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点阐述了保险诈骗罪的相关要件,包括主体、主观、客体和客观方面。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等均为保险诈骗罪的主体,主观方面要求具有故意且具有诈骗保险金的动机,客体则涉及国家保险制度和保险人的财产所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险法规,骗取较大数额保险金的行为,包括编造虚假或夸大损失程度、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和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法律分析
(一)主体要件
犯罪主体为个人和单位,具体指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投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
(二)主观要件
犯罪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要有诈骗保险金的意图。过失不构成本罪。
(三)客体要件
对于保险诈骗罪,它侵犯客体是国家的保险制度和保险人的财产所有权。
(四)客观要件
保险诈骗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险法规,采取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骗取较大数额保险金的行为。保险金是指按照保险法规,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待发生合同约定内的事故后获得的一定赔偿。保险诈骗的行为方式有以下五种:
(1)财产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即指在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时,故意捏造根本不存在的保险对象。以为日后编造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
(2)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保险合同约定保险人只对因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原因引起的保险事故承担赔偿责任。
(3)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4)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这是指在保险合同期内,人为地制造保险事故,造成财产损失,以便骗取保险金。
(5)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这是指在人身保险中,为骗取保险金,制造赔偿条件,故意采用不法手段,造成被保险人的伤亡或疾病。
结语
保险诈骗罪是指故意骗取较大数额保险金的行为,其构成需要满足故意和诈骗保险金的意图,并采取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编造虚假原因或夸大损失程度,或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或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疾病以骗取保险金的行为都属于保险诈骗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15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七十四条 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下列行为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或者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三)故意造成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评估人、证明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进行保险诈骗提供条件的,依照前款规定给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15修正):第六章 保险业监督管理 第一百五十条 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有权要求保险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在指定的期限内提供有关信息和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15修正):第六章 保险业监督管理 第一百四十七条 接管期限届满,被接管的保险公司已恢复正常经营能力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决定终止接管,并予以公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