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主要讲一个主题---------和谐
按照两条线讲和谐问题---------一条线是从传统的和谐文化到现代和谐文化,一条线是从和谐社会到和谐矿区。
关于和谐这个词,我做个说明。和谐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管子`兵法》里,是这样说的:“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而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之能伤。”
这段话的意思是用道用兵,则人民和睦;用德养兵,则人民团结。君臣,军民和睦团结就能同仇敌忾,行动协调,而全国普遍协调一致,那么敌人就不会贸然侵略。
中国人讲和谐,叫“安顺为和,协调为谐”。
中国文字非常高明,“和”字是禾苗的禾加一个口,表示人人有饭吃;谐字是言字旁一个皆,表示人人都能发言。从这里可以推论出:
和---人人有饭吃---民生问题---国家经济
谐---人人能发言---民主问题---国家政治
前一段中央台放了一部电视剧,叫《大和局》,很好看,其主题思想就是:对家和为兴,对友和为贵,对国和为天。
一、从传统和谐文化到现代和谐文化
社会要和谐,文化是灵魂。矿区要和谐,文化是前提。
1、 传统和谐文化
和是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和谐是中华文化的价值目标和最高追求。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关于融和、和谐、和睦的思想和观念,内容十分丰富,概括的讲有这几个方面:
一是天人和一、保合太和的宇宙观。这是最基本的和谐观念。这也就是人与自然法则一致,天人之和是人与自然间合作协调,如自然法则人要得以遵守,自然环境得以保护。保合天和的意思是事物在发展变化中保持融合是最高的和谐。
二是合二而一、仇必和解的辩证法。这句话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张载说的,原话是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这包含了一种辩证的和谐思想。
三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价值观。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和而不同,重在求同存异。和与同不一样,和是把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做到和谐共存。同是把不同的东西变成一样的东西,是不允许存异的。
四是以和为贵、泛爱众生的处世哲学。中华文化中有许多关于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的话语,这有益于我们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是德治仁政、政通人和的政绩观。其要端是在于为政以德,通过德治、仁政、爱民
来凝聚人心,即天时不如地理,地理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中华文明能延续五千多年,这必然有其自立的思想,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概括讲就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和宽容精神集中体现于《易经》的两个命题,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二者可以看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就是内在包含了和的内涵,和的理念。是主张和的,是重视和的。
以上六个方面,体现了和谐文化精神,和谐的价值理念,和谐的哲学思维。吸收传统的和谐文化资源,对于建设我们现代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矿区都有重要的意义。
学习和继承优秀的传统和谐文化,我们有几个问题要注意:第一,中国传统和谐文化重视的中庸和融合,而马克思主义强调的矛盾和斗争,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这就要我们在看到区别的时候,也要看到他们的互补点。
第二,由于时代发展和社会转型,马克思主义以前一些较强的话语,如革命战争、阶级斗争、,现在就要弱化;以前一些较弱的话语,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就要强化。
第三,和不是没有矛盾和斗争,也不排斥矛盾和斗争。和是承认差别、差异甚至矛盾和斗争的,所谓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就是这个道理。
2、 现代和谐文化
关于现代和谐文化,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是写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打牢思想道德基础。
这段话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如何来认识它的重要性。现在提出的核心价值体系适应了三个要求,一是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二是适应了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三是适应了现阶段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向世人展示了我党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是有利与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是抓住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
