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七日,聊城市教育局邀请这位全国著名教育改革家为全市几千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做报告,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有幸听取了魏老师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充满哲理的报告,
置身于会场的我深切地感受到,听魏书生老师的报告如坐春风,如沐春雨。他博大精深的讲话内容一直在我的心中荡气回肠,使我这位教了二十一年书的“老”教师,也有了一种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之感。
听魏老师的报告,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他那种对教育事业无比热爱和忠诚的精神;他那种关爱学生,充满人性、人情,充满民主的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他那种对工作埋头苦干、刻苦巧干、精益求精、乐观向上、努力追求卓越的精神;他那种坚定的改革信念和实践精神。
十几天的反思,十几天的沉淀,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学习魏书生,就应该学习他的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学习他对事业的挚爱
魏老师常说“潜心育人,校校可成净土;忘我科研,时时能在天堂”。魏书生不会唱高调。热爱是他自我发展的秘诀,爱他的职业,爱他的事业。正因为他热爱教育事业,他放弃了能够到大学读书的机会,放弃了自己能够在工作岗位上提干的机会。当不少数人在自我贬低做教师的价值时,他居然写了150次申请,要求当教师。正因为他对教育事业真挚的爱,他才认为教书是享受,育人是享受,学校管理是享受,工作是享受,生活是享受;正因为他对教育事业真挚的爱,他才肯于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教育事业。也正因为他肯于奉献,他才在短短的教育历程中,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他才更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奉献是必要的,自己的付出是正确的,自己才更有信心、有胆量向更高远的目标奋进,这些不能不归功于对自己的职业,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上。
二要学习他的博学多思
有人把教师比作手持金钥匙的人。这些和比喻形象而富有哲理。要帮助学生打开人类知识的宝库,让学生在其间遨游,探寻索取,教师本身就必须有“一桶水”,而且这桶水必须是充盈的,清澈的,才疏学浅是无法完成这样艰巨任务的。所以,魏老师博学的才华正是他当为人师的重要条件之一。然而,怎样才能得以学博呢?魏老师的一段话深深地启发了我。他说:“我常想,教师学习有点象蜜蜂采花粉,叮在一朵花上绝不会酿出蜜来,需要在成千上万朵花上采集花粉,再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才能酿出蜜来。教师呢?学了几家几派,甚至几十家几十派理论中合理的部分,来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实践,应用于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个性与特长,那就一定能提高教学效率,一定能酿出甜甜的教学之蜜。”从我校几位业务水平较高、整体素质较好的老师身上可以看出,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外与学生的交往中,学生都可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智慧的神奇,因此,他们所教学科的成绩,组织的各种活动,都走在了同级组的前头。
三是要学习他高超的管理艺术
魏书生长年在外,事事不见他管,时时都有他在,学生在他设置的一个个教育意境中思想受感化,情感受感染,情操受陶冶,灵魂得净化。学生选择自己所爱的,爱自己所选择的,对打架惹事、无事生非的事自然无什么兴趣。即使学生偶尔有一些偏颇行为,也很容易校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追求光明,摒弃错误就成了情理中的事了。这是魏书生对“攻心术”的运用所达到的效果。相对而言,我们又差了一步。我们多的是“攻身术”,直接出面,评判是非,对则褒,错则贬,强调管理,注重控制,忽视了学生感情世界的开发、引导和内心的启迪,忽视教育的设置,既不放水,也不挖船渠,用老师的情感代替了学生的情感。不是把学生当做广阔的世界,而是当做一部学习的工具,要求听话、服从。爱既不足,情又不深,对立冲突,就在所难免了。
教师关爱学生,要力争做到公正、平等、一视同仁地关爱每一个学生,既爱“金凤凰”,也爱“丑小鸭”,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教师爱的沐浴中健康成长。在实际工作中,有时甚至要更加偏爱后进生,
要主动和他们接近,与他们谈心,用同情爱护之心去观察他们的行动,判断他们的动机,慢慢培养师生情感。中国有句古话:真诚所至,金石为开。再调皮的学生,只要他感到老师是在诚心关心他、爱护他。他也会改变对老师的看法,把心理话掏出来告诉老师。感情沟通了,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好做了。
作为教师,要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尤其是要教育好后进生,在教育
过程中,就一定不能少了爱。作为班主任,只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才会留住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培养每一个学生,才会想方设法不仅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还会想到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四要学习他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
近年来,各种教学思想,各种教学流派,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各种教学方法的接连出现,常常使我们感到苦恼,莫衷一是。这种教学思想刚一知半解,下一种教学新思想又接踵而至,这种教学方法刚学会点皮毛,下一种教学方法又应运而生。不管是东北风,还是西北风,我们乐此不疲,其结果,非但没有学到多些新的东西,反而丢掉了许多自己的东西,自己的风格,颇有东施效颦的感觉。二十几年的教书生涯为何没有形成点自己的东西?听了魏老师对报告才突然醒悟到,这是因为自己缺乏魏书生老师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魏老师在报告中,多次强调,从教几十年来,他始终不跟风、不追风,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懈进取进取。几十年的坚守,几十年的探索,魏老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管理模式,终成为当代中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
总之,听了魏书生老师对报告,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就
应像魏老师那样挚爱教育,树立终生学习观念,不断充实自己,丰富
自己 ,坚守自己,完善自己 ,发展自己 ,以高尚的品德 、博学的知识 、精湛的教学技艺去感染 、教育 、引导学生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健康活泼全面地发展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