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偷盗家庭财物是否合法?

偷盗家庭财物是否合法?

来源:意榕旅游网

盗窃自家或近亲财物可不按犯罪处理,但确有必要时需区别对待。家庭成员勾结盗窃属共同犯罪,需追究刑事责任。根据《解释》,偷拿家庭成员或近亲财物,获得谅解可不视为犯罪,追究刑责时可从宽处理。

法律分析

盗窃自己家里或近亲属的财物,根据《解释》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

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在处理时也应同在社会上作案有所区别。近亲属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盗窃近亲属的财物应包括盗窃分居生活的近亲属的财物,盗窃自己家里的财物,即包括共同生活的近亲属的财物,也包括盗窃共同生活的其他非近亲属的财物。家庭成员勾结外人盗窃自己家里的或近亲属的财物,属于共同盗窃行为。构成盗窃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种情况对家庭成员也要与社会上其他同案犯区别对待。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八条偷拿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财物,获得谅解的,一般可以不认为是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酌情从宽。

拓展延伸

家庭财产被盗,如何维护合法权益?

当家庭财产遭到盗窃时,维护合法权益是至关重要的。首先,立即报警,向警方提供详细的盗窃报告,包括失窃物品的描述和价值。与此同时,收集相关证据,如监控录像、目击证人等,以支持您的案件。与保险公司联系,了解是否有适用的保险赔偿。与律师咨询,了解法律程序和权益保护途径。与警方合作,提供协助并积极参与调查。同时,保持沟通,及时更新案件进展和任何新的发现。最重要的是保持耐心和冷静,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记住,法律是保护公民权益的工具,通过合法途径追求正义。

结语

根据《解释》,盗窃自己家里或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在处理时也应同在社会上作案有所区别。家庭成员勾结外人盗窃自己家里或近亲属的财物,属于共同盗窃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偷拿家庭成员或近亲属的财物,获得谅解的,一般可以不认为是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酌情从宽。在处理家庭财产遭盗窃的情况时,及时报警、收集证据、与保险公司和律师合作,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合法途径追求正义,维护公民权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