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有力的还击——《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后记

最有力的还击——《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后记

来源:意榕旅游网

  师:同学们,前天晚上上演了一场激动人心的篮球比赛,知道的请举手。  

  (部分学生举手)  

  那场篮球比赛中,哪个队赢了?  

  生:中国队。  

  师:中国队以1分的优势赢得了比赛,听到这个消息,你心情怎样?  

  生:激动、高兴、自豪……  

  师:因为你也是——中国人!(板书:中国人)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看李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生书空课题。)  

  师:一起读!“励志”是什么意思?  

  生: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完成一件事情,而奋发努力。  

  师:什么事情?  

  生:学画,证明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  

  师:是呀,为了证明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刻苦学画,超过别人,这就叫“励志”。  

  师:下面我们来听写词语。你已经发言两次,给你机会,报给大家写。三个词一行。  

  生:嫉妒  震惊  承认 激怒  不知疲倦 轰动  

  师:“嫉妒”两个字都是什么旁?“承”还可以组成什么词?可以查什么部?“怒”上面是什么字?还可以组什么词?  

  (生边听写,边作答。)  

  师:写好后,请大家横过来读一读,看写得是否正确。再看看第一行词写谁?第二行呢?有发现吗?  

  生:第一行写外国学生,第二行写徐悲鸿。  

  师:小组内检查,全对的站起来。  

  (生互相批改,互相纠正。)  

  只错一个的也站起来!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站的人多?阳光组、智慧组、雏鹰组表现不错,请坐下。学语文就该认真、扎实,第一节课的任务就该按时完成。有些同学后悔了,希望下次表现精彩。  

  (师出示学生课前写的小黑板,也是学生的疑问:功夫不负有心人  有眼不识泰山)  

  师:成语一般是4个字,也有4个字以上的。大家一起读!  

  (生读成语)  

  师:响亮但不美妙,拖腔拖调。有了停顿就会美妙,听老师读。(范读)  

  练练看!  

  (生练读,齐读)  

  师:觉得有进步的举手!原来停顿就是阅读的一把金钥匙。  

  就请智慧组说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意思。  

  生:只要用心,就能把事情做好。  

  师:“负”什么意思?“有心人”是谁?生:辜负。  

  “有心人”是徐悲鸿。  

  师:“功夫”意思是什么?时间、本领给你选?  

  生:“功夫”的意思是时间。  

  师:用心、花时间努力做事,都会获得成功!  

  阳光组,这个成语什么意思?(师指“有眼不识泰山”)  

  生:不认识地位高或本领强的人。  

  师:“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成语写的是谁?  

  生:徐悲鸿。  

  师:“有眼不识泰山”呢?  

  生:外国学生。  

  师:我们四(4)班同学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有充满智慧的头脑!  

  师: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的呢?默读课文4到6自然段,画出写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句子,写出自己的感受。圈画好以后小组内就可以交流了。  

  (生先自主学习,再在小组里交流)  

  师:头靠在一起,说话就可以听得更清楚了,要说说自己为什么画这个句子。  

  (生继续交流)  

  师:表扬智慧组,动作最快。  

  师:请大家捧起书,把你画下的词句读一读,读着读着,你想到了怎样的情景?我们比谁会想。  

  (生读句子,想情景)  

  师:想到徐悲鸿励志学画、潜心临摹情景的请举手!放飞语文想象的翅膀说明你会学语文。请人读句子,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景?梦想组带领大家放飞想象的翅膀!  

  生: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师:为什么把徐悲鸿比作马?看图,说一说。  

  生:马日夜奔驰,不知疲倦,而徐悲鸿学画不知疲倦。  

  师:徐悲鸿就是这匹不知疲倦的奔马!继续交流。  

  生: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  

  师:他强调了哪个词?  

  生:每逢。  

  师:每逢就是每次。节假日,留学生都出去游览了,节假日是消遣的时间。而徐悲鸿呢?  

  生: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师: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徐悲鸿正在那里临摹。  

  我仿佛看到了徐悲鸿在美术馆里临摹,有的画比较难,他一画就是一整天。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  

  师:也许馆里没有其他人,只有他一个人在静静地看,在用心地画。不知不觉已到了晚上,出去游玩的同学回来后,看到徐悲鸿在画画,会说些什么呢?  

  生:你真用功呀!  

