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让课堂生成别样的精彩——课堂生成性问题教学与反思

让课堂生成别样的精彩——课堂生成性问题教学与反思

来源:意榕旅游网
科教论坛 让课堂生成别样的精彩 课堂生成性问题教学与反思 殷明珠 (南通市易家桥中学 江苏南通 226000) 摘 要: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是师与生,生与生交流互动的过程,在遘过程中定会产生许多“生成性”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处理,能折 射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能力的发展。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与学生交流对话,引发生成。同时要 敢于摆脱教案的颓设,调整思路,促进生成 并且能勇于暴露学生中的错误,适时调整课堂节奏,拓展生成…… 关键词:生成 预设 对话 中图分类号:G6 3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3--97 95(201o)11(c)一o183-01 精彩的课堂离不开精心的预设,然而, 再精心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 的全部情况,对课堂非预设性问题的态度 和处置艺术,折射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 学智慧,智慧地捕捉这些无意识中的“课堂 生成性 问题,让它绽放出生命的活力,不 仅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注重人文内涵的特 色,而且能使我们的课堂生成别样的精彩。 教学课例: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中位数和众数》。 1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会描述中位数和众数的意 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结合现 实生活中的问题,领会中位数、众数、平均 数的区别。(2)树立用数据说话的意识,会从 统计图表中获取数据及信息,能选择恰当 的数据代表对数据进行分析,养成对数据 处理和评判的主动性。在问题解决的过程 中,培养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力。(3)通过真 实素材的应用体会数据与现实的联系,养 成求真的科学态度。通过讨论、交流培养与 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2教学方法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采用 启发式、小组合作与尝试练习相结合的教 学方法,突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 学习活动。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例题进 行加工、调整。在探求规律时适当给予启 发、引导,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 性,从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 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3教学实录 片段一:引入新课,开门见山。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中位数和众 数》,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预习情况,谁 能谈谈你理解中的中位数和众数?【生A】中 位数就是将一组数据排序后,则处于中间 位置的数或出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 数。【师】什么情况下取处于中间位置的一个 数,什么情况下取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 的平均数?【生B】当数据个数是奇数个时,取 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当数据个数是偶数个 时,取中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数。【师1很 好,那什么是众数呢?[生C】众数就是一组数 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由于学生课前预 习比较充分,对这些基本的问题谈得非常 具体、到位。[师]你能运用自学到的有关中 位数和众数的知识解决情境一、二中的问 题吗?这时同学们议论开了,也有部分同学 对情境一中所提的“你如何利用上表中的 数据为今后的进货提供建议?”这一问题不 知从哪一方面回答起,于是我将教案中预 设的这一问题细化为以下两个问题,【师】(1) 假如你是经理,你最关注上表中的什么数 据?【师】(2)你打算怎样进货呢?这时有同学 回答:“最关注表格中提供的23.5这一数 据”,我继续追问【师]23.5这个数据在这组 数据中有何特殊“身份”呢?同学们都知道 23.5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3.1(反思)精心预设.柔性对话。引发生成 课堂此时的现场生成是课前教师精心 预设的生成,它取决于教师课前预设的程 度和拥有的教学机智和水平。预设生成,教 师必须潜心研究文本,而不是大致了解文 本,在研究文本的基础上考虑如何来基于 教材而高于教材,超越教材,达到知识和情 感的迁移,这是个前提,其次是了解学生, 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学生会作出的反应, 这是关键。 这一环节的处理过程,在面对学生中 出现多种答案及一些困惑时,我并没有直 接给出正确答案,而是将教案中预设的问 题细化为两个问题,并适时加以点拨、引 导,这样学生明确了“众数”在商家决策中 所起的作用,帮助学生将实际生活中的问 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与目前所学的统计 知识联系起来了。师生在围绕着问题情境 展开的真情对话中,相互启发,相互感染, 相互促进,从而学生求知的欲望被激发,情 感的闸门被打开,思维的火花被点燃,而有 所发现,有所体味,进而逐步完善认识,不 断生成与建构。 片段二:某公司技术部员工月工资如 表l。 经理说:我公司员工收入很高,月平均 工资为3000元。技术员C说:我的工资是2500 元,在部门算中等收入。技术员D说:我们好 几个人工资都是2200元。 【师】经理说的月工资3000元能代表技术 员工资水平吗?这时教室里有的同学在观 察,有的同学在计算,而教师则等着同学回 答完这一问题就根据教案预设抛出下一个 问题,即就是“他们中哪些回答更能反映客 观事实?”【生】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确实是3000 元,所以经理说的月工资能代表技术员工 资水平。显然回答出乎意料,可是如何解释 清楚这一问题呢?这时是根据教案预设,由 教师直接解释并进入下一问题呢,还是将 这个问题重新抛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进一 步观察、思考、讨论,从而达成共识呢?当然 是选择了后者。 3.2(反思)敢于摆脱教案的预设,调整思 路,促进生成 对于教学,教师的精心预设是重要的。 然而预设并不等于固化和一层不变,现代 课堂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是以学生的自主学 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 为目的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 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 考、灵感,兴致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使课堂 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特点。 因此,教师根据课堂生成资源,随时调整组 织与引导方式。 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是极富生 命活力而又有不同个性的人,教学过程中, 如果教师只拘泥于展示详尽教案而不加任 何必要的调整,不顾学生生命活动的多样 性,则常常会使宝贵的教学机遇流失。因 此,作为教师就应时刻关注学情,紧紧把握 瞬间的教学契机,敏锐地加以捕捉、放大, 否则,契机稍纵即逝,而且无法复制。 3.3(反思)勇于暴露错误。调整节奏,拓 展生成 这一环节的处理过程,在学生遇到难 点时及时调整教学节奏,让课堂弹性化,给 学生充足的思考与发言的时间和空间。宽 容学生的错误,同时也勇于暴露学生的错 误,关注学生思维的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出 现错误的原因,并加以点拨、引导,鼓励同 学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学生也就有了生成 的空间。 数学课堂上的生成是稍纵即逝而可遇 不可求的!我们要及时捕捉一些有用的生 成性问题,顺势引导,拓展升华,使学生能 在活而不乱、趣而不俗、新而不谬的空间里 畅所欲言,自由放飞,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使数学课堂因生成而别样的精彩。 表1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1 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