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自然灾害测试题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11年高三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测试 2011年9月

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2007~2009年连续3年夏天,希腊发生大范围森林火灾,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下图为“希腊部分地区略图”,回答1~2题。

1.希腊这三年夏天发生森林火灾的自然原因是

A.受盛行西风的控制 B.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C.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D.老化电力设备的高负荷运转

2.作为一个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希腊地处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3.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

①地震—台风—雷暴 ②地震—山崩—泥石流

③暴雨—山洪暴发—海啸 ④寒潮—沙尘暴—大气能见度降低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读下图及文字资料,回答4~5题。

材料一:山东半岛的烟台、威海地区每年冬季都有大雪降临。特别是2005年12月份以来,我国遭到持续冷空气的袭击。在威海和烟台,短短20多天下了三场强降雪,出现了50年来罕见的雪情。

材料二:近年来,山东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4.下列关于烟台、威海两地,每年冬季都有大雪降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来自太平洋东南暖湿气流的影响 B.纬度较高,常年受中纬西风的影响

C.与日本本州岛西部冬季多暴雪成因相同 D.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气温异常偏低

5.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大

6. 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河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 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④⑥

下图为某气象台发布的墨西哥湾及邻近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7~8题。

7.此时降雨集中分布在飓风东北部的主要原因是

A.气流上升速度快 B.形成锋面雨

C.凝结核多 D.气温较低

8. 预计飓风中心经过70小时到达A市。到达A市时,所在地的区时为

A. 8日13时 B. 8日23时

C. 9日13时 D. 9日23时

2008年“冬至”,一股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的大风降温十分剧烈。北方地区普遍出现5级大风,南方出现4级大风,江河湖面的风更大,降温最大幅度迭18℃.在华北中北部、山东半岛、辽宁南部,出现小到中雪,局地出现大到暴雪,而江淮、江汉,西南等地,出现小到中雨。在本次寒潮之前南方地区长时间出现雾霾天气.回答下面9-10题。

9.造成我国南北方风力和降水形式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摩擦力和水汽 B.地转偏向力和温度

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凝结核 D.摩擦力和温度

10.本次寒潮对我国南方雾霾天气的影响是

A.多天阴霾,一扫而光 B.温度降低,雾气加重

C、雾气上升,形成降水 D.雾滴凝结,形成雾凇

下图为“中国部分灾害分布图”,回答11—12题。

注:图例中数字代表的灾害类型

1.冻融、冰川为主 2.滑坡、泥石流为主 3沙漠化为主 4.黄土湿陷、水土流失为主 5.岩溶、塌陷为主

11.关于图中灾害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灾害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地区

B.灾害2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地区

C.灾害3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

D.灾害4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12.关于图中灾害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因素是形成灾害1的主要原因 B.气候因素是形成灾害3的主要原因

C.地形因素是形成灾害5的主要原因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灾害4加剧的主要原因

读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 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C.乙地的海拔高度高于丙地 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14 .目前,世界上共有四大沙尘暴多发区,它们分别是:北美、澳洲、亚州中部以及中东地区,以下关于四大沙尘暴多发区的共性原因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度灌溉 B.气候干旱 C.人口增长过快 D.土地利用不当

下图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的分布特点是

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 B.由南向北深度增大

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 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

16.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露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

A.西南 B.西北 C.东北 D.东南

左图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右图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7~18题。

17.发生图4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

A. 突发地震 B.坡度较大的山地 C.连降暴雨 D. 地表堆积物较多

18.右图所示的四处房屋,阳光射入时间最长,且受左图所示地质灾害威胁最小的是

A.a B.b C.c D.D

19.可引发风暴潮的天气系统有

①热带气旋 ②副热带高压 ③温带气旋 ④极地大陆气团

⑤冷暖空气交互景影响形成的锋面 ⑥极地高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自2009年秋季至2010年春季,我国西南地区遭遇旱灾,局部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严重旱灾。据图回答20~21题。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特旱地区分布在云、贵、川三省

