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损坏武器装备罪的量刑标准根据刑法规定,严重后果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特别严重后果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犯此罪从重处罚。与故意破坏武器装备罪的区别在于本罪为过失犯罪,属于情节犯,而后者为故意犯罪,属于行为犯。本罪的主观表现为过失,即未预见到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或者轻信能够避免后果而造成破坏。根据规定,只要实施了破坏行为,就构成本罪。
法律分析
一、过失损坏武器装备罪怎么量刑?
根据刑法规定,犯过失损坏武器装备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犯此罪的,从重处罚。
另外,致使重要武器装备报废的,战时破坏武器装备的行为,因破坏武器装备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造成伤亡多人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等,加重处罚。
过失损坏武器装备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本罪,应当立案追究。
《刑法》第三百六十九条
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破坏重要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战时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二、过失损坏武器装备罪与非罪怎么区别
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要注意两点;一是否出于过失;二是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是否造成严重后果。
本罪与故意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或军事通信的界限。两者在犯罪的主体、对象、犯罪的手段等方面有相同之处。其主要区别在于:
(1)本罪属于过失犯罪,而后者是故意犯罪;
(2)本罪属于情节犯,而后者是行为犯。
因此,凡是行为人,故意破坏军事设施,即使客观上也危害公共安全,仍应以破坏军事设施罪论处。
根据规定,过失损坏武器装备罪在主观上面表现为过时。过失,即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破坏武器装备的严重后果,但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轻信能够避免这种严重后果,以致发生破坏武器装备造成严重后果,均对构成本罪。
结语
根据刑法规定,过失损坏武器装备罪的量刑根据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而定。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可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造成特别严重后果,可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犯此罪的将受到更严厉的处罚。此外,如果致使重要武器装备报废,或者破坏武器装备导致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多人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等后果,将面临更加严厉的惩罚。过失损坏武器装备罪是一种行为犯,只要实施了破坏行为,原则上就构成本罪。与故意破坏武器装备罪相比,过失损坏武器装备罪在主观上表现为过失,而故意破坏武器装备罪则是故意犯罪。因此,凡是故意破坏军事设施的行为应以破坏军事设施罪论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三十六条 违反武器装备使用规定,情节严重,因而发生责任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一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一百一十二条 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资敌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三十九条 非法出卖、转让军队武器装备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出卖、转让大量武器装备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