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卷高考化学试卷
对此,各高校提醒考生,尽量在志愿表中填写服从专业调剂,这样会提高考(论坛)生的录取率。不少高校在新生入校一年后有转专业的机会,考生不要因为专业不理想,而放弃了高校的录取,这样的做法并不理智。 提醒三:慎看高校排名只做参考。
据了解,一些家长在选择高校时,会将高校的排名作为报考依据。对此,一些高校提出,近年来,社会上有一些高校排行榜陆续推出。但是这种排名只是民间排名,各种排名对高校的统计数据的要求也不一样。大学本质上是一个学术公共机构,但同时担负了多种职能,包括培养人才,用科技成果促进社会发展,以及传承知识和文化等,所以究竟拿什么指标去衡量大学,就变成一个难题,很难用一个排名来衡量大学。
因此,提醒考生,在报志愿时,可以参考这些排名,但也不能完全以此为依据。考生可登录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站,上面对高校科技产业、科研基金、成果专利等有排名,可供考生参考。
提醒四:报考有风险,“指导意见”仅做参照。 在咨询现场,不少高校给出了考生“具体意见”。有些
1 / 2
高校甚至针对个别家长的咨询直言“考生可以报考,完全没问题”。这些指导和承诺敢不敢信?
对此,一所高校招生负责人也指出,在招生过程中,会有一些不负责任的高校为争报考率而对成绩距其相差甚远的考生做出承诺。但同时,填报志愿存在一定风险,由于是知分报志愿,平行志愿极有可能出现“志愿扎堆”的情况,考生没办法在录取前得知会有多少人、多少成绩段的考生报考和自己相同的高校。高校也无法准确地预计会有多少考生和什么程度的考生选择自己,因此对分数线的划定更没有把握。面对考生“多少分,能不能报”的咨询,高校并不好具体做出什么指导。
据了解,各高校如今给出的分数段或位次,也仅是一个预测。准确的信息很难在志愿填报前就能够获得,各高校也只能依据往年的招生情况和今年前去咨询的考生数及成绩给出一个预测。但学校到底在最终的报考中会有多热,成绩会有多高,目前谁也无法准确预料。
因此,提醒考生及家长,报考时还要由自己做出理性的判断。
2 /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