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知识:学习本课生字,“谣”、“裸”进行形近字比较,能正确书写。随班生读词语
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随班生读课文
能力: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意:能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诗歌的韵味。
对策:指导读准字音,如“锨镐”、“裸露”等词语;指导读通句子,注意停顿;让学生边读边想着画面。
[教学准备]
轻音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
一、修改:出示春景图: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植树节)
1、同学们,今年的大雪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大雪消融,万物复苏,春天已向我们走来。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一首与春天有关的诗歌。
2、板书课题: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提醒学生注意写准确“染绿”。
同学们,读读这个课题,说说你对这个课题的理解。
3、这个题目很有意思,春光怎么会染绿我们双脚呢?学完诗歌,你就知道了。
二、初读诗歌,流利通顺。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修改: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自由练读。
3、检查初读情况。
出示词语随班生读词语
歌谣 绿袍 裸露 煎熬 寂寞 枝繁叶茂
松鼠 咆哮 叽叽 撑起 锨镐 青山碧岭
指名读,齐读。
让学生说说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1)指名读第一小节。
注意节奏:踏/一路春风 撒/一路欢笑
(2)指名读第二小节。
读准音节:锨镐 叮叮当当 歌谣
锨镐:锨,铲土的工具;镐,刨土的工具。都是植树要用的工具。
注意节奏:奏响了/植树歌谣 滋润着/棵棵树苗
(3)指名读第三、四小节。
读准音节:裸露 煎熬 寂寞 枝繁叶茂
注意读好节奏。
(4)指名读第五、六小节。随班生读课文
读准字音:搭窝筑巢 叽叽直叫 又蹦又跳
彩翼:翼:翅膀。彩色的翅膀。
老雕:又叫鹫,是一种很凶猛的鸟,羽毛褐色,上嘴钩曲,眼大而深,钩抓锐利有力,飞行能力和视力都很强,捕食鸟兽。
(5)指名读第七小节。
读准字音:浑浊咆哮 轻抚 河畔
读好长句:荡漾的`碧波/轻抚着/河畔的小草。
(6)指名读第八小节。
三、再读诗歌,了解大意。
1、齐读诗歌,注意读准确,读流利。
2、同学们,读了这首诗歌有什么感受?随班生读课文(轻快,充满激情)
3、自己试着把这种轻快和激情朗读出来,自由读。
4、通过朗读,你读明白了些什么?随班生读课文
引导学生基本理清诗歌的思路,搞清楚“我们”到哪里植树,怎样植树,植树以后荒山野岭的变化。
5、全文可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部分(第2—7节):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绿装,使动物有家园,让环境更美丽。
第三部分(第8节):写“我们”有绿化机国的决心和豪情。
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首尾呼应,“荒山野岭”与“青山碧岭”相对比。
6、配乐齐读课文。
解题
春光:春天的景色。
题目“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什么意思?
四、拓展延伸
1、让学生读课文的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
2、让学生去发现这两小节的联系。
3、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一谈如何保护环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