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CAM350操作说明

CAM350操作说明

来源:意榕旅游网
CAM350軟件操作說明 以上是CAM350軟件一些常用操作指令的說明﹕ 一﹕File

1. new: 新建(快捷鍵 Ctrl+N) 2. open: 打開(快捷鍵 Ctrl+O) 3. save: 保存(快捷鍵 Ctrl+S) 4. save as : 另存為 5. Import: 導入文件

Autoimport: 自動導入文件

1. 系統自動為選這的文件做Dcode表匹配,若有匹配不正確或無法匹配的則可做調整,選這其他Dcode編譯器或重新編輯編譯器並做檢查。

2. Gerber Data:導入Gerber文件

3. 用以載入Gerber格式數據,常用格式有RS-274、RS-274X,若RS-274為格式數據,則在載入時必須連同它數據的“Aperture”及格式的具體形式一起輸入;若為RS-274X格式數據,則不用考慮這些影響。

4. 我們用RS-274X,直接載入Gerber文件就可以了。 5. DXF: 一種文件格式

Autocad 與Cam350之間的轉換唯一可靠的媒體是:DXF File, 所以我們要將客戶給的CAD檔案先轉換為DXF File(autocad r12&r13格式),Cam350再導進DXF File即可。 6.Export 導出文件

Gerber Date以Gerber數據格式輸出。

1.單擊File/Export/Gerber Date,出現“Export Gerber﹕Layers”對話框。

2.單擊“Data Format”來選擇數據格式,在此我們選擇RS-274X。 3.單擊“Export Path”來確定輸出路徑。 4.在Exp選這所要導出的層

5.鍵入檔案名,選擇輸出是否以正負片(Neg)或鏡像(Mir)的形式輸

出,單擊“OK”。 Composites 輸出復合層

具體操作同File/Export/Gerber Date。

DXF 輸出DXF文件。此時輸出的DXF文件可以在Autocad中直接打開

7.Print: 文件列印 8.Setup: 系統設置 Preferences: 參數選擇

可設置優先緩存區,如:undo 恢復鍵功能,自動備份的功能,一般我們要設置自動保存。 9:Exit 退出

二:Edit 編輯

1:Undo 撤消

撤消上一步的操作(快捷鍵“U”)。 注意﹕並非所有的操作都可以“Undo”。 2:Redo 恢復

撤消上一步的Undo操作(快捷鍵“Ctrl+U)”。 3:Move 移動

將選定的一個對象或一群對象移至新的位置或新的層。

1. 單擊Edit / Move,選擇一個對象(或“W”按鍵來選擇一群對象),按右鍵來確認,再單擊左鍵將對象移到理想位置後,單擊左鍵來放下對象,再用右鍵來確認操作結束。

2. 若想移至其他層中,在移動被選定對象時單擊工具欄中“To Layer”的,選定層數即可。

選擇MOVE 命令後,再按A 是全選,按I 是反選,按W 是框選(按W 就是要用滑鼠把整個元素都框上才能選中),按C 的效果很特別(按C 只要選中該元素的一小部分就能選上,)什麽都不按的話就是單元素選擇

注意﹕在此操作中選擇工具欄中的“Flash”或“Draw”則可以只移勸點或線。在移動一組對象時,只有當對象全部都在選定區域中時,才能被移動,若該對象有一部分在區域外,則不被移動。 4:Copy 復制

將選定的一個對象或一群對象復制至新的位置或新的層。 操作見Edit / Move。 5:Delete 刪除

刪除某個對象或一群對象。

單擊Edit / Delete(若想刪除一組對象,按“W”),選定被刪除對象(或區域),按右鍵出現“Delete”警告框,單擊“確定”即可。

注意﹕在刪除操作中,可以選擇工作欄中的“Flash”或“Draw”以達到只刪除點或線的目的。在刪除一組對象時,只有當某個對象的全部都在選定的區域中時,才被刪除。 6:Rotate 旋轉