B.该区域旱情严重程度由南向北递减

C.此次旱灾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的伏旱

D.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是导致旱灾的原因

21.中国气象局对此次旱灾进行了动态监测和预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遥感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 读下图世界某区域图, 图中A处夏秋季节多_____ 灾害,B处多________ 灾害。

A. 飓风;火山 B. 赤潮;飓风 C. 地震;风暴潮 D. 飓风;赤潮 读下表和右图。完成23-26题。

表:R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 1978年

55.0%资源网] 19.8% 4.9% 15.4% 4.9%

2008年 40.2% 44.1% 6.2% 1.3% 8.2%

23.1978—2008年R河流域

A.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B.土壤层变薄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下游泥沙沉积增多

24. 黄铜矿的开发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A.露天开采引发地面沉降;填埋、复垦

B.矿产冶炼导致土壤酸性大幅度增强;使用石灰中和

C.矿产开采造成水资源枯竭;跨流域调水

D.矿产冶炼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建硫酸厂

25.图示区域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湿热 B.基岩含氮低 C.植被稀疏 D.地势起伏大

26. 图示R地位于我国自然灾害区划中的

A.东部灾害带 B.东南沿海灾害带 C.中部灾害带 D.青藏高原灾害带

下表是1971年~1995年全球遭受自然灾害的年均遭灾人数(单位:万人)。读表完成27~29题。

损失状况 地震 洪水 干旱 火山 死亡 1.91 1.27 7.36 0.10 受伤 2.63 2.07 0 0.03

受影响 168.83 6004.13 2.27 9.43

无家可归 23.76 324.14 2.27

1.51 合计 197.13 6331.61 6078.89 11.07

2011年高三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测试 2011年9月

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2007~2009年连续3年夏天,希腊发生大范围森林火灾,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下图为“希腊部分地区略图”,回答1~2题。

1.希腊这三年夏天发生森林火灾的自然原因是

A.受盛行西风的控制 B.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C.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D.老化电力设备的高负荷运转

2.作为一个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希腊地处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3.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

①地震—台风—雷暴 ②地震—山崩—泥石流

③暴雨—山洪暴发—海啸 ④寒潮—沙尘暴—大气能见度降低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读下图及文字资料,回答4~5题。

材料一:山东半岛的烟台、威海地区每年冬季都有大雪降临。特别是2005年12月份以来,我国遭到持续冷空气的袭击。在威海和烟台,短短20多天下了三场强降雪,出现了50年来罕见的雪情。

材料二:近年来,山东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4.下列关于烟台、威海两地,每年冬季都有大雪降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来自太平洋东南暖湿气流的影响 B.纬度较高,常年受中纬西风的影响

C.与日本本州岛西部冬季多暴雪成因相同 D.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气温异常偏低

5.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大

6. 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河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 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④⑥

下图为某气象台发布的墨西哥湾及邻近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7~8题。

7.此时降雨集中分布在飓风东北部的主要原因是

A.气流上升速度快 B.形成锋面雨

C.凝结核多 D.气温较低

8. 预计飓风中心经过70小时到达A市。到达A市时,所在地的区时为

A. 8日13时 B. 8日23时

C. 9日13时 D. 9日23时

2008年“冬至”,一股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的大风降温十分剧烈。北方地区普遍出现5级大风,南方出现4级大风,江河湖面的风更大,降温最大幅度迭18℃.在华北中北部、山东半岛、辽宁南部,出现小到中雪,局地出现大到暴雪,而江淮、江汉,西南等地,出现小到中雨。在本次寒潮之前南方地区长时间出现雾霾天气.回答下面9-10题。

9.造成我国南北方风力和降水形式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摩擦力和水汽 B.地转偏向力和温度

