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渔歌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渔歌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来源:意榕旅游网

  《渔歌子》是一首传唱千年的古词,作者运用“写意山水画”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动静结合,色彩艳丽的画卷。所谓“以诗传情、以诗言志”,在这幅意境优美的山水画的背后,传达的是作者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翁,而是江南水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

  首先出示课题,板书课题。接着让同学们自读这首词,观察这首词跟前面两首古诗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很容易发现这首词的3、4句字数跟1、2、5句不相等,而前面两首古诗的每一行字数相等。老师接着就告诉同学们,这就是词的标志,词中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词也叫长短句。渔歌子是词牌名,不同的词牌名也决定长短句的字数。词牌名决定了词的格式,与词的内容无关,但今天这个词牌名既是格式同时也是词的题目,概括了词的内容,因为这首词就是写垂钓的渔夫的。

  接着我让学生抓关键词体会,这首词描绘的什么季节、什么地方的景色。学生通过“桃花”、“西塞山前”知道了是春季,西塞山。然后我让学生找找这首词描绘了哪些景物。学生也找出了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斜风、细雨。我问青箬笠、绿蓑衣是景吗?学生回答这是渔夫的打扮,不是。接着我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副什么画面。学生就根据这些景物,概括说了我见到的画面有哪些景物,极其简略,描绘得不具体、不形象,没有美感。然后我就再引导学生讲讲,你心目中的这些景是什么样的?企图把景描述得具体、生动、形象。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的描述具体了一些,但跟我的想象和要求还差一截。于是我把我心目中的画面描绘了一下,学生听后,似乎有点感动,都面带微笑,露出喜悦的神色。

  经过这样的想象之后,我们就请学生谈谈对诗句的理解,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了诗句的意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