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抵押物灭失的相关规定解释

来源:意榕旅游网

抵押物的灭失是抵押权的物上代位的法定事由。绝对灭失包括事实上的灭失和法律上的灭失。相对灭失是指物理形态仍存在,但价值发生替代。在绝对灭失情况下,各国立法普遍视为物上代位的事由。然而,在相对灭失情况下,各国法律存在差异。日本民法典不仅承认绝对灭失的物上代位,还承认相对灭失的物上代位。在相对灭失情况下,抵押权人仍可行使抵押权,无需进行物上代位。根据相关法律,抵押权人在动产抵押担保中享有优先权。

法律分析

抵押物的灭失系抵押权的物上代位的法定事由。

?

抵押物的灭失,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绝对灭失,另一种是相对灭失。

1、绝对灭失

绝对灭失,包括事实上的灭失与法律上的灭失。事实上的灭失是指抵押物的基本形态已不复存在,如抵押物被拆除或在遭受不可抗力而毁灭等。法律上的灭失是指虽然抵押物的基本形态尚存,但依据有关法律规定该抵押物不能再作为原权利的标的(如抵押物被国家征用等)。

但是,抵押物的毁损是否也应属于抵押物的灭失呢?本文认为应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抵押物的形态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只有一定程度的损坏,只不过是其价值减少。如作为抵押物的房产被大风掀去房顶,作为抵押物的“长安”汽车被撞损、尚未完全报废。这些情况,抵押物不应视为灭失。另一种是抵押物的形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不仅其价值减少,而且从根本上丧失了其使用价值。如作为抵押物的机床虽尚有残存物但主要部件毁损,应视为抵押物灭失。

2、相对灭失

相对灭失,是指物理形态依然存在,仅价值发生替代。如抵押物被转让、出租等。

抵押物绝对灭失,则无论是事实上灭失,还是法律上灭失,各国立法无不视其为抵押权的物上代位的事由。但在抵押物相对灭失的情形下,则有明显差异。既有赞成说又有反对说,还有折衷说。如日本民法典不仅承认抵押物绝对灭失情形的物上代位,而且承认抵押物相对灭失情形的物上代位。

在抵押物相对灭失情形下,无论是抵押物转让的价金,还是抵押物出让的租金,均无需进行物上代位。因为基于抵押权的公示效力及追及效力,即使抵押物被转让给第三人,抵押权人仍可以对抵押物行使抵押权。

相关法律

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一十六条【动产购买价款抵押担保的优先权】动产抵押担保的主债权是抵押物的价款,标的物交付后十日内办理抵押登记的,该抵押权人优先于抵押物买受人的其他担保物权人受偿,但是留置权人除外。

结语

抵押物的灭失是抵押权代位的法定事由,可以分为绝对灭失和相对灭失两种情况。绝对灭失包括事实上的灭失和法律上的灭失,而相对灭失指的是抵押物的转让或出租等情况。在绝对灭失的情况下,各国立法都视为抵押权的物上代位的事由,但在相对灭失的情况下,各国法律存在差异。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抵押物的价款优先于其他担保物权人受偿,但留置权人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19修正):第四章 房地产交易 第三节 房地产抵押 第五十条 房地产抵押,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当签订书面抵押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19修正):第四章 房地产交易 第三节 房地产抵押 第五十二条 房地产抵押合同签订后,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不属于抵押财产。需要拍卖该抵押的房地产时,可以依法将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与抵押财产一同拍卖,但对拍卖新增房屋所得,抵押权人无权优先受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19修正):第四章 房地产交易 第三节 房地产抵押 第四十九条 房地产抵押,应当凭土地使用权证书、房屋所有权证书办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