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年级科学地球的绕日运动

七年级科学地球的绕日运动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七年级科学地球的绕日运动

4.3 地球的绕日运动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地轴倾斜等基本特征。
2、了解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划分等地理现象。
重点难点
太阳高度
教学过程
一、观测标影的发现(分3步探讨观测标影的启示)
    1、探讨观测标影日变化的启示
【图4-9】用灯泡模拟太阳的观察过程。(纸上先确定东西南北方向)
【图4-10】太阳东升西落造成标影方向和长度变化的原理,以及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思考p128】
    2、探讨标影季节差异的启示,从标影季节差异发现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规律。(夏高冬低)
【讨论p128】
    3、探讨标影纬度差异的启示,从标影纬度差异了解太阳直射点概念,发现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
    实验可证明:正午太阳高度随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从而导致标影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增长。
 二、地球的公转
    1、棋标的影子:
    (1)一天之内有长短变化
    (2)同在中午时(同一天里),纬度不同,长短也不同。
    (3)同在中午,季节变化,长短也会发生变化。
    其中造成(3)现象的是因为太阳高度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其根本原因是地球在作公转。
    2、读图
(一)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北极上空看,绕日逆时针运转。
(二)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倾斜的角度和方向始终不变,地球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ps】春分:3月21日前后;  夏至:6月22日前后
   

  秋分:9月23日前后;  冬至:12月22日前后
      (以上仅指北半球而言,南半球情况相反)
      公转一周即一年,约为365.2422天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实验p131】
【ps】(1)让地球仪绕日公转时,使北极始终朝向事先确定的某个遥远的方向。
     (2)过地球仪球心,与桌面平行的面为公转轨道面。
【得出结论】
1、夏至日直射点所在的纬度称为北回归线;(北半球的日期)
        冬………………………………南………。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进一步分析可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日,有北纬23.5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在冬至日,由南纬23.5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在春分,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正午太阳高度夏季高,冬季低,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的季节变化规律。
【ps】(1)地球绕日运动的方向也为自西向东;其轨道为近似圆形的椭圆。
(2)近日点(7月初),远日点(1月初),地球公转周期为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四、昼夜长短的变化
    1、夏季:昼长夜短     冬季:昼短夜长

2页,当前第1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