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给学生台阶下
一场秋雨后,空气十分清新。刚上课没多久,我正朝教室里走,拐过楼梯,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这是有个同学故意干咳了几声,像是在发出警告“老师来了小心!”我觉得声音十分刺耳,加上不少同学的窃窃偷笑,我更是咽不下这口气。于是,我大步走到讲台前,手指敲敲讲台,厉声说到:“刚才哪位同学咳嗽?站起来!”大家面面相觑,谁也不承认。我立刻把他们数落了一顿:“这是什么意思?什么目的?”大讲了一通尊师与诚实的道理,还搬出了“好汉做事好汉当”的激将法,然而同学们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事后,我发现同学们离我远了,班上出现了一种毫无生气的沉闷气氛。
又有一天,我进了教室准备上课。班长喊:“起立”,大家都站好了,我发现黑板还没有擦,正想批评他们,借以强调一下班级制度的重要性,但又想“或者是值日生忘了呢?或许是上节课拖得太久呢?”于是我转过身,边擦黑板边说:“我来擦黑板吧!我还想用粉笔灰染染头发呢,好让自己看起来显得更老练一些。”同学们都笑了起来,就在这种快乐的气氛中我开始讲课。下课后那名值日生就红着脸到我办公室里向我承认了错误,她说:“老师,谢谢你给我留面子,没有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我,我知道错误了。下次一定改正。”我笑着摸摸她的头说:“好孩子,你能主动承认错误,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老师相信你。”劳动委员也向我承认错误说自己监管不够,没有提醒值日生擦黑板。我感到意外和惊喜。那天放学时,我把大家留下来,表扬了那个值日生和劳动委员主动认错。并且从值日生工作讲到制度、纪律,同学们专注地听着,那神情说明他们对老师的教育是愿意接受的。后来再也没有出现忘记擦黑板的事情。
后来静下心来仔细的想想,两节课碰到两个类似的问题,采取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出现两种全然不同的结果,而后者就因为我给那个值日生一个台阶下,而且由一件小事教育了更多的同学,效果还很好。
看来,在很多情况下,给学生台阶下是必要的,在这些细微的小事的处理方法中,也可以看出一个教育者的机智和艺术。
学生正处于身体、心理发展的成长阶段,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过失,有的学生的某些举止往往是下意识的行为,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事,给学生一个台阶下,就是给学生一个认识、改正的机会,学生会从老师的宽容中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护和人格的尊重。学生从获得这份尊重开始,就可能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实现“内心矛盾的斗争”,这是一个从接受教育到自我教育的过程。“台阶”就是自我教育的契机,表面看来是“退一步”,而目的在于“进两步”。
学生的过错常常使老师感到焦虑和急躁,给学生台阶下,使“热”问题得到“冷”的处理,缓和了矛盾,宣泄了师生间对立“热能”的积累,消除了教师因一时冲动而可能出现的“后悔行为”。
当然,给台阶下不是放弃不管,也不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思想,而是洞察教育对象,掌握教育主动权,调整师生关系,寻找最佳教育时机的一种积极措施。这是一种是学生在可接受的情况下“轻松”的受到教育的艺术。
乌鲁木齐市36小学 张东芳
2013年9月
要给学生台阶下
区县:高新区(新市区)
学校: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六小学
姓名: 张 东 芳
学段: 小 学
类型: 案 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