  你的画技有了提高!  

  ……  

  师:这就叫励志!继续交流。  

  生: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师:每次读这段文字,李老师就想起自己十七八岁时学画,父母每学期给二百元,而我大概要花一百二三十元买画纸、颜料等,学画需要很大的代价。徐悲鸿为了学画怎样做?你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吗?  

  生:刻苦努力……  

  师:用在这里不太合适。  

  生:省吃俭用。  

  师:老师心里想的就是这个词!声音再响亮一些!我们现在也提倡节俭,我们可以省下钱来买书,你也是小徐悲鸿,你的行为就是励志读书!  

  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没关系,说错了老师也表扬你。  

  生:中心句。  

  师:这叫过渡句。在文章中,有的句子将上下文联系起来,就叫——过渡句。如果是一个自然段就叫过渡段。跟老师一起读——过渡句。  

  生:过渡句  

  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快乐组来读!  

  生:三年过去了……轰动了整个画界。  

  师:她强调了哪个句子?  

  生:轰动了整个画界,我觉得徐悲鸿很了不起!  

  师:三年过去了,这是怎样的三年?  

  生:辛苦的三年。  

  刻苦努力的三年。  

  不分白天黑夜、励志努力的三年  

  ……  

  师:正所谓——  

  生:功夫不负有心人!  

  师:此时,徐悲鸿在那个外国学生眼里,已经成为——  

  生:泰山。  

  师:是刻苦努力的——泰山!是不知疲倦的——泰山!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画展,会怎样说?  

  生:徐先生,我觉得你很有才能!  

  师:你说得很诚恳,少了动作。你可以站起来,到我这边来,大家比较一下谁更像那个外国学生?  

  (师生对话,师不知不觉将学生带入情境。)  

  生:(鞠躬)徐先生,我以后再也不说中国人没有才能了。  

  徐先生,我感觉中国人很有才能,看来我真的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  

  师:看来,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励志不可少。再读这三个字——  

  生:中国人!  

  师:什么样的心情?  

  生:兴奋、激动、自豪……  

  师:明天晚上,令中国人激动万分的时刻就要到来,天宫1号发射,中国人一定要看,这是中国人走向太空又迈出的一大步。做中国人光荣,成为光荣的中国人要——励志!      

  评析:  

  这节课,李校长结合学生质疑的两个成语“功夫不负有心人”、“有眼不识泰山”,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适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朗读、感悟、想象、表演等活动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三段五步式” 有效课堂模式呈现得自然、精彩。   

  一、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习得阅读方法。  

  学生在读成语时,拖腔拖调,教者给予指导并亲自范读,让学生明白停顿是阅读的一把金钥匙。教者引领学生展开想象读课文4-6自然段,做到了“读进去,想开来”,学生通过想象,加深了对文本的感悟,感受到徐悲鸿勤学苦练的精神。同时,明白放飞语文想象的翅膀才更会学语文。再如,关于过渡句的概念,教者联系课文,深入浅出地让学生知道有的句子将上下文联系起来,就是过渡句,如果是一个自然段,就是过渡段。以上都是一些实实在在的阅读方法的指导,这些方法的渗透将逐步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果在交流第6自然段时,让学生懂得侧面描写的衬托作用就更好了。(描写徐悲鸿生活清苦是为了衬托他学画刻苦)  

  二、重视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实现有效、高效课堂的主要途径之一。教者根据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感兴趣、探究欲望强烈的内容,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单如下:默读课文4到6自然段,画出写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句子,写出自己的感受。圈画好以后小组内就可以交流了。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有效的合作,拓展了思维,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对徐悲鸿的认识。  

  三、及时、多样的评价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听写词语过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批改,这其实发挥了学生互相评价的作用。教师冷静、智慧的评价语言给所有学生以启示:学语文就该认真、扎实。这次表现不好没关系,希望下次表现精彩!这样的语言给表现好的同学以赞许,给暂时落后的同学以激励,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了老师的期待,学习的热情自然而然地被调动起来。  

  学生在想象外国学生如何向徐悲鸿道歉时,教者客观地评价:你说得很诚恳,但少了动作。这样的评价给了学生启发:原来加上肢体语言,表达的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后来学生兴趣高涨,主动到讲台前与老师对话,再现了当时的情景,也理解了“有眼不识泰山”的意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