將某個對象或一組對象圍繞著一固定點旋轉0~360°(逆時針方向) 。

1.單擊Edit / Rotate,選定要旋轉度數和對象,將鼠標移至你旋轉的中心點,單擊左鍵旋圍對象。 2.單擊右鍵結束工作。 7:Mirror 鏡像

將某個對象或一組對象作相對水平或垂直方向的鏡像。 1:單擊Edit / Mirror,選定某一對象或一組對象。

2:在Tool Bar中選定鏡像是垂直方向還是水平方向的;是否點線都作鏡像還是只有點或線作鏡像。

3:單擊某一位置作鏡像與原像的中心點,再單擊左鍵放下鏡像,單擊右鍵結束工作。 8: Trim Using 修剪

這個操作只對當前的線元素有作用,常用於調整一些線段。注意:圓弧是不能被修剪的。

Line:通過一條線作為修剪線的部分。

Circle/arc: 通過圓或弧來作為修剪邊界的部分。 9: Remove移去某一層及層中數據。

單擊“Edit / Layer / Remove”,出現對話框,在“Remove”一欄中選定要移去的層。單擊“OK”。 10:Change 改變

1. Dcode將某一個或某一區域的某一代碼改變為另一代碼。 1.單擊Edit / Change / Dcode,選定某一個或某一區域的代碼; 2.單擊右鍵出現“Change Dcode”對話框,選定新的代碼,單擊“OK”,以替代舊代碼。

2. Explode 打散命令。如字元可打散爲線,客戶自定義Dcode可打散成線。 All: 打散所有

Custom: 打散自定義D碼 Vector Polyon: 打散向量多邊形 Text: 打散文字

Text Style and Contents

文字風格和內容

11. Join Segments 合併多段同一DCODE的線條. 12.Break at vtx 在頂點處打斷線條 13.Move vtx/seg 移動頂點的那一段線條。 14.Delete segment 刪除一段線段。 15.Layers: 層操作

在CAM350中,每載入一層都可以以不同的顏色分別開,CAM350提供了強大的層處理功能,如層對齊,增加層,層排序,層刪除,層縮放等。

Add layers: 增加層,在左邊工具條有快捷按鈕。 Remove: 刪除層,按Compress 可自動識別無用層。

Reorder: 重新排列層,可通過鼠標來調整,然後點Renumber重

新排列層號

Allign: 定位,用於層於層之間的對齊。 Scale: 比例,用於設置層的縮放比例。

三:Add 增加

1. Flash 用於在某一層上加上一具體代碼的點。 1. 單擊Add / Flash,在工具欄中選擇一個Dcode;

2. 選定某一位置單擊左鍵放下Flash,再單擊右鍵結束此操作。 2.Line 增加線

1. 單擊Add / Line,選定Dcode,單擊左鍵起始點和終點; 2. 單擊右鍵結束操作。 3. Polygon 增加多邊行

用以添加一個多邊形。多邊形填充又具有三種形式﹕只有邊框線、整色填充和線條填充。注意用於填充的邊框必須為封閉。 1. 單擊Add / Polygon ,出現如下對話框:

選應相應的項,進行填充。

在 Fill to Bboder 可設置填充與邊框線的距離。 4 .Text 在圖中加入文字。

Style按鈕是用來設置文本的字體,大小,對齊方式,字間距的,

在D碼列表中選這合適的D碼,在層列表中選文本所在的層,字元設置也可在Text style 中進行。 5 .Rectangle 加入矩形。

1.單擊Add / Rectangle選定Dcode。 2.再選定起始點和對角點,單擊左鍵。 6 .Circle 在圖形中添加圓環。

Add / Circle / Center-Radius 中點-半徑

單擊Add / Circle / Center-Radius,選定Dcode,確定圖心,在圖心處單擊左鍵,採用相對坐標法,輸入X軸或Y軸的相對距離為半徑,回車即可。

