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部编版教材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杞人忧天》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教材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杞人忧天》优质教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年级/册

×××填写时间×××

学科课题名称

语文七年级(上)教材版本

《杞人忧天》

人教部编版

难点名称理解《杞人忧天》的含义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

难点分析

难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

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

故事导入

导入

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以为自己和所有人无处依托,成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那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通过人物对话及简洁的语言体悟作者超然物外的道家思想及成语的含义。

学生对于事物的正确认识和对作者的思想及其成就不能很好的了解,从而不能更深层的理解成语含义。

1.通过情境诵读和对故事的理解,感悟成语的意思。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理解成语含义,体悟作者的道家思想。

教学过程

一、走进文本

读一读

1.指名学生朗读,据课下注释和工具书了解故事。

2.分角色再读并分析人物对话(读出自己体会)这个人是怎么劝的?结局怎么样。

说一说

在人类还没有完全认识自然界之前,一个人提出任何疑问,其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精神本身无所谓错误。可是杞人成天为这个问题烦恼忧愁,而影响到自己的现实身心生活就不对了。

3.杞人忧天原意是要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这是道家的人生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哲学的反映。二、探讨作者思想

在文中作者想以这个故事表达什么意思呢?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道家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寓言家和文学家。

他的学说主张贵虚。成名于《列子》一书,有章以其名为章名,主旨在于宣扬不可炫智于外而应养神于心,达到“天而不入”顺从自然,达到无用之用的境界。但也间接反映了列子道家学问的精深和列子超然物外的道家风范。杞人忧天原意是要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这是道家的人生哲学的反映。

悟一悟

4.杞人忧天的意思是什么?

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5.杞人忧天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这则寓言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决不做“现代的杞人”,而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6.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但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三、成语辨析

【近义词】庸人自扰、杞人之忧、伯虑愁眠【反义词】无忧无虑、若无其事

用杞人忧天说一句话。四、练一练: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1、读成语,并完成填空。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含辛茹苦

任劳任怨

艰苦卓绝

百折不挠肝胆相照风雨无阻

。出自神话故事的是、。这些成

上面的成语中,出自寓言故事2、我还知道

语也是出自寓言故事,

五、写一写:

出自神话故事。

一学期已到尾声请写一写你的得与失和下学期的目标。未来有很多会发生和不会发生的事情,我们成天只是担忧有什

小结

么用?关键是珍爱生命,多学知识,了解自然,做好防范。

迎着光探索未知实践生命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