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事故上报的级别是多少?

事故上报的级别是多少?

来源:意榕旅游网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负责人,负责人应在1小时内向相关部门报告,每级上报时间不超过2小时。事故单位需吸取教训,实施防范和整改措施,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

法律分析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

拓展延伸

事故发生后如何正确上报并确定适当的级别?

事故发生后,正确的上报和确定适当的级别是确保事故管理和处理的关键步骤。首先,及时上报事故是至关重要的,以便相关部门能够迅速采取必要的措施。在上报过程中,应提供详细的事故描述、时间、地点和相关人员的信息。其次,确定适当的级别需要综合考虑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潜在风险等因素。可以参考公司内部的事故级别标准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此外,与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进行沟通和讨论也是必要的,以确保级别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通过正确的上报和确定适当的级别,可以有效地促进事故的及时处理和风险的控制,确保安全和保护相关利益的实现。

结语

事故管理的关键在于正确上报和确定适当级别。及时上报事故,提供详细信息,让相关部门能迅速采取措施。确定级别需综合考虑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可参考内部标准或法规规定,并与专业人士沟通。通过正确上报和确定级别,促进事故处理和风险控制,确保安全和保护利益。

法律依据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第三条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十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

(一)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二)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三)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依照前款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应当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接到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

必要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