Add / Circle / 3-point 3點

單擊Add / Circle / 3-point選定Dcode,依次在三個不同的位置選定三個點,即可畫得圓環。 7 . Arc 增加弧。

Add / Arc / Center-Angle 中點-起點

單擊Add / Arc / Center-Angle,選定Dcode,確定圓弧中心,確定起始角度和終止角度即可。 Add / Arc / 3-point 3點

單擊Add / Arc / 3-point,選定Dcode,確定三個不同位置的點就可得一條弧。

Add / Arc / 2-point 2點

單擊Add / Arc / 2-point,選定Dcode,確定起始點位置,變動終點以獲得理想的弧線。 四.View

1.Windows 選擇一塊矩形窗口作為工作區間。

單擊View / Windows或用快捷鍵“W”,選定一個角點,移動鼠標決定矩形區域的另一角點即可。

W鍵可於許多操作指令配合使用,可做視窗內和視窗外的選這(快捷鍵I),也可做選這某元素部分或全部的切換(快捷鍵C) 2. All 將整個圖形作為CAM350的工作區間。 單擊“View / All”或用快捷鍵“Home”。 3. Redraw 刷新

當我們編輯圖形時,可能出現一定的不存在的東西的痕跡在圖上,用Redraw來解決這個問題。

單擊View / Redraw或用快捷鍵“R”。 4. In(out)

以鼠標所在點為中心,成比例地縮小(或放大)圖形。 單擊View / In(out),或用快捷鍵“+”(“-”)。 5.Composite : 顯示復合層。 6.Back side: 反面 7.Rotate: 旋轉

8.Tool bar: 顯示工具條 9.Status bar: 顯示狀態欄 10.Layer bar: 顯示圖層條 五.Info

1.Query 獲得圖中的資訊。

All 顯示當前元素的所有資訊( 快捷鍵Q ) Dcode 獲得圖中Dcode的資訊。 2.Find / Dcode

尋找圖中有閉封象的資料。 3.Measure 測量距離。

Measure / Point-Point 測量兩點間的距離。

Measure / Object-Object 測量兩個封象之間的最短距離。

六.Utilities

1.Draws Flash用於將線轉換成Flash。 Interactive: 交叉

1.單擊 Utilities / Draws Flash / interactive ,出現“Draw → Flash”對話框;

2.在對話框中選定tolerance的尺寸,在 Dcode filt中填入要改變成Flash的Dcode,如果所框選的都需要轉換成Flash, 就不需要填寫,單擊OK,選定要轉換的區域,選折要轉化的形狀,Dcode ,單擊OK,可以自勸轉換。 2. Netlist Extract 生成網絡

3.over/under size

另外再生成一層,並統一放大/縮小各元素的尺寸。會重新産生新

D 碼,並不會改動圖形的尺寸比例。

單擊Utilities/over/under size,出現Create Utilities/over/under size

對話框,在 Template Layer 中選擇要轉化的層,在target Layer中選擇要生成的新層,選擇 Enlarge by(放大)或者reduce by(縮小),並且填入要放大或者縮小的尺寸,單擊 OK 就可以了。 4.Teardrop 淚滴型焊盤,我們增加在跳線上。從 PAD引出的那條

線還需夠長,而且是從PAD中心引出的才能加的上去。

5.Convert Composite : 轉換復合層,可以將復合層轉換成一個單層。

七 . Analysis

1.DRC:設計規范檢查

檢查點與點、點與線、線與線間距是否小於限定值。 1. 單擊Utilities / DRC,出現“DRC”對話框,分別選定“Track-Track”,“Track-Pad”等,再選定需要檢的層; 2. 單擊“Run”進行檢查。 2.Net Check:網絡測試

在進行Netlist Extract之後,用Net Check對線路作尋電檢查。

八. Table..

1.Aperture:Dcode表。包括多種類型,含custom(自定義)型。 Next Undefined: 跳轉到下一個尚未定義的D碼。 Remove Unused:移走沒有用到的D碼。 Compress: 將已定義的D碼排在一起。 Go To Custom: 跳轉到輸入的D碼。 新建一個D碼:

在左邊選這一個空的D碼號,然後在右邊的Shape中選這一個D碼的形狀,最後輸入其數字即可建立起一個新的D碼供使用了。 改變D碼:

進入Aperture Definition , 選這新的D碼形狀替代當前正在使用的D碼形狀就形了。 顯示和編輯圖中的Dcode。 Custom : 自定義D碼 2.Layers:層屬性。

對層進行命名、定義類型、改變點線顏色及顯示的狀態等。定義每層的屬性為自動生成網絡做前提條件。 1.單擊Table / Layers,出現“Layers Table”對話框; 2.對層進行編輯; 3.單擊OK。

