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支持家磨农场情况的调查研究 以黑龙江省僮木斯市为例 一■周贵义/文 随 嚣 萎 领域对现代农业的贡献情况成为社会各 界关注的焦点之一。鉴于农垦地区规 模化经营、集约化经营水平较高,与农 村地区差异较为明显,为准确把握当 前农村地区金融配套改革支持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的客观情况,本文特选择三江 平原核心区县域农村金融支持情况开 展调研。2014年,佳木斯市辖内6县 (市)累计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放贷 款45.98亿元,其中,投放家庭农场贷 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主要环节, 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信 贷模式;农业银行市场定位于“面向三 单质押贷款、“信贷+抵押(质押)+ 担保+农作物保险+财政补贴”等信贷 保险合作模式,推动农村信贷和农业保 险相互配合,引导保险公司赔偿金优先 用于偿还银行贷款,通过保险机制有效 降低涉农信贷风险。 农”,创新信贷产品,探索服务新模式; 邮政储蓄银行优化“三农”金融资源配 置,不断丰富家庭农场信贷产品;农村 信用社增强支农服务功能,加大对家庭 农场的信贷投入。 (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 新加快。 金融服务家庭农场现状及影响因 素分析 与传统农户相比,家庭农场的经营 规模要大得多,不但需要更多的资金来 大量购买化肥、种子、农药、饲料等生 产资料,还需要不断地新增和维护农业 机械、水利设施、仓储库房等农业生产 设施。 对于种植粮食类家庭农场,重点开 展农机具抵押、订单质押、土地流转收 款7.23亿元,专业大户贷款29.05亿元, 农民合作社贷款1.87亿元,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贷款9.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46.76%、62.75% 128.05%,-25.99% 益保证贷款等业务;对于种植经济作物 类家庭农场,探索开展蔬菜大棚抵押、 现金流抵押、林权抵押、应收账款质押 贷款;对于畜禽养殖类家庭农场,重点 创新厂房抵押、畜禽产品抵押贷款业务。 对于产业化程度高的家庭农场,依托龙 头企业,积极开展供应链融资。 (三)直接融资渠道不断拓宽。 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商业银行发行 (一)家庭农场金融服务现状及存 在的问题 一受益于此,佳木斯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发展迅速,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深入 发展。调查显示,金融支持三农力度不 断加大,尤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 持显著增强,不过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 是家庭农场的融资额度普遍较 大。调查显示,50%的家庭农场融资 需求在100万元以上,35%融资需求在 5o一100万元之间,只有15%融资需求 在5o万元以下。 二是融资需求的季节性与长期化并 存。一方面,农业生产经营本身季节性 有待破解。为此,本文以金融支持家庭 农场情况为例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 析。 专项金融债用于发放“三农”贷款。支 持金融机构选择涉农贷款开展信贷资产 证券化试点,盘活存量资金,支持家庭 农场发展。积极开展土地流转信托融资, 特征,决定了家庭农场在融资需求方面 也呈现季节性特点。另一方面,与传统 农户相比,家庭农场对用于改善农业生 产条件的中长期资金也有较大的需求。 在被调查的家庭农场中,资金需求期限 农村金融改革情况 (一)地方金融机构支持力度不断 加大 农业发展银行加大与地方性金融机 构合作,积极支持农村土地整治开发、 为家庭农场筹集长期稳定的农村土地承 包经营权流转资金。 (四)银保合作稳步推进。 积极拓展“贷款+保险”融资模式。 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与保险业合作,大 在一年以上的占比52%,其中,1~3 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主要农 力发展农户贷款保证保险;积极推广保 年期占比38%,3年期以上占比14%,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购置农业机械、水利 (二)影响因素分析 缺乏有效抵质押担保。一是家庭农 持涉农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人民银 行应用好各类优惠,运用支农支小 再贷款,完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节机制, 促进县域涉农金融机构提高对家庭农场 的资金支持力度。