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作者:贺洪娇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1年第01期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探究启蒙课程,现在我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小学科学课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学生科学探究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小学科学是中学物理、生物、化学、地理的基础。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科学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实验教学的准备等直接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一、科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1.目前科学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大多数家长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错误地认为将科学知识背背记记就可以了,不重视科学教学,即使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科学课的重要性,仍然引不起学生的重视,部分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的同学,并不是因为重视科学课,而是出于对实验结果的好奇,对科学的好奇。
2.实验教学本身并没有引起学校及教师的重视
科学实验教学这一板块在某些学校还是一片空白。有些老师想上好科学实验课,但学校实验器材不足;有些学校虽然有一些科学实验器材,但是教师嫌麻烦干脆不做实验,甚至有的学校实验器材干脆是个摆设以应付上面的检查。 二、改进实验教学的措施 1.转变科学教学观念
我们的科学课要充分得到重视,教师要借助家长会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高家长的重视程度,配合好我们的工作。我们现在的教学提倡“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改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实验密切结合起来,从提高学生的能力出发,认真改进,大力加强实验教学,把科学真正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来,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科学教师主动开足开齐我们的实验课程。
2.突破实验条件的限制
例如,实验室的限制、材料的限制等。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就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最好的实验探究条件。学会保养器材,改善实验用品增强实验效果,寻找实验替代品,自制教具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进或弥补实验器材的不足,做好材料的准备工作,将实验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3.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爱因斯坦曾经把兴趣称为“最好的老师”。动手实验是一种实践活动。成功的实验使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失败的实验促使他们继续探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教师要在实验的每个阶段(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提出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根据需要提出学生不易回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在实验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实验操作时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在发言时不能只顾自己表现,吵做一团,根本不顾他人的意见,养成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倾听、接纳他人意见的习惯,还要鼓励少数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活动,力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力求和大多数同学同步,真正使课堂教学快速、有效地开展,使“新课堂”民主、开放,既充满激情又井然有序。 总之,在小学教学中应重视科学课,更应重视科学课上的实验,让学生从实验中体会真理,感受生活。我们只有正视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抓住关键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改进,才能确保我们的学生实施有效的科学探究,进而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培养良好的科学习惯。 (作者单位 芝罘区南通路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