3.Composites 定義復合層

單擊Tables/Composites,出現Composite 對話框。點擊 Add 增

加 Composites, 再添加Dark(正片)層、clear(負片)層。注意要在BKG中選擇Clear 。

九.Mcaro

Assign/Funtion keys 可以設置一些快捷鍵。

十.Setting

1. Unit 設置單位和精確度(小數位數)

進行單位英制(inch) / 公制(mm)的轉換。並設置精確度(小數位數) 單擊Setting / Unit,出現“Unit”對話框,選定inch/mm即可。我們一般用 Metric(mm),在 Resolution 中我們一般選用1 /10000. 2. Setting /text 設置文本的字高

單擊Setting / text,出現“text style”對話框,在“total height”後的文本框輸入字高即可。(一般為3.0)

這裡對操作介面進行具體介紹:

左上角的“數位:就是柵格的間距,可自己設置比例(按V就顯

示柵格, 是遊標隨刪格移動)。

“L 數位”:設置角度,有0,45和90可以選擇(快捷鍵 O)。 “Filter”:篩選元素。

Ddoces:篩選D 碼。填上你所要D碼的號數,兩個以上用逗號隔

開。

#,#,…… 包含 #:#,…… 範圍 -#,-#:#,…… 不包含 Polygon Filter:多邊形過濾。

“SelectAll”:跟按A 的全完一樣,也就是全選啦。 Text Filter:文字過濾。

\"Prev\":功能跟按W 的效果差不多,也是框選,但它有一個特性,

就是可以記住上一次曾經選過的東東,請活用這功能!

右下角那“數位:數位”就是X,Y 的坐標系數(可更改),這是一個能令操作精度變得更高的命令,請多加運用。雙擊後出現一個小介面框,旁邊的Abs”是絕對座標,“Rel”是相對座標。

“Abs”是指以origin爲基準,“Rel”則是以你在主畫面中最後一次滑鼠左鍵操作爲基準。

坐標系數的右邊顯示的是單位MM或MILS,更改單位在“Settings”功能表裏。

再將CAM350用戶介面做一下介紹

1.Main Menu Bar: 主菜單欄,直接單擊鼠標左鍵即可打開菜單,也可以通過ALT於菜單首字母的組合打開菜單。

2. Tool Bar:工具條,這個動態的工具條包含好幾項功能。柵格選擇框是固定的,而其他的如Active Dcode,Active Layer可以根據具體的命令而改變。

Grid Selection: 這是一格組合框,即可以從下列表中選擇柵格大小,也可以直接輸入柵格尺寸。輸入的X,Y坐標值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小數,而且可以是不同的值。如果輸入了X坐標然後回車,那麼Y坐標就默認為於X坐標相同。

3.Active Dcode:這是一個當前定義的Dcode(Aperture)的下拉清單:在列表中被選中的選項將設置為當前啟動的D碼。於熱鍵“D”具有相同的功能。

4.Active Layer: 這個下拉清單包含扳子的所有層,單擊任何一層將啟動該層,並使該層為當前層。於熱鍵“L”具有相同功能。 5.Layer Control Bar: 這個垂直的工具條位元於視窗的左側,用來控制所有層的資訊。控制條的上方為Redraw, Add Layer, All On, All Off 按鈕。

其中Redrew是刷新顯示,於熱鍵“R”有相同的功能。Add layer 可以在現有的層後面再加一層,同樣也可以利用菜單中

Edit—Layers—Add Layers 命令來實現增加層的操作。 All On按鈕將所有層都再主工作區域內顯示出來。All Off將除當前層之外的多有層都關閉。

鼠標左鍵點擊任意層的數字就可以將該層設置為當前被激活的層,並且會在該層的數字上顯示一個藍色的小框。如果右鍵點擊任意層的數字,那麼這一層將成為最前面的一層。並且在這層的數字上會有一個透明的小框顯示。

在代表的數字右側是層的顏色,這個顏色分兩個部分:左邊是draw 顏色,右邊是flash的顏色。右擊就可以改變draw/flash的顏色,這時就會打開調色板:可以在調色板上選這Show/Hide來顯示或隱藏Draw 和Flash,還可以點擊Load來導入另一個調色板。

