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是毛主席的著作,有幸拜读,在此写一写个人的读后感。
本文系统阐述了矛盾的几个重要特征,如普遍性、特殊性、同一性和斗争性。还介绍了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区别,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强烈建议大家去读原文,下面我贴上原文的结论部分: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总起来说几句。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它是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的。 它对于人类的认识史是一个大革命。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看来,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着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到相反的方面去,这又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然而矛盾的斗争则是不断的,不管在它们共居的时候,或者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都有斗争的存在,尤其是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斗争的表现更为显著,这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当着我们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的和非主要的区别;当着我们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的各种不同的斗争形式的区别,否则就要犯错误。如果我们经过研究真正懂得了上述这些要点, 我们就能够击破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不利于我们的革命事业的那些教条主义的思想;也能够使有经验的同志们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带上原则性,而避免重复经验主义的错误。这些,就是我们研究矛盾法则的一些简单的结论。
个人感悟:
唯物辩证的世界观认为,这个世界是在不断运动,不断变化的。就像王力宏的歌词里写的一样“唯一永远不改变,是不停的改变。”。而这运动、改变背后的根本动力或根本原因,就是矛盾。矛盾之间相互斗争又相互联结,促使这个世界不停地发展。因而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矛盾,以矛盾的维度进行建模,来研究、解释并改造这个世界。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它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事物发展的始终。但矛盾有其特殊性,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所以一定要对事物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全面:了解矛盾各方的特点
深入:矛盾总体和矛盾各方的特点都去看
同时要明白,认识事物的过程往往是循序渐进的,不能一蹴而就。要不断重复着两个过程:由特殊到一般(归纳),由一般到特殊(演绎)。我们必须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认识事物的特殊的本质,才有可能充分地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充分地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另一方面,我们认识了事物的共同的本质以后,还必须继续研究那些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或者新冒出来的具体的事物。这就是所谓的学海无涯吧。
同时,我们还要有“阶段性“意识。要认识到不同阶段矛盾的不同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盲目套用过去经验从而犯了教条主义错误。
我们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也可以通过“矛盾法”来解决。问题也好,目标也好,它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客观事物没有发展到主观的理想状态。之所以没有发展到理想状态,是因为矛盾没有被解决或转化。有时候我们需要彻底解决矛盾,有时候我们只需要实现矛盾的转化。
矛盾法三个基本过程:
1. 发现矛盾 2. 分析矛盾 3. 解决矛盾
发现矛盾,要求我们全面深入地去了解问题。只有正确地找到了矛盾并且正确地认识了矛盾,我们才可能正确地解决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分析矛盾需要我们找到主要矛盾,然后确定其中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是什么?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什么?事物的本质主要是由取得了主导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来界定的。找到他们之后,我们会更详细地分析问题。
解决矛盾,就是通过创造或改变外部条件,使矛盾向预期的方向发展。一个主要矛盾解决了,下一个主要矛盾就会产生。所以,奋斗的一生,就是不断与矛盾斗争的一生。 比如:
学习成绩差这个问题,就有许多的矛盾。比如学习能力与繁重的学业之间的矛盾;应试能力与考试之间的矛盾;学习兴趣与学习过程之间的矛盾等等。这其中主要矛盾,很可能就是“学习能力与繁重的学业之间的矛盾”,因为这个矛盾是能影响其它矛盾的存在。比如学习能力上去了,学得就更透彻,考试自然更轻松。学习能力上去了,学得会更轻松,也会更有成就感,学习兴趣就上来了,学习过程就不会那么痛苦与枯燥。那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学习能力,一则是因为学习能力差才导致了目前的局面;二则是学业的繁重程度也不是我们可控的。那为什么学习能力差呢?很可能是:
1. 注意力不能集中 2. 学习方法不对 3. 记忆力不行 4. .....
当然,主要矛盾不是绝对的。倘若一个孩子,丝毫不想学习,那他的主要矛盾就是“学习兴趣与学习过程之间的矛盾”。如果一个孩子学习能力强,但一到考试就紧张,不会安排做题时间,粗心大意等等,那他的主要矛盾就是“应试能力与考试”。
在发现和分析矛盾后,通过创造或改变外部条件,使矛盾向期望的方向发展。如果我们不注意,我们练习注意;如果学习方法不对,改进学习方法;如果你记不住,学习记忆技巧... 要知道,矛盾法不是直接给你解答的方法,而是帮助你理解和分析问题的模型。具体的解决办法,还需要另辟蹊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