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数所得额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
1所得额在1000元以下(合1000元)50
2所得额在1000一2000元部分1050
3所得额在20003000元部分15150
4所得额在3000一4000元部分20300
5所得额在4000一5000元部分25500
采用超累税率的税额可依照超累税率的定义计算如计算所得额为2500元的应纳税额。
①1000元适用税率5:
税额1000元×550元
②1000~2000元部分适用税率10
税额(2000-1000)×10100元
③2000-3000元部分适用税率
15,2500元处于本级:
税额(2500-2000)×1575元
应纳税额50元100元75元225元
但依照定义计算的方法过于复杂,特别是征税对象数额越大时,适用税率越多,计算越复杂,给实际操作带来困难。
因此,在实际中,采用速算扣除数法。
应纳税额用全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
公式中全方法计算时采用的税率即是征税对象全额在超累税率表所处等级的税率。
这种计算方法的出发点,是全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简单。按全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比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要多一定的数额,这个多征的数是常数,就是速算扣除数。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
四、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