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西蜀实验学校六年级(下)
入学语文试卷
1. 看拼音写词语。 bào yuàn________ zī xún________ páng bó________ kuí wú________ méng lóng________ yáo yè________ 2. 选择关联词填空。
即使……也……;既然……也……;因为……所以……;不仅……还……;只要……就……;虽然……但是……
爸爸________技术高明,________积极肯干。再难的活儿,________一到爸爸的手中,________能化难为易。________是被人不愿意干的活儿,他________从不推辞。他觉得做难度大的活儿________人累一点,________能提高自己的技术。
3. 按要求做题。
(1)请写出带“山”字的成语两个: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两个:________、________。
(3)看到自己的朋友虚度时光,不好好学习,你会用这样一句名言告诫他:________。
(4)昨天的雷打得可真响。(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
(5)缩写句子。
魁梧、黝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撕破的渔网。 ________
判断下列句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在原句上修改.
“浏览”和“俯瞰”都有“看”的意思。________。(判断对错)
即使我这么用功,但成绩还是不如你。________。(判断对错)
“一切”、“一尘不染”、“唯一”中的“一”的读音不同。________。(判断对错)
我的文具盒里缺乏一支好钢笔。________。(判断对错) 修改病句:(8分)
修改病句
(1)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________
(2)争先恐后地在“爱我中华”主题班会上发言。 ________
试卷第1页,总3页
(3)一周的夏令营生活丰富多彩,真令人一言难尽。 ________
(4)再过整整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们就放假了。 ________
联系课文内容作答.(11分)
联系课文内容作答
(1)通过第一二组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高尚的人:有工作________,生活________的周总理,有________的穷人桑娜和渔夫,有________的大兴安岭守林人,有________的杨震。
(2)《东施效颦》中的“颦”字是________的意思,这个寓言告诉了我们:________;《楚王好细腰》通过________,讽刺了________。
(3)我们赞美长江,________;我们依恋长江,________。 课内阅读(9分)
课内阅读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片段中描写渔夫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描写渔夫神态的词语有:________。
(2)从“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句子中的“熬”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他一句一句地 ( 审阅 ),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 ( 浏览 )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 ( 思索 ),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1)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这个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总理对待工作________的态度。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作答.(14分)
秘 密
①有一天,一个当小学老师的朋友讲了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②他7岁,上小学二年级。他有一双非常水灵的大眼睛,乌黑的、不谙(ān)世事的、清澈的眼睛。凝视他的眼睛的时候,老师常常会有一种错觉,以为那里面正含着眼泪,像一潭水似的,晃动着,但不涌出来。
③他是一个可怜的孩子,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只有菲薄(fěi bό)的退休费,祖孙两人有了吃的就没有穿的,总有一样要凑合。“这个孩子特别懂事。一个小男孩呀,你们不能想象他有多么细腻的内心世界。”
④朋友感慨着举了一个例子:小学生的作业本通常都是用得很快的,用不了多久就要买新的。没有一个同学对这件事有疑义。有一次,是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吧,所有的同学都在操场上玩,只有他,嗫(niè)嚅(rú)着走到讲台旁,仰着小小的脸,伸出小小的手,递给老师一支铅笔。他说:“老师,我想让您以后用铅笔给我判作业。这
试卷第2页,总3页
样,作业本用完了,我用橡皮一擦,就像新的一样了。”
⑤当老师的朋友对我说:当时我注视着这个孩子的眼睛,他的脸特别圣洁。你知道吗?那种天使一样的小孩子,充满了对世界的悲悯(mǐn)和谅解。我看着他,看着看着就要掉眼泪。我拿过了那支铅笔,我说,这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秘密,我一定用只有我们俩能看清楚的符号来批改你的作业。孩子特别开心,跑出教室,冲进同学当中。此后,有好几个星期的时间,老师真的用铅笔给他改作业,而且悄悄地告诉他:“如果你都做对了,老师只写上“优秀”两个字,擦的时候也好擦了。”这样,孩子一直保持了优秀的成绩,老师和他一直共有着这个秘密。
⑥过了几个月,孩子的生日到了,老师买了整整100个小学生常用的作业本给他。老师说,这是对他作业一直优秀的奖励。 (1)联系上下文给加点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在序号前面画“√”) 菲薄:①微薄(指数量少、质量次) ②瞧不起
(2)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全体同学对这件事都有疑义 B、全体同学对这件事都没有疑义 C、只有一个同学对这件事有疑义
(3)短文第________和第________自然段围绕“秘密”具体写了一件事。
(4)短文写谁与谁之间的秘密?“秘密”的内容是什么?
(5)短文主要描写了小男孩的语言、________和________,表现了他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
(6)想象小男孩长大以后又见到这位老师,他会说什么?(写几句连贯的话) 作文(30)
同学们,你发现了吗?有些事令我们回味无穷,有些事让我们终身受益,有些事使我们陷入痛苦……请从你经历过的众多的事中,选择一件写下来,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试卷第3页,总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