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共同财产分割起诉流程:1.原告提供材料,向法院起诉;2.法院审核材料,决定是否立案;3.法院告知等待开庭;4.庭前调解无效,法院判决并下达判决书。
法律分析
家庭共同财产分割的起诉流程:
1、原告凭诉讼所需材料,向法院起诉家庭共同财产分割问题。
2、法院审查材料後,决定是否予以立案。若法院准予立案,原告需缴纳诉讼费,法院方可正式受理案件。
3、法院受理案件後,告知双方等待开庭。
4、双方到庭後,由法院进行庭前调解。若调解无效,法院应及时对该案作出判决,并向双方当事人下达判决书。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该内容由 信金国律师 和 家和律云 共创回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