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l、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的2——4节。
4、理解课文内容,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体会人民对他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感受人民对小平同志的深情。
2.理解课题在大海中永生真正含义:不是指具体的生命,而是伟人的不朽功绩,永生在人们心中。
教具准备:电视录像设备,投影片,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谈话:同学们,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话是值得记忆或回味的。它们或是一种力量,或是一份感动;或是一种启迪,或是一份震撼。在这篇课文中,就有邓小平的这样一句值得记忆与回味的话。请同学们听课文朗诵,找出这句话。
1、生听课文朗诵(播放萦绕着悲伤背景音乐的朗诵),找出文中邓小平爷爷的一句话。
情感分析:——“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表达了邓小平爷爷对祖国的关心热爱和人民对邓小平爷爷的不舍和留恋,邓小平爷爷永远记在人们的心中。
2、出示这句话,诵读这句话,加深情感体会。
(二)引出“送”
过渡:就是这样一位中国人民的儿子,在1997年的春天,与他深情地爱着的祖国和人民永别了。
1、播放录象:万众送别邓小平。
2、出示画面:银色的专机在空中盘旋。配乐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让我们拿起书,伴随着音乐去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让我们跟随这架银色的专机,去送一送这位伟人。(板书:送)
生诵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你能体会到此时送别人群的心情吗?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情感分析:“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即表达了邓小平爷爷对离去的不舍,又表达了人们对邓小平爷爷的不舍和留恋。
(2)是啊,伟人的离去,九州儿女怎能不悲,怎能不痛?女生起立,把第二自然段再读一读。
女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痛悼伟人的离去……,一个省略号,诉不尽的是人们绵绵的思念。
3、观看邓小平的音容笑貌,学生结合搜集到的课外资料交流:此时此刻,我又看到,又想到,又听到…认识邓小平爷爷一生的功绩。
(多媒体播放邓小平的音容笑貌,老师根据画面旁白:此时此刻,人们仿佛又看到他在革命年代的勃勃英姿;又看到了他那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人们又听到了他那铿锵的话语;人们又想到他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富裕;人们又感受到他亲切的如同自己家的一位老人。)你们呢?你又看到,又听到,又想到了什么?根据你搜集到的课外资料,用一句话来说一说。
过渡:这一幕幕出现在我们眼前,哪些成语立即鲜明地跳到了你的眼前?
4、交流成语。让学生把一些恰当的词语写黑板上。
过渡:此时,你对这句话又有什么新的理解?(出示句子: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洒向无垠的大海。大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
5、再读第二自然段,(配乐男生诵读,全班诵读),谈谈此刻的情感体会。
情感分析:““伴”字的运用充满人性化,鲜花伴骨灰表达了人们对邓小平爷爷的尊敬和爱戴。”;“大海呜咽”“浪花痛悼”表达出了对邓小平爷爷的离去,人民不舍,天地同悲的情感。
(三)“送”中“颂”
1、以多种形式读第三自然段。
(1)今天,这位伟人与大海同在了。拿起书,我们配乐诵读第三自然段。(引读)
(2)自己再轻声地把这段多读几遍,伴着奔腾不息的浪花去送别伟人。(学生轻声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3)让我们这样来送别伟人。每一小组读一句话。最后一句全班一起读。(分组读这段。)
情感分析:“也许......也许......也许......也许”四个也许的排比句随着地域的大小的推进,讲情感推向更高一层,即表达了邓小平爷爷影响力大,又表达出了世界各地对邓小平爷爷的不舍和依恋。
2、写
过渡:奔腾不息的浪花把伟人的骨灰送往世界各地,此时万里海疆的人们、港澳同胞、中国台湾人民、大洋彼岸的人们也在送别邓小平。他们会说些什么呢?选择一处写一句话。写完之后,大声地、动情地读一读。生写,师巡视。自由表达自我的情感。
3、对照朗读。
过渡:这是在送伟人,但又仅仅是送别吗?不,这是在颂伟人。(板书:颂)让我们再来歌颂伟人吧!
(出示句子: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
情感分析:表达了人们对邓小平爷爷的尊敬和爱戴。
全班齐读。
(四)提升情感。
过渡:引读过渡:飞机在高空盘旋,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时近中午,专机——透过舷窗望去——从那永不停息的涛声中——(一直引读到最后第二段)
飞机在向大海告别,你们也向这位伟人告别吧!
1.集体诵读4、5、6、7、自然段体会人们告别邓小平爷爷的不舍。
情感分析:“水天一色,波翻浪涌。”说明了骨灰与大号融合在一起,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得到永生。
再诵读“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在此情此景中再次感悟这句话的情感。
2.用自己的话向伟人告别,自由表达。
过渡:让我们一起向邓小平爷爷告别吧!
3.诵读最后一段,并深情地读课题。
过渡:看老师板书,你们在心里默默地说。(板书:在大海中永生)
一起深情地读课题。
情感分析:结尾总结全文,点明标题。
(五)总结升华
邓小平爷爷虽然逝世了,但他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他永生在人们的心中。这也正是课题的意义。
学生讨论总结课文中心思想。
板书设计:
23.大海中永生
飞向大海:低低地缓缓地
最后一个篇章
撒向大海:呜咽痛悼
也许……也许……也许……也许……
水天一色,波翻浪涌 告别大海:与……同在
在大海中永生
作业设计:
1、语文练习册上的23课练习。
2、搜集小平爷爷的资料,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他。
3、背诵课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