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勃起功能障碍的轻中度门诊患者。 一、阳痿病(勃起功能障碍)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阳痿病(TCD编码:BNS1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勃起功能障碍(ICD-10编码:F52。2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贾金铭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男科学》(郭应禄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阴茎勃起功能障碍诊断治疗指南》(欧洲泌尿外科学会,2011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阳痿病(勃起功能障碍)协作组制定的“阳痿病(勃起功能障碍)中医诊疗方案”。
阳痿病(勃起功能障碍)临床常见证候: 肝气郁结证 湿热下注证 瘀血阻滞证 心脾两虚证 肾阳虚衰证 肾阴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阳痿病(勃起功能障碍)协作组制定的“阳痿病(勃起功能障碍)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阳痿病(勃起功能障碍).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4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阳痿病(勃起功能障碍)的患者; 2。国际勃起功能障碍评分指数(IIEF—5)≥8分患者; 3.伴有阴茎癌、精神病、严重神经症等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阴茎硬度检测等; (2)血常规,尿常规;
(3)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性激素、糖耐量检测、甲状腺功能测定、肾上腺功能测定、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测定、阴茎海绵体注射性药物试验(ICI)、阴茎彩色双功能超声检查(CDU)、阴茎海绵体造影、选择性阴茎动脉造影、海绵体肌电图、阴茎生物阈值测量试验、躯体感觉神经诱发电位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肝气郁结证:疏肝理气。 (2)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 (3)瘀血阻滞证:活血化瘀。 (4)心脾两虚证:补益心脾. (5)肾阳虚衰证:补肾壮阳。 (6)肾阴亏虚证:滋阴补肾。 2.外治法
(1)腧穴热敏灸疗法 (2)针灸治疗。 (3)推拿疗法. (4)中药外敷 3。其他疗法 (1)心理治疗。
(2)行为治疗。 (3)真空负压吸引. 4.健康指导 (九)完成路径标准
1。阴茎能够勃起并且能够插入,完成性生活。 2.IIEF—5评分提高7分及以上。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变化,需要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2.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治疗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退出本路径。 3。出现明显抑郁或焦虑症状,需接受抗抑郁或抗焦虑治疗,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家属意愿影响本路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阳痿病(勃起功能障碍)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阳痿病(勃起功能障碍)(TCD编码:BNS180、ICD—10编码:F52。20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进入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结束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标准治疗时间≤42天 实际治疗时间: 天 时间 年 月 日 (第1天)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完成相关检查 □中医辨证 □确定治疗方案 □完成门诊病历 □与患者交流沟通 □口服中药汤剂 □腧穴热敏灸疗法 □针灸治疗 □推拿疗法 □中药外敷 □心理治疗 □行为治疗 □真空负压吸引 □其他疗法 □无□有,原因 1. 2. 年 月 日 (第14天)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相关检查 □注意证候变化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口服中药汤剂 □腧穴热敏灸疗法 □针灸治疗 □推拿疗法 □中药外敷 □心理治疗 □行为治疗 □真空负压吸引 □其他疗法 □完成复诊记录 年 月 日 (第28天)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相关检查 □注意证候变化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口服中药汤剂 □腧穴热敏灸疗法 □针灸治疗 □推拿疗法 □中药外敷 □心理治疗 □行为治疗 □真空负压吸引 □其他疗法 □完成复诊记录 年 月 日 (第42天) □病情评估 □疗效判定 □制定随访计划 主要诊疗工作病情 变异 记录 医师 签名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