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凝结核 D.摩擦力和温度

10.本次寒潮对我国南方雾霾天气的影响是

A.多天阴霾,一扫而光 B.温度降低,雾气加重

C、雾气上升,形成降水 D.雾滴凝结,形成雾凇

下图为“中国部分灾害分布图”,回答11—12题。

注:图例中数字代表的灾害类型

1.冻融、冰川为主 2.滑坡、泥石流为主 3沙漠化为主 4.黄土湿陷、水土流失为主 5.岩溶、塌陷为主

11.关于图中灾害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灾害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地区

B.灾害2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地区

C.灾害3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

D.灾害4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12.关于图中灾害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因素是形成灾害1的主要原因 B.气候因素是形成灾害3的主要原因

C.地形因素是形成灾害5的主要原因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灾害4加剧的主要原因

读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 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C.乙地的海拔高度高于丙地 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14 .目前,世界上共有四大沙尘暴多发区,它们分别是:北美、澳洲、亚州中部以及中东地区,以下关于四大沙尘暴多发区的共性原因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度灌溉 B.气候干旱 C.人口增长过快 D.土地利用不当

下图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的分布特点是

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 B.由南向北深度增大

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 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

16.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露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

A.西南 B.西北 C.东北 D.东南

左图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右图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7~18题。

17.发生图4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

A. 突发地震 B.坡度较大的山地 C.连降暴雨 D. 地表堆积物较多

18.右图所示的四处房屋,阳光射入时间最长,且受左图所示地质灾害威胁最小的是

A.a B.b C.c D.D

19.可引发风暴潮的天气系统有

①热带气旋 ②副热带高压 ③温带气旋 ④极地大陆气团

⑤冷暖空气交互景影响形成的锋面 ⑥极地高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自2009年秋季至2010年春季,我国西南地区遭遇旱灾,局部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严重旱灾。据图回答20~21题。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特旱地区分布在云、贵、川三省

B.该区域旱情严重程度由南向北递减

C.此次旱灾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的伏旱

D.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是导致旱灾的原因

21.中国气象局对此次旱灾进行了动态监测和预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遥感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 读下图世界某区域图, 图中A处夏秋季节多_____ 灾害,B处多________ 灾害。

A. 飓风;火山 B. 赤潮;飓风 C. 地震;风暴潮 D. 飓风;赤潮

读下表和右图。完成23-26题。

表:R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 1978年

55.0%资源网] 19.8% 4.9% 15.4% 4.9%

2008年 40.2% 44.1% 6.2% 1.3% 8.2%

23.1978—2008年R河流域

A.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B.土壤层变薄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下游泥沙沉积增多

24. 黄铜矿的开发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A.露天开采引发地面沉降;填埋、复垦

B.矿产冶炼导致土壤酸性大幅度增强;使用石灰中和

C.矿产开采造成水资源枯竭;跨流域调水

D.矿产冶炼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建硫酸厂

25.图示区域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湿热 B.基岩含氮低 C.植被稀疏 D.地势起伏大

26. 图示R地位于我国自然灾害区划中的

A.东部灾害带 B.东南沿海灾害带 C.中部灾害带 D.青藏高原灾害带

27. 上表所列的自然灾害中,对人类生命构成威胁最大和突发性最强的分别是

27. 上表所列的自然灾害中,对人类生命构成威胁最大和突发性最强的分别是

A.干旱、地震 B.洪水、火山 C.干旱、洪水 D.地震、火山

28. 火山对人类威胁相对较少的主要原因有( )

①影响范围较小 ②能及时预报 ③多发生在人口稀少山区 ④持续时间短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9. 下列国家中,受地震灾害影响最小的是( )

A.土耳其 B.新西兰 C.巴西 D.意大利

30.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 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

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④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共40分,3题)

31. 下图为“我国1951----1980年暴雨洪涝灾害分布图”, 阅读下图,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8分)

(1)描述我国暴雨洪涝灾害的地区分布特点。(3分)

(2)相同强度的洪涝灾害,A地往往比B地损失更大,分析主要原因。(3分)

