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找骆驼》

《找骆驼》

来源:意榕旅游网

  教案示例一

  6、

  学习目标:

  1.认识两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养成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

  弄清老人能帮助商人找回骆驼的原因;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过程:

  -、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

  师:看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自悟

  出示自学提纲:

  (1)自由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意思。

  (2)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老人根据什么指点商人找到了骆驼?

  (4)提出学不懂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2.你理解了哪个新词?

  3.讨论提纲3题。

  老人的依据:脚印右深左浅——左脚跛

  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

  树叶的牙齿印——缺牙齿

  四、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1.自读,领悟情感。

  2.指读,交流。(引导:丢骆驼的商人当时心情怎样?老人说话时“不紧不慢”应是怎样的语气?)

  3.老师随机范读。

  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总结

  1.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认真仔细观察,遇事要动脑筋分析、判断。)

  2.以前的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吗,你怎么做的?如果没做成功,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六、布置作业 :

  1.熟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七、板书设计

  6

  脚印右深左浅——左脚破

  左有蜜右有米——驮着密和米

  树叶上齿印——缺牙齿

  (仔细观察  分析判断)

  教案点评: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学生容易理解,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做适当点拨;教师也可以把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学会认真仔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上。该教学设计示例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上还是有些不够。

  教案示例二

  6

  教学目标:

  1.认识两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养成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6课,。

  看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自悟

  出示自学提纲:

  (1)自由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意思。

  (2)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老人根据什么指点商人找到了骆驼?

  (4)提出学不懂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2.你理解了哪个新词?(指名答,师生评议。)

  3.讨论提纲3题。

  老人的依据:脚印右深左浅——左脚跛

  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

  树叶的牙齿印——缺牙齿

  (四)再读课文,品评人物品质

  你觉得那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1.自读,领悟情感。

  2.指读,交流。(引导:丢骆驼的商人当时心情怎样?老人说话时“不紧不慢”应是怎样的语气?)

  3.老师随机范读。

  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总结

  1.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认真仔细观察,遇事要动脑筋分析、判断。)

  2.以前的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吗,你怎么做的?如果没做成功,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八)板书设计

  6

  脚印右深左浅——左脚破

  左有蜜右有米——驮着密和米

  树叶上齿印——缺牙齿

  (仔细观察  分析判断)

  探究活动

  你是一个细心观察生活的人吗?请你依照老人说的“我看见……就知道……”这种写法,把你生活中观察到的某一事例写几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