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分配是公司向股东分派股利,是企业利润分配的一部分,而且股利属于公司税后净利润分配。
股利分配涉及的方面很多,如股利支付程序中各日期的确定、股利支付比率的确定、股利支付形式的确定、支付现金股利所需资金的筹集方式的确定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确定股利的支付比率,即:用多少盈余发放股利,将多少盈余为公司所留用(称为内部筹资),因为这可能会对公司股票的价格产生影响。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在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充分考虑影响股利分配政策的相关因素与市场反应,使公司的收益分配规范化。
股利分配理论
在股利分配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这一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观点,主要有:
1、股利无关论
股利无关论认为股利分配对公司的市场价值(或股票价格)不会产生影响。这一理论的假设如下:
(1)、不存在个人或公司所得税;
(2)、不存在股票的发行和交易费用 ;
(3)、公司的投资决策与股利决策彼此独立(投资决策不受股利分配的影响);
(4)、公司的投资者和管理当局可相同地获得关于未来投资机会的信息。
上述假设描述的是一种完美无缺的市场,因此股利无关论又被称为完全市场理论。
股利无关论认为:①投资者并不关心公司股利的分配;②股利的支付比率不影响公司的价值。
2、股利相关论
股利相关论认为公司的股利分配对公司的市场价值并非无关而是相关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无关论提出的假定前提,公司的股利分配是在种种制约因素下进行的,公司不可能摆脱这些因素的影响。影响股利分配的因素有:
(1)、法律因素。为了保护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有关法规对公司的股利分配经常作如下限制:
资本保全;
企业积累;
净利润;
超额累积利润;
(2)、股东因素。股东从自身需要出发,对公司的股利分配往往产生这样一些影响:
稳定的收入和避税;
控制权的稀释。
(3)、公司的因素。就公司的经营需要来讲,也存在一些影响股利分配的因素:
盈余的稳定性;
资产的流动性;
举债能力;
投资机会;
资本成本;
债务需要。
(4)、其他因素:①债务合同约束;②通货膨胀。
由于存在上述种种影响股利分配的因素,股利政策与股票价格就不是无关的,公司的价值或者说股票价格不会仅仅由其投资的获利能力所决定。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三十四条 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公司法》第一百六十六条 第四款 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