因此我们要把思想统一到核心价值体系上来,要大力宣传、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是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新闻、文学、社科、影视等,都要唱响主旋律,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是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把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创建与群众性的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三、怎样建设和谐文化
首先要通过人性及德行修养来追求自己与他人的和睦与融恰。圣人与小人的区别在于,圣人知晓什么是正当合义的,并将之扩展到他人,而小人却是为了满足一己之私利,而曲解人们相互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出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然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发展路径,中国传统文化是把人具体而微妙的心理活动放在一种最基础的地位,把心态的重要性提升到一种无法超越的高度。因此要和谐,首先人要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对自身状态于以承认和认可,心理认同决定和谐状态。
在中国传统文化伦理观中,讲忠、孝、仁、义、信。讲内圣外王。仁是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和理论基础,内涵就是爱人,仁者爱人。仁字左边是个人,右边是个二,两个人和谐相处的原则就是仁。这就是我们跟西方不同,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和睦、合作,讲义,讲各守其分,但并不妨碍个人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而西方讲的就是人与人的竞争。另外,中国人在人与天的关系上认识不同。按照圣经说的,地球上的一切都是上帝造的,造了亚当夏娃,还给他们安排了伊甸园,让其谈情说爱。我们是天人合一的。儒家主张以仁为管理的核心,凡事都以仁爱为原则,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以欲立而立人,以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从内在讲,和谐是人的修养、胸怀、气魄、心智,是先进文化理念和优秀的思维摸式,所以我们干部有了内心世界的和谐,就有了先进管理理念,优秀的心智摸式,美好的思想境界,就有利于企业达到和谐。
大家都听过于丹讲论语心得。于丹讲到,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这句话也印到书的封面封底上了。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为什么论语这样重要,有实际意义吗,但是于丹一开始却说,大家别以为,孔夫子的论语高不可及,现在我们必须得仰望它。于丹说,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意义是朴素的,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简单的。论语是什么,就是孔子平时说的话,学生把它记下来。主要的内容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告诉你这样才能做到心理和谐。
说到底,------和谐的精神,是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种感恩,一种圆融;-----和谐的内涵,是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和谐的佳镜,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和美。
总之,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和谐矿区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离开了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和谐矿区的构建就失去了精神传承,离开了和谐社会、和谐矿区,和谐文化就失去了物质载体。因此我们的和谐矿区需要和谐文化的支撑,和谐文化的建设也需要和谐矿区的物质支持。所以,我们要把和谐文化与和谐矿区建设统一起来,使之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二、从和谐社会到和谐矿区
1、关于构建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勾画出了一副和谐社会的美丽蓝图。
〈1〉 指导思想
构建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社会经济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像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这一段话明确了三个问题:
一是明确了和谐社会的性质。是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二是明确了和谐社会的特征。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加以推进。
三是和谐社会的切入点。这就是以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2〉 目标任务
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完善,
------人民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
------和谐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创新型国家基本形成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3〉 基本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4》和谐世界