银监部门应该致力于 构建多功能的家庭农场融资体系,使县 域金融布局科学化。使性金融、商 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互为补充、互相 促进。 (三)加快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综合金融服务水平。改善农村支付 环境,支持涉农金融机构进行农村支付 设施以及粮食晾晒、仓储等固定资产投 资。在占比48%的一年期以下资金需求 场自身缺乏有效抵押资产。目前,大多 数家庭农场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固定资 中,除了农资等传统支付项目外,家庭 农场的短期资金还用于支付土地流转租 金、雇工工资等季节性项目,这也体现 产有限,缺乏土地、厂房和农业机械工 具等有效担保抵押,获得银行的融资支 持较难。二是农村两权抵押担保法律体 出家庭农场的经营形式更加灵活,经营 的企业化特征明显。 系不完善。《物权法》和《担保法》禁 将宅基地用于房产抵押;《农村土地承 包法》只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转包、 出租和转让等方式进行流转,未就抵押 等相关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三是缺少农 三是对存取汇兑等基础及理财增 值金融服务需求强烈。除资金需求外, 家庭农场的其他金融需求也很旺盛。 在被调查的家庭农场中,对结算服务的 需求占比为29.1%,对银行卡的需求占 村资产产权流转市场。家庭农场的资产 主要是土地和房屋,即使银行接受其用 于抵押贷款,缺少相应的流转平台,一 旦出现贷款违约,银行将无法处置。 风险补偿机制缺失。由于农业生产 业务创新,积极推广POS机、网上银行、 比为20.5%,对代收代付的需求占比为 20.5%,对汇兑的需求占比为19.7%。这 表明家庭农场为了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节约交易时间,提高交易效率,对相关 电话银行、移动支付等新型支付业务, 为家庭农场提供便捷、安全的、高效的 支付环境。 (四)尽快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积 金融服务的需求将逐渐增加。伴随着家 庭农场的规模化经营,规避自然灾害和 经营风险大,保险赔付率高,商业保险 公司开展农业保险的积极性较低,农业 极引入保险产品。构建性和商业性 相结合的农业保险体系,扩大农业保险 覆盖面,创新农业保险险种。增设 性农业保险品种;建立农业巨灾风险补 偿基金;试点种粮目标收益保险。 (五)建立财政扶持家庭农场发展 的机制。建议尽快建立针对家庭农 场的财政扶持机制,各级财政投入建设 的农田水利、农田改造等农业生产基础 价格变动等方面风险的农业保险和农产 品期货等金融服务的需要也日益迫切。 四是家庭农场的融资需求满足度依 保险险种少,部分保险产品设计不合理, 难以满足家庭农场者多样化的需求。同 时,地方尚未建立支持家庭农场发 展的贷款贴息和信贷风险补偿金的保障 机制,难以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补偿,这 也造成了金融机构对家庭农场信贷支持 的信心和动力不足。 然较低。尽管家庭农场的规模远大于传 统农户,但目前金融部门还没有形成专 门针对家庭农场的融资产品体系。在被 调查的家庭农场中,有高达85.4%的家 庭农场主认为获得银行贷款比较难,甚 至有4.6%的家庭农场主认为从银行获得 贷款几乎不可能,只有10%的受访者认 设施项目要重点向家庭农场倾斜,同时 建议 (一)充分发挥的推动作用。 应着眼于长远利益,大力规范家庭 农场的经营模式,引导与培训家庭农场 要增加对家庭农场建设仓储等农业生产 设施的财政补贴。 为获得银行贷款比较容易。从影响获得 银行贷款的原因来看,缺乏足够的抵押 (六)加快配套制度改革。推动修 订完善《物权法》、《土地管理法》、《担 物是最大的障碍。在影响家庭农场获得 银行贷款的原因中,有68.3%的家庭农 场主认为“有偿还能力但缺少抵押物”, 主,使家庭农场主逐渐适应现代农业发 保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 取消或适当放宽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用 地、宅基地的抵押,为盘活家庭农 场资产创造条件。 展需要,成为专职的农业生产者;加大 对家庭农场的科技投入,发挥家庭农场 的示范效益;通过财政贴息或转移支付, 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的新增存款按照一 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作为考核的衡量指 标,加大对家庭农场的信贷支持。 (二)运用多种工具,鼓励支 15.6%的家庭农场主认为“缺乏必要的 人际关系”,13.3%的家庭农场主认为 家庭农场的“融资成本过高”,只有2.8% 的家庭农场主认为银行“放贷时间过 长”。 作者单位:中置人民银行佳木斯市中心支行 责任一辑:朱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