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子关系是基于血缘的,不能通过协议解除。法律不允许与父母断绝关系,即使签订了相关协议也无效。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法定义务,无论是否断绝关系,抚养或赡养义务仍然存在。
法律分析
法律上是不允许与父母断绝关系的,如果子女没有丧失继承权,财产能继承。丧失继承权的情形有:
(一)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二)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
(三)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四)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等。
与父母签订断绝关系的协议是否还能继承父母的遗产
这种断绝关系的协议本身便是无效的合同,违反公序良俗,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基于子女出生的事实而形成的一种血缘关系,是不能通过协议解除的。即使协议断绝关系也是法律不予承认的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8194;#8194;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与父母断绝关系协议书怎么写
在我国,没有法律规定可以断绝亲子关系。
子女未满18周岁,父母是法定监护人,父母年老时子女是法定赡养人,均是法定义务人,法律不准许任何一方或双方断绝关系。
亲生父母子女关系是基于父母与子女之间天然的血缘关系形成的。继父母子女关系和养父母子女关系都是通过实施一定的行为而形成的一种法律拟制身份关系,因而可以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予以解除。但亲生父母子女关系并非通过法律拟制产生,因此不能通过当事人双方协议或法院判决解除。亲子之间签订的解除亲子关系的协议是没有任何法律效力的,即使签订了类似协议,该尽的抚养义务或赡养义务还是要尽的。
结语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与父母签订断绝关系的协议是无效的合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基于血缘关系而形成的,不能通过协议解除。即使签订了断绝关系的协议,法律也不予承认。因此,无论是否签订协议,子女仍有法定的赡养义务,父母的遗产也可继承,除非子女丧失继承权的情形发生。重要的是,无论何种情况,亲子之间的关系都是不能割裂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继承权的丧失和恢复】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
(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继承人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行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受遗赠人有本条第一款规定行为的,丧失受遗赠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