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路小学以诵读经典美文为载体构建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一、课题的提出:
1、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经典美文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文学之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胸怀、风骨、智慧、情趣。一个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必须要有优秀的民族传统,优秀的民族人文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新一代的人具备这种人文素养,而这些千古美文将滋养着一代新人的成长,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精神资源。
2、长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这里文人荟萃,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况且我校地处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市博物馆和长沙市文物一条街附近,耳暄目染浓郁的学习研究氛围,有着较优越的外部教育环境。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了将“诵读经典美文”作为特色建设项目,注重人本资源的开发利用,构建具有个性化、本土化的校本课程的设想。
二、课题的内涵及界定
1、经典:经典是久经历史考验的具有普遍心性修养意义的人文典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开启人类智慧的工具。它具有几个特征,首先就是要经过时间的考验,历经岁月淘洗,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能够为不同时代的人们所喜爱,这样的诗词文章才称得上经典之作;第二个特征就是说经典性作品要能够传递跨越时代的人文思想,能够传递永恒的真善美的精神,让读者能够从中接受健全人格的熏陶,接受品德教育;第三,经典性作品必须拥有巨大的艺术魅力,能够给人审美的享受和愉悦;第四,经典性作品必须具有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是母语表达的代表之作。
2、校本课程的构建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构建的民主开放的过程。校本课程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学校实施的课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它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制约着教育活动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校本课程构建的形式上看是“以校为本”而真正的哲学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充分自由发展为最高目标,“以人为本”课程是根据学生的需要而构建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
3、我校诵读经典美文的宗旨就是“以人为本”,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来制定校本课程,创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教材体系。
三、研究内容
研究课内与课外经典诵读的创新形式;研究经典诵读对学生语文素养和审美修养的影响;研究诵读训练的大体序列和学习方法;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四、研究目标
1、通过对“诵读经典美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逐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容美的感知和把握,获得审美体验,从而欣赏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2、通过搜集、调查、筛选、整理、交流等方式,构建出具有我校特色的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3、让学生在诵读高品位典范性的古今文学作品过程中,有机的展开科学的朗诵、演讲等基本技能训练,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文化积累。同时教学手段多样化,采取民乐欣赏,诗配画,表演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通过创新的诵读实践活动,开发智力,陶冶情感,积淀文化,促进全面和谐发展。
4、促进教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
五、研究的方法和原则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问访谈调查法、观察法。
研究原则:(1)科学性原则:课题研究要始终坚持“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的核心理念,必须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开发校本课程。
(2)实践性原则:课题要着眼于过程,注重发展,重视操作,强调行动性,开放性与生成性。
(3)合作性原则:在课题研究中,必须改变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家校之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强调互相合作,相互促进。
(4)创新性原则:在课题研究与实践过程中,要实时调整研究动态,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五、课题研究保障
1、加强领导
1)积极聘请教育专家来校指导,及时汇报实验进展情况,专门成立课题实验小组,校长担任课题组长,语文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学校中青年老师担任实验骨干,采用课题组长负责制、年级负责制,班级负责制的三级负责制形式逐级负责。力量共使、困难共克,确保课题研究规范健康稳步提高。
2、建立奖励表彰制度
1)学校根据老师的研究实际,评选部分教师为优秀实验教师,对优秀实验成果进行评比,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并进行表彰
2)学校投入专项资金用于课题研究考核。
3、提高教师研究水平
1)聘请定期专家来校讲座
2)积极走出去到同类实验学校参观学习
3)了解实验最新研究进展,及时传达给老师
4)充分利用我校教育网络交流研究成果、提出研究困惑
六、课题组织机构
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常旌
副组长:刘霖
组员:语文组全体教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