(3)C地除暴雨洪涝外,还多发生什么洪水?多发生在什么季节?(2分)

32. 材料一:读“东亚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新华社报道:二00八年一月二十七日,受雨雪冰冻天气影响,广铁集团湖南境内京广线供电接触网多处断电,电力机车无法通行,致使旅客客列车出现多列晚点,15万人滞留广州火车站。南方多个机场一度关闭,多个省区高速公路封闭。17个省级电网不堪重负拉闸限电。目前,雨雪天气已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3.4亿元。全国受灾的人口已经接近六千万,这是建国以来少有的灾害过程。

材料三:由于湘鄂豫皖苏等地的部分地区暴雪天气仍将持续,中央气象台27日下午6点发布最高等级的暴雪红色警报。提醒各地随着气候的变化,部分地区电网有进一步遭到覆冰覆雪破坏的可能,对居民生活供电、铁路运输等重要用户供电仍存在严重的威胁。

(1)当我国南方出现大雪时,图中P1和P2两条闭合的等压线的数值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此时B国家西海岸多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二月我国南方多数地区的最低气温都在-4℃以上,但几场大雪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样的大雪在我国A地区冬季经常出现,最低气温常都在一以下,却对人们的生活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也没有形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是为什么?(6分)

(3)C国鄂毕河流域和我国A地区都有沼泽分布,但农业生产存在巨大差异,试分析出现这两种现象的原因。(10分)

3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2010年1月以来,新疆等地连续4次遭受强冷空气袭击,出现60年一遇的寒潮暴雪灾害,降雪持续时间之长、降雪量之大、积雪之厚、气温之低,历史罕见,给群众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

材料二:图“北疆降雪分布图”

(1)据图描述该地暴雪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该地多暴雪的原因。(4分)

(2)从自然地理整体性考虑,分析暴雪融化后,大量融水可能带来的危害。(6分)

2011年高三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测试参考答案

1-5 BBDCC 6-10 DABDA 11-15 ACDAD 16-20 CBBAD

21-25 CACDA 26-30 AADCD

31.(8分)(1)东部季风区多,西部内陆地区少;(1分)

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1分)

平原地区多,高原山地少(1分)。 (2)(共3分)A地与B处比较,位于地势更低平的沿海地区(1分);

经济发展水平高(1分);人口密集,城市集中(1分)

(3)(共2分)冰凌洪水(1分),冬末初春 秋末初冬(1分)

32. (22分)(1)P1大于P2 (2分)西北季风经过广阔的日本海温度湿度变性,并从海面带来充沛的水汽;日本多山,西海岸是西北季风的迎风坡,造成丰沛的地形雨(降雪)。(2分)

(2)我国北方地区空气干燥,低温下不会出现房屋等大面积结冰;南方地区空气潮湿,低温下出现大面积结冰,导致房屋倒塌,输电中断。(2分)

北方冬季寒冷,注重防寒保暖;南方冬季温暖,没有防寒保暖措施,突遇寒潮暴雪就会造成巨大损失;(2分)

另外,北方居民适应寒冷天气,南方居民不适应。(2分)

(3)都有沼泽的原因:①两地纬度高,温度低,蒸发弱;②且都是地势低平,流水不畅:③地下水位高,地下有永久性冻土层,不易下渗;④两地都有凌汛,因此都有沼泽分布。(6分,答出期中三点即可给满分)

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我国A地区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较长,土壤肥沃,故开垦为良田;(2分)C国鄂毕河流域纬度更高,夏季凉爽,热量不足,生长期较短,因此不宜开垦为农田,适合林业和畜牧业发展。(2分)

33.(10分)(1)主要分布在山区(2分)

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遇山地抬升,形成降雪(2分)

(2)大量融雪易使河水暴涨,形成洪水灾害(2分);

大量雪水易在山区形成滑坡、泥石流(2分);

融水冲刷土壤形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