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防卫过当最高判多少年

防卫过当最高判多少年

来源:意榕旅游网

通常防卫过当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我国在立法上对防卫过当行为人作这样规定的理由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量:

(1)从主观上说,防卫过当行为人是出于正当防卫的动机。

虽然防卫过当防卫人对于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具有一定的罪过,但和其他故意或过失犯罪相比,防卫过当的主观恶性要小得多。

(2)从客观上说,防卫过当是正当防卫明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这和那些危害公共利益、公民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的不法侵害相比较,防卫过当的社会危害性要小得多。

由此上述规定符合我国《刑法》的罪责刑相一致的原则。因此,对行为人的防卫过当量刑时必须减轻或免除处罚。

一、防卫过当量刑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根据我《刑法》的规定及司法实践的经验,在对防卫过当量刑时一般要考虑以下情节:

(1)防卫的起因。

尽管防卫都是针对不法侵害的,意义却不是完全等同的。为保护集体、他人的权益见义勇为而过当,与因一琐事争吵一方导致另一方防卫过当的,在量刑时应有所区别。即对前者处罚应更轻。

(2)权益性质。

即凡保护公共、国家利益和人身财产权利等重大权益而防卫过当的,一般可以考虑免除处罚。对于保护轻微的权益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不应有的重大人身伤亡的可以考虑免除处罚。

(3)过当程度。

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社会危害性的大小是影响量刑的决定因素。即过当程度很大的一般可以减轻处罚,过当程度大的一般可以免除处罚。

(4)罪过形式。

不同的罪过形式,体现了防卫人对于明显超过正当防卫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不同心理状态。因此,在过当程度相同的情况下,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不同,其处罚亦应有所区别。即过失心理状态下的防卫过当,一般可以考虑免除处罚。间接故意心里状态下的防卫过当,一般可以考虑减轻处罚。

(5)社会舆论。

防卫过当容易得到社会舆论的同情和谅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