Status Bar:狀態欄,在屏幕的最下方。提供了有關當前命令,光標所在位置的坐標,單位等信息。

顯示當前光標位置或設置光標位置模式:顯示光標所在位置的坐標,並且可以精確到小數點後四位。也可以用來直接輸入新的坐標,這其實相當於用鼠標左鍵在工作區內點擊所顯示的坐標。要想輸入坐標時,只需雙擊就會出現一個對話框。此時,對話框中顯示的位鼠標左鍵上次點擊的坐標值。可以輸入新的坐標,利用回車鍵切換X,Y坐標的輸入。另外,對話框中還有三種模式可供選這:Absolute/Relative/AutoPan 。

Absolute是絕對坐標模式,這種模式下顯示的時實際的坐標值。 Relative模式是相對坐標的模式,這種模式下顯示的是當前坐標相對於前一坐標的變化值。此時,屏幕上會出現一個小的圈記錄光標前一次所在的位置。在輸入坐標時,如果以@符號開頭,系統將默認選這進入Relative模式。

如果選這AutoPan 的話,系統自動顯示輸入點,包括不在當前顯

示范圍內的點。

1. 右邊是單位顯示,這個單位於Setting—Unit中設置是一樣的。

CAM的一些基本操作: 光標移動:

光標的位置大多數情況下是鼠標控制的,用樣鍵盤上的上下左右箭頭也可以控制屏幕上光標安裝一個象素或格點來移動。水平移動由左右箭頭箭控制,而垂直方向的移動則由上下箭頭箭控制。

循環選這:

在任意一個功能選這模式下如Move或Copy,可以重復選這編輯對象,這樣在執行具體命令前可以選這多個對象。然後所有被選這中的對象將作為一個整體來一個框內,然後一起進行編輯。

幾種選這方式:

在使用一個編輯命令時,如Move, 可以選這單個對象,也可以選這多個對象,上面介紹過,選這完畢後所以偶被選中的對象被顯示為高亮,光標則變成一個包含所有被選中對象的框,如果想去掉框中的任意對象只要按住Ctrl的同時再點擊該對象即可,確定好要移動的對象後就可以移動光標到理想的位置。

取消命令:

在一個命令的執行過程中可以通過單擊鼠標右鍵或按下熱鍵“Esc”終止命令。

CAM350支持的D碼形狀: Round: 圓形 Square: 正方形

Rectangle: 矩形 Target: 靶形 Thermal: 花孔 Custom: 自定義D碼 Donut: 環形

Octagon: 八邊形(不能旋轉) Oblong: 長橢圓形 Triangle: 三角形 Hexagon: 六角形 Ellipse: 橢圓形 Diamond: 菱形

CAM 的一些快捷鍵 A 打開Dcode表

C 以光標為中心放大臨近范圍 D 設置當前激活的D碼

F 切換顯示線的填充模式(實填充/外形線/中心線) G 圖形開關

H 同類型D碼的元素高亮度顯示 K 關閉層(當前層除外) L 指定當前層

N 切換當前層的正片/負片顯示 O 改變走線模式(0/45/90度) P 顯示上一次縮放大小 Q 查看屬性 R 刷新

S 隨刪格移動開關 T 透視顯示開關 U 撤消

V 刪格顯示開關 W 窗口式放大

X 光標模式切換(短“十”字形.長“十”字形. X 形) Y 打開層設置對話框

Z 目標選取開關(以光標為中心) Ctrl U 恢復 + 放大 - 縮小 Home 全局顯示 , 執行上一命令

Esc 結束當前命令(等於鼠標右鍵) 空格鍵 等於鼠標左鍵

INS 按光標在面版中的位置顯示圖形 Page UP 放大目標選取框(以光標為中心) Page DOWN 縮小目標選取框(以光標為中心) Ctrl N 新建 Ctrl O 打開 Ctrl S 保存 編輯功能命令下的功能熱鍵 A 全選

C 框選模式(交叉/不交叉)

I 窗口選這模式(窗內被選/窗外被選) W 進入主窗口選這模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