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海底世界》课文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海底世界》课文教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海底世界》课文教案

1.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风光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引起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海底世界》3。

2.通过对本课重点段的教学,进展句与句之间联系的训练。 3.学会本课生字、词,读准多音字“参”,会用“普通”和“物产丰富”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1.引导学生了解海底风光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2.指导学生理解3、4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

学生通过自学生字、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到过海边吗?你看见过大海吗?大海一望无际,大海波澜壮阔。这一切都令人感到神奇,感到壮观,你可曾想过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呢?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去海底旅行,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海底世界的奥秘吧!

(二)教师范读课文。(配乐),学生边听边想海底世界的样子。

(三)学生听读后简述海底世界的样子。

(四)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文中生字,并通过自学生字、词。

可让学生采用填表法按要求进展自学。 例:

(五)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纠正读音。

2.提醒学生注意特殊韵母或整体认读音节的发音。

例:“却”:qu8韵母中“{e”中的“{”上面的两个点去掉了,这是因为{见到j、q、x后要脱帽行礼,万不可写成q{e。 “私”s9和“异”y@是整体认读音节。

3.提示学生注意多音字的用法,可采用多音字组词的方法,作稳固练习。

4.指名分析字形构造。

“却”是左右构造,右半部是“卩”,不要写成“阝”。 “异”是上下构造,上半部是“巳”,不要写成“己”。 5.可采用形近同音字组词的方式作稳固练习。 私( ) 兔( ) 煤( ) 和( ) 免( ) 谋( ) 肌( ) 异( ) 峡( ) 饥( ) 导( ) 狭( )

(六)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找出不懂的词语质疑,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海底世界》教案3》。 1.比较近义词,理解词义。

奇异——特别,与“平常”不同,与“奇怪”意思相近。但“奇异”多用来形容风光,而“奇怪”可以形容人、事、景物,应用范围广。

蕴藏——与“储藏”的意思相近。用在潜藏而未显露或等待开发的地方。

普通——平常的、一般的。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窃窃私语——原指人们偷偷地小声说话。本课是把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比作人在“窃窃私语”,显得很生动。

物产丰富——物产:天然出产的和人工制造的物品。丰富:(物质财富、学识)种类多或数量大。即:天然出产和人工制造的物品种类繁多,数量大。

(七)再次让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八)作业。 1.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一)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风光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二)通过课文3、4自然段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了解海底风光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二)指导学生读懂3、4自然段,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一)激情导入。 1.让学生看录相。

2.说说你看到的大海深处是什么样儿的? (二)抓重点句,了解特点。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让学生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介绍了海底世界的特点? 3.指读有关句子:

“海底真是个风光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4.这句话着重介绍了海底哪些方面的特点?

(两方面特点:风光奇异和物产丰富。) (三)粗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并根据海底“风光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 2.指名答复,课堂讨论。

通过讨论让学生弄清文中2、3自然段侧重讲海底世界风光奇异。4、5、6自然段侧重讲海底物产丰富。 3.引导学生回忆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1)思——问题。 (2)画——重点句。 (3)找——重点词语。

(4)说——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感受。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2、3自然段,理解海底风光奇异。

(1)指读第2自然段。思考:海底有风浪吗?有光吗? (2)指名答复后,出示重点句。

“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3)课堂讨论:“依然”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将句中“依然”换成一个与它意思相近的词,使句子意思不变。

“依然”指依照原来的样子。经过讨论,句中“依然”一词,可换成与它相近的“仍然”,句义不变。用这样近义词替换的方式,让学生从中理解大海很深很深、当海面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却同原来一样宁静。

(4)海底有光吗?答复这一问题时教师读有关句子,让学生从中找出重点词“却”,然后展开讨论:“却”在这句话中起什么作用?

经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却”在句中有转折连接的作用,说明黑中有亮。

2.学习第3自然段。

让学生运用学习一段话的方法,学习这一段。

(1)思。想一想这段话有几句?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2)指读句子,并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