符。
敬老院应做好固定资产登记,划清产权界限。年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不得随意对固定资产进行报废和转让,必须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
处置。对所得变价收入必须上缴财政。
敬老院资产由敬老院管理和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随意处置。
6.制定资金拨付及管理规定。敬老院按事业单位单独设置账簿,统一在建行开设独立银行账户,区财政局按照区民政局提供的各敬老院用款计划,审核后按月拨付。
敬老院要按规定向区财政局、民政局报送资产负债表、收支明细表、基本数字表及年度决算。
敬老院的各项资金必须做到按照规定用途使用。任何单位不得截留、挪用和平均分配使用五保资金。否则按违反财经纪律处理。
7.统一使用原始凭证,统一缴费标准,统一支出标准。由民政局负责设计统一的《食堂购(领)物凭证》,农村敬老院食堂日常采买统一填该凭证,改变过去食堂采买中白条支付等不规范行为;所有敬老院费用标准由民政局进行协调,使各项费用统一标准。
8.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管理水平。每个敬老院都要配备一名会计和一名出纳,由民政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培训学习,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使敬老院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9.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统一补助标准。
(1)全额兑现五保供养对象生活补助资金,保证其基本生活。
(2)保证住房,改扩建敬老院居住环境。
(3)保证基本医疗,五保对象基本医疗费用实行全免。
(4)实行动态管理,确保符合条件的五保对象做到应保尽保。
(5)切实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经费和管理人员工资及各项福利待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