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严重危害后果属于虚假诉讼,根据《刑法》规定,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分析
以部分虚构事实起诉如果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也是属于虚假诉讼的。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拓展延伸
虚假诉讼的法律标准和判定要素
虚假诉讼的法律标准和判定要素是指在法律上确定虚假诉讼存在与否的依据和要素。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故意提供虚假的事实或证据,以欺骗法庭或对方当事人,追求非法利益或达到其他不正当目的的行为。要判定虚假诉讼,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当事人的主观故意、虚假事实的实质性影响、证据的真实性等。法律标准和判定要素主要包括诉讼当事人的诚实义务、虚假事实的实质性关联、证据的可信度等。法院在审理虚假诉讼案件时,将根据这些标准和要素来评估案件的真实性,并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以保护诉讼的公正性和诚信原则。
结语
虚假诉讼严重危害司法秩序,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以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将受到严惩。虚假诉讼的判定要素包括当事人的诚实义务、虚假事实的实质性关联和证据的可信度等。法院将依据这些标准保护诉讼的公正性和诚信原则。请各界共同维护诉讼的正常秩序,共同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