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借款合同是否需要签订书面形式?

借款合同是否需要签订书面形式?

来源:意榕旅游网

本文讲述了贷款人和借款人签订书面借款合同以及担保合同的重要性,以及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的原则。主要思想是确保双方权益,签订书面合同有利于保存证据,便于以后主张自己的权利,并且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法律分析

为了确保双方权益,贷款人和借款人应当签订书面借款合同,并且对于需要担保的情况,也需要同时签订担保合同。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当面签订借款合同及其他相关文件,但电子银行渠道办理的贷款除外。签订书面合同有利于保存证据,便于以后主张自己的权利。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拓展延伸

借款合同签订书面形式的意义

借款合同是指出借人和借款人之间就借款的数额、用途、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等事项所达成的协议。在法律上,借款合同是一种民事合同,是受法律保护的。

借款合同签订书面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地规定在合同中,从而避免因口头约定或者传统惯例而产生的纠纷和争议。书面形式的合同也更容易被法律认可和执行,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

另外,借款合同签订书面形式还有助于加强双方的信任和合作,降低合同履行的风险,保障双方的权益。

总结起来,借款合同签订书面形式对于保护双方的权益,避免纠纷和争议,加强合作和信任,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语

为了确保双方权益,签订书面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是必要的。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当面签订相关文件,以保存证据并方便主张权利。同时,《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人民法院应调查收集证据以审理案件。因此,签订书面合同和其他相关文件对于维护权益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