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构建和谐世界,因为现在在西方有文明冲突论,认为中国的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是必然要冲突的,是水活不相容的。文明冲突论这本书是一个叫亨清廷的美国人写的,也本书影响很大,也就是因为这本书是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封堵,不让中国发展。但是中国还是发展了,强大了,近管这个养光韬悔,西方仍然不放过中国,提出了中国的威胁论。特别是今年,连亚洲国家都感到中国是威胁了。因为中国有了歼10,可以比上F16;中国能打下来卫星,美国人害怕了;中国还没有说造航母,外国人就说中国造航母已开工了,要造3艘航母;等等,全世界都感觉中国是威胁了。特别是中国现在石油要大量进口,今年一半石油靠进口,中国在全世界搞石油,谁有石油呢,凡和美国不好的国家都有石油,所以中国就和伊朗好,和苏丹好,好委内瑞那好,和俄罗斯好,美国和西方就不高兴。所以我们要构建和谐世界,如果不和谐,中国就难发展。
二,关于构建和谐矿区
1、 煤炭企业面临的“和谐困局”
〈1〉、国家经济发展需求与煤炭资源过度开采的矛盾
中国今年上升为世界第一二痒化碳排放国,超过了美国,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因为中国去年消耗了26亿吨煤,太多了,达到了全世界的四分之一。现在中国不让煤炭出口了,成了煤炭净进口国。中国煤炭利用效率为34%,相当发达国家前20年的水平,每公斤标准煤创造的GDP仅为0、36美元,而日本是5、58美元,日本是中国的15培。中国用了全世界35%的煤炭,29%的钢材45%的水泥,8%的石油,创造了全世界4%的GDP。今后中国的煤炭需求竟要达到30亿吨,太大了。
但是另一方面,我国的煤炭也不是取之不尽的,由于过度开采,已经暴露出了资源不
足的问题。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就现显出来了。
〈2〉、煤炭企业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之间的矛盾
任何企业都是要追求经济效益的,煤炭企业的效益来自煤炭产量,煤矿没有产量什么都谈不上,尤其是这几年煤炭市场好,让外界说开煤矿就是开金矿,煤炭真的成了乌金。在加大煤炭生产的时候,就出现了安全事故。外国煤矿死3个人,咱中央电视台就报道了,中国煤矿死30个人还不一定报道,死个百儿八十是不稀奇的。煤矿死人咱中国人早就麻木了,觉的是很正常,可外国人不干了,说中国不重视人权,动不动那人权说事。06年煤矿死了4746人,人数不少呀,但这是很大的成绩,因为06年比05年少死了1192人。中国煤炭产量占全球的35%,死亡事故占全球的80%,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100陪,是南非的30陪,是印度的10陪。中国煤矿工人300万,比全世界所有煤矿工人加在一起还要多。
〈3〉、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与矿工贫困的矛盾
全社会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提高,当然矿工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这几年社会上都说煤炭行业是暴利行业,煤价涨了,工资涨了,煤矿人也张了。实际上矿工很穷,特别是农协工穷的很。这不是他们的收入低,而是他们的家里防上负担太重,一家七、八口人就靠一个矿工养活。他们的家都在贫困的山区,在落后的农村,是因为没有其他办法才到煤矿上来的,如果有其他门路他们是不来干的。湖南师范有10 名大学生做了三年调查,对30多个煤矿调查,最后写了二万字的调查报告-----湖南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这个报告得出一个结论------贫穷比矿难更可怕。这个报告得到了李毅中的认可和批示。
l 为什么说贫穷比矿难更可怕呢?这些农协工到一线面临一个选择,那就是是要命还是要钱/。是要命还是要钱,这个界线不是很明确的。农协工面临着家庭的贫困,想到妻儿老小的可怜,就想挣更多的钱回报他们,因而就安全放在第二位了,也就出现了要钱不要命。这对我们搞安全工作有了更深的思考。
〈4〉、充足的社会劳动力与煤炭一线招工难的矛盾
现在一方面社会劳动力富裕,就业压力很大,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很富裕,另一个是大学生就业难,国家今年计划那250亿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第三是下岗人员很多。但是,煤矿一线却招工难,就是现在的低素质农协工也成了问题,就是要能招得进留得住。把煤矿弄到一种很尴尬的地步,这对我们建设和谐的劳动关系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2、 怎样来构建和谐矿区
要构建和谐矿区为目标,把和谐理念贯穿于企业的各项工作中,以创新推动和谐,以公正求得和谐,以稳定保证和谐,以文化孕育和谐,着力打造一个和谐企业。
构建和谐矿区要妥善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夯实企业的稳定基础
二是要处理好强化管理与以人为本的关系,充分发挥文化管理的功能
三是要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提高职工生活品位与质量
四是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尽力消除影响和谐的因素
〈1〉、做为企业公民,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2〉、做为高危行业,要搞高安全生产
煤炭企业安全的“两个所有”依法按章,所有的事故都可以避免;松懈麻痹,所有的事故都可以发生。
〈3〉、做为艰苦企业,要提高职工收入
〈4〉、做为国有企业,要解决好劳动关系
创造和谐劳动关系,只要是高度重视农协工队伍建设。大力实施“组织上一样健全,政治上一样平等,事业上一样发展,待遇上一样公平,生活上一样关心”的维权措施,切实维护农协工的合法权益。要开展我为采掘队伍稳定做贡献活动,提高采掘队伍计件单价,增加一线职工工伤保险,提高农协工退场费,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实施优秀农协工选留,推行医疗新的规定等优惠政策,为稳定职工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
〈5〉,做为一个矿区